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和文末!
美国国土安全部刚宣布,撤销这所哈佛的国际学生项目认证,让数千名在哈佛就读的国际学生,包括上千名中国学子,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火速转学或离开美国,否则将面临失去合法身份的风险。
转身中方就做出回应,香港科技大学首当其冲,公开表示:愿意无条件的录取哈佛的国际留学生。
那特朗普政府为何对哈佛动手呢?港科大又为何敞开大门?
百年基业一朝撼?
这次事假对哈佛最直接的冲击,就是那些漂洋过海来求学的国际孩子们,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留学梦眼看就要碎了。
中国留学生的身影,在哈佛校园里可不算少,这一下,他们的学业、前途,全都悬在了半空,哈佛大学那块响当当的国际合作与全球声誉的金字招牌,也是结结实实地蒙上了一层灰。
白宫还给哈佛下了最后通牒:72小时内,必须交出特定国际学生的详细档案,连人家参加抗议活动的音像证据都得一并奉上,还得乖乖配合搞什么“反犹主义”内部大扫除,只有这样,才能换回招生“许可证”。
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克里斯蒂·诺姆
这些国际生的学费,可是哈佛钱袋子里的一大块肉,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前阵子刚停了联邦新拨款之后,这笔钱更是续命的关键。
今年三月,特朗普就拿政府拨款当要挟,让哈佛交出国际学生资料,哈佛那次可硬气得很,不仅没松口,还反手把美国政府给告上了法庭。
前不久,那位上任才半年的黑人女校长盖伊,也是因为在校园“反犹”风波里没能跟白宫“保持一致”,被迫卷铺盖走人,新上来的校长虽然做了点让步,但骨子里也没能完全遂了白宫的意,那么,特朗普政府这回下如此重手,到底图个啥?
白宫的“阳谋”
明面上看,跟那场烧到美国校园的巴以冲突脱不了干系,校园里此起彼伏的抗议声,很容易就被扣上一顶“反犹主义”的大帽子,成了现成的靶子。
大学校园,尤其是哈佛这样的顶尖学府,向来被看作是民主党的地盘,它所在的马萨诸塞州,在美国政治版图里更是蓝得发紫的“铁蓝州”。
前阵子,马萨诸塞州还联合了东北部其他五个州,公开叫板特朗普的“关税战”,显而易见这哪是什么单纯的“反犹”,分明是借题发挥,要敲打敲打这些不听话的“刺头”,顺便把手伸进高等教育中。
先扔出一个几乎不讲理的要求,再给你留个看似能谈的口子,逼着你坐上谈判桌,乖乖就范,这手腕,比起他当总统那会儿,可真是一点没退步,甚至更狠了。
当知识的殿堂也要看政客的脸色行事,当思想的碰撞必须先掂量掂量“政治正确”的红线,这水可就深了去了,特朗普这一招,无疑是在警告所有美国高校: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这种做法,短期内或许能震慑一些人,但长远来看,对整个美国的学术生态和创新精神,恐怕是弊大于利。
东方伸援手
这一番折腾,很快就在东方引起了不小的动静,就在美国政府对哈佛的禁令发出还不到两天。香港科技大学就麻利地发了个通知,公开表示愿意“接盘”那些在哈佛就读或者已经拿到哈佛录取通知书的国际本科生和研究生。
港科大这诚意可不是嘴上说说,他们不仅承诺优先处理这些学生的入学申请,还在签证、住宿、学分转换这些要紧事上提供一条龙服务,为此还特意火速组建了专门的工作小组。
这份雪中送炭的姿态,无疑给那些身陷困境、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哈佛国际生们,开了一扇充满善意的窗户。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站出来说话了,态度很明确,中方一向不赞成把教育合作这种事儿跟政治搅和在一起.
美国这么干,只会砸了自己的牌子,损害自己的国际信誉,发言人还强调,会坚定维护我们海外中国学生和学者的正当合法权益,这话,说得也是掷地有声。
这边厢是重拳出击,不留情面,那边厢是广开大门,释放暖意,这种鲜明的对比,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全球的人才都是宝贵的资源,你这儿不珍惜,自然有别处抢着要。
特朗普政府这一连串的操作,说实话,给美国的学术环境造成的内伤,恐怕不是一天两天能养好的。学术象牙塔,一旦成了党派攻伐的泥潭,那还谈什么独立思考、自由探索。
当开放包容的理念,一次次让位给所谓的“政治正确”和简单粗暴的行政干预,美国这个曾经被视为全球人才趋之若鹜的“灯塔”,它的光芒未必能像从前那样耀眼。
短期来看,这必然会削弱美国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连哈佛这样的顶级学府都能说关就关,说整就整,那其他学校、其他学者,谁心里能不打鼓,这种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对那些向往自由学术氛围的人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人才的流失,科研创新活力的下降,这些苦果恐怕会在各个领域慢慢显现出来,美国能有今天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曾经那种海纳百川、吸引全球顶尖人才的开放教育体系和科研环境。
外来人才的贡献,在美国的国家发展史上,那是写得清清楚楚、抹也抹不掉的。可现在这番“自毁长城”式的操作,简直就像自己给自己放血,看得不少明白人直摇头。
这次哈佛事件里,中国留学生虽然占了不小的比例,但还有大约八成的国际生来自世界各地,这可都是顶尖的优质生源。
如果这部分学生,以及更广泛的国际人才,因为美国这番操作而选择“换码头”,流向中国或者其他对人才更友好的地方,那不仅能给这些地方注入新的活力,更能实打实地提升它们在全球教育和科研领域的分量和话语权。
被特朗普这样一搞,哈佛大学不如狠下心,直接从美国搬到中国,这样也不会再被其威胁,还能在一个非常安全的国家学习、研究,可谓是两全其美。
文章信源:
环球时报---2025.05.24:《美总统与哈佛大学激战正酣 世界多地开启人才“抢筹”模式》
第一财经---2025.05.24:《五分之一哈佛国际生来自中国!港科大承诺无条件接收哈佛转学生》
光明网---2025.05.23:《哈佛遭“封杀”,外交部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