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高考放榜那天,一堆人盯着上海海关学院的分数发懵。
这所不温不火的小学校,物理类录取线居然比上海交大还高。
家长老师都说奇怪,后来才知道,这校每年八成学生都能考上公务员,进海关上班。
有个学生爸爸说得实在:"现在谁还敢乱选学校,稳最重要。"
上海海关学院官网写着,海关管理专业毕业生基本都进了体制内。
北京那边有个电子科技学院密码专业,九成学生能进党政机关。
这些学校今年分数线比同济大学还高。
咨询机构数据显示,超过七成的高分考生现在都盯着编制岗位,五年里比例涨了四成。
高考咨询老师说,这届学生特别谨慎。
有个河南考生小李考了六百二,本来能上211,选了警校。
他说哥哥去年从985毕业,在互联网大厂干了一年就被裁了,现在在家待业。
"进警察局至少不会饿死",他这么解释。
某大厂只招了去年一半的人,还有裁员消息。
反观公务员考试,今年竞争比去年多一百万报名者。
海关税务这些岗位三千个人抢一个位置。
杭州一家中介公司负责人说,现在家长咨询第一句就问能不能进体制内。
上海那所海关学院课程挺有意思,学的都是海关业务流程、报关法规这些。
不像有些985学校的市场营销课,还教十年前的老理论,学生毕业后连新媒体运营都不会。
咨询公司报告显示,高校专业和新行业匹配率不到三成。
浙江有个考生小周考了六百四,选了公费师范生。
他说爸妈做小生意,这几年生意不好做,经常起早贪黑还亏钱。
"看他们那么累,我更想找个稳定工作。"
现在师范公安警校分数越来越高,金融法律这些专业分数却在掉。
某财经院校金融专业录取线比去年降了十五分。
教育部门蓝皮书显示,00后挑工作的首要标准是稳定。
比起90后,他们把这个标准权重调高了近二十个百分点。
县城中学老师发现,以前学生都想考清北复交,现在全盯着国家公费师范生名额。
日本八十年代年轻人也爱进大企业,后来经济就停滞了。
要是中国年轻人全扎堆考编,创新可能受影响。
另外体制内岗位太单一,政策一变很多人只能转行。
税务系统搞数字化后,不少基层人员被裁,转行又没技能。
教育专家担心,以前寒门学子靠考985往上走,现在大家都挤考编通道,反而让出身好的人更容易进体制。
县城学生小张说,以前觉得考重点大学才有出息,现在觉得有编制才算是过上了好日子。
最近教育部开了讨论会,说要重视专业设置更新,但具体怎么改还不知道。
现在好多高三学生还在纠结,是冲985还是直接奔着考编学校去。
有人说稳定没错,可要是所有人都求稳,社会总得有人往前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