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所高校陆续发放2025年高考录取通知书,全国各大高校学生纷纷在网上“晒”出“新花样”。有学生发帖称吉林农业大学推出可食用的录取通知书。通知书上标注“采用我校菌物学李玉院士团队研发的新型菌物纸张制作”。学生将录取通知书当作“食材”用于制作“小鸡炖蘑菇”,引发网友热议。(8月3日《央视新闻客户端》)
把录取通知书变成能做 “小鸡炖蘑菇”的食材,这一创意乍听之下让人忍俊不禁,细究起来却满是惊喜。在这个创意营销遍地开花的时代,高校录取通知书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从精美的设计到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元素融入,每一次创新都是高校向新生传递独特魅力的尝试。吉林农业大学此次的 “蘑菇纸”录取通知书,在众多创新中成功 “出圈”,以一种极具趣味性和话题性的方式,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这份可食的录取通知书,其实是一堂生动的 “开学前第一课”。它以一种直观且充满趣味的方式,向新生传递了学校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实力与成就。李玉院士团队研发的 “蘑菇纸”,本身就是科研创新的结晶,将其应用到录取通知书上,不仅展示了学校在菌物学科领域的领先地位,更让新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就对学校的科研实力有了深刻的认知,激发他们对未来学业的憧憬与期待。
据悉,每一张“蘑菇纸”都由该校菌物学院在校生完成,这背后体现的是学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以及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用心。新生在了解到这一细节后,能更好地理解学校的教育模式,提前感受到学校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实践精神。
农业大学,本就承载着传承和发展农业文化的使命。传统的农业文化往往给人一种质朴、厚重的印象,而这份 “时髦” 的录取通知书,成功地将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文化相结合。“蘑菇纸”作为农业科研的新成果,打破了人们对农业的固有认知,让古老的农业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当然,面对这样的创新,也可能会有人提出质疑,比如,担心这种过于新奇的设计是否会让录取通知书失去其原本的庄重性。但实际上,庄重并不等同于刻板。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录取通知书的功能早已不再局限于告知录取结果,它更像是一张学校的 “文化名片”,是学校与新生之间情感连接的纽带。通过这种创新的设计,学校能够以一种更亲近、更活泼的姿态与新生对话,让新生在未踏入校园之前,就对学校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恰恰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庄重。
文丨吴睿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