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天7万去美国上夏校,没有空调、洗澡排队,图啥?
开心田螺
2025-08-05 10:40:09
0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留学全知道(ID:EduKnow)

内容合作 | 微信号:waitan2022

邮箱:tbeducation@daznet.cn

文丨静思 编丨Amber

美国夏校含金量如何?每到暑假,这个问题就会被拿出来讨论。

年年说、年年争,“夏校没啥用”“和申请无关”“性价比不高”之类的声音也年年有。

但一到暑假,美国好大学的校园里还是遍布着中国学生的身影。

前两天出门溜娃,我在耶鲁某建筑物前实拍到了一整个团的中国学生。看样子是夏令营或游学团,如此火爆,其实也不难预料。

作者供图

虽然父母们嘴上说着“夏校含金量不高”,但行动上很诚实。

当然,选择参加的家庭往往都各有考量:有为孩子未来留学打前站、有想让孩子适应独立生活,还有想提升孩子软技能……选择的理由早已不再是“为申请加分”。

有意思的是,当标化成绩不再是硬通货,录取标准更加主观、流程更加复杂时,不少高校反而在悄悄强化与夏校、Pre-College项目的关联。

美国,作为将教育商业化做得最成熟、最漂亮的国家,高校们太懂得如何把“教育”“期待”“利益”三者一起包装得更为紧密、精致、诱人,让家长心甘情愿买单。

参加夏校,不图知识、

只想让娃吃点苦

前不久,我认识了一位从国内送孩子参加夏校的妈妈。

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大娃参加了耶鲁大学的某个夏校项目,小娃参加了本地的夏令营——和我家孩子同营。

我们是接送孩子时认识的,几次闲聊之后,我也了解到她送老大参加耶鲁夏校的用意。

她对夏校并没有抱太多功利性的幻想,也很清楚现在市面上传得神乎其神的“夏校=藤校敲门砖”早已不灵。

可即便如此,她仍然坚定地选择送孩子来美国读夏校。并非为了拿到什么“通行证”,而是基于三个更主观化的考虑:

第一,为了让孩子吃点苦。

她坦言,现在国内中产家庭的孩子生活条件优渥,衣食无忧,日常行程几乎由家长打点得滴水不漏。久而久之,这种被精细饲养长大的孩子应对现实生活的能力很弱。

这位妈妈说,她家老大马上要读高一了,居然自己没怎么准备过早饭、没洗过衣服,都是父母一手包办。

所以,参加夏校她认为是一个“吃苦、刷经历”两不误的机会。

就拿女儿这次参加的耶鲁夏校来说,宿舍是老楼,没有空调,风扇要自购,宿舍每层约有十来个孩子共用一个卫生间和洗澡间,洗澡得排队。饭菜以食堂的白人饭为主,主要以吃饱为主。

每个小组有12个学生,配有生活指导员,虽是这些指导员都是耶鲁或周边高校的大学生、研究生,安全没问题,但不会“保姆式”照料,很多生活问题都得孩子自己解决。

虽然宿舍不行,但教学环境还是相当厉害 作者供图

她认为,这种半自主式的夏校,对于在家娇生惯养习惯的孩子起到了一个抛砖引玉的效果——既不是纯吃苦、但又有点“小苦”、还能顺便刷刷经历,如果条件允许,何乐不为?

第二,为了让孩子提前适应未来的留学生活。

她家大女儿计划未来申请美国大学,这位妈妈希望通过夏校让孩子提早对留学生活真实感受。

夏校期间的课程安排、分组合作、和来自世界各地学生的交流碰撞,都是课堂之外最有价值的体验。

更重要的是,通过亲身住在校园里生活几周,孩子可以对自己未来可能就读的大学环境有直接认知。

学校的环境、地理位置、学习氛围、学生组成、甚至图书馆开门时间和食堂饭菜口味,这些都不是招生简章或线上访校能传达出来的。

孩子读大学对很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菲的开销,比起盲选学校、靠着排名填志愿,实地体验更能帮助孩子判断自己是否适合。

与其孩子入学后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学校却要硬着头皮读四年,还不如提前来感受一番。

第三,国内优质的高中夏校资源还是极其稀缺的。

国内面向高中生的夏校多数不是补课班,就是应试强化营,极少有项目能在知识学习之外提供国际视野、软技能培养和跨文化交流的空间。

而她女儿正准备走“体制外”的升学路线,不打算参加高考,所以夏校反而成了一个更自然的过渡平台。

在这里,孩子每天参与以项目为导向的小组学习、定期做展示、练习公开演讲,同时还要自己处理饮食、打理宿舍、应对突发状况。晚上还有各种体育活动或自由时间可以与同龄人社交。

这种相对半自主的生活状态,是国内封闭式学校管理里很难提供的。

对于打算留学的家庭来说,与其让孩子暑假在家补习,不如来一场沉浸式的跨文化体验。

这些“国际化的经历”也总比升学材料上白纸一张更能反映孩子与国外高校的匹配度。

与其问“值得么?”

不如问“为什么?”

国内家长对夏校的最大质疑,常常集中在两点:项目水、中国孩子多。

如果看清现实,这两大质疑未必真算问题。

全世界华人家长在给孩子花钱读书这件事上堪称步调一致,无论是在美国、加拿大、日本、还是新加坡,哪里有教育资源,哪里就有中国家长的身影。

既然将来有意让孩子来美国,且目标直指名校,那么“到哪都能遇见中国同学”必然将成为现实。早适应、早释怀,大可不必为此破防。

至于“课程水”,更是一种对夏校本质的误解。

很多人对夏校寄予了过高的学术期待,然而它的核心定位其实就是:一场付费体验、学校创收的教育“商品”。

夏校与其说是“校”,不如说是大学版的“试水”。让学生提前体验校园生活、感受课程氛围,而不是为学术成绩锦上添花。

其实有关夏校性价比的讨论由来已久。

在美版知乎Reddit上,就有人问过“预科项目”值得参加吗?(Pre college summer programs worth it?)这样的问题。

有一位T20的招生官回复的答案获得了高赞,我很认同:

她曾在2018年为哈佛大学的预科项目工作,看到很多评论和帖子讨论这些项目是否只是大学的“抢钱”行为,浪费时间和金钱。常见的观点是:这些项目贵且不会帮助录取,因此是浪费。

当时,哈佛两周的预科项目学费超过5000美元、有些项目甚至超过1万美元,确实昂贵。

但参与者需要为这些费用付钱,它们包括:哈佛的招牌、请哈佛教授授课、受过高等教育的住宿人员参与管理、全国各地的大学实习生作为住宿助理、剑桥的住宿、食堂的食物、其他辅助材料和人工费。

作为T20学校的招生官,她承认这些项目与大学录取关联不大。然而,对一个能负担起这些的家庭,家长愿意支持、孩子享受其中,这番体验就是值得的、这些项目就不是浪费时间和抢钱。

不是每件事都必须是进入“精英”学校的手段,也不是做每件事都要在录取过程中带有功利目的。

曾有读者是雪城大学pre-college项目的工作人员,对夏校含金量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客观的分析:

从这位工组人员的分享来看,夏校的“含金量”的确不如很多家长和学生想象中那么高。

虽然不少夏校看起来挂着名校招牌,课程内容也由本校教师教授,但实际上,大多数美国大学的夏校与本科招生办公室是完全分离的两个系统,并不直接影响招生评估。

尤其是以non-credit(无学分)形式开设的课程,即便上课认真、作业齐全,最后也不会形成正式的大学学术记录,顶多可能获得一封人人都有的推荐信。

这类项目的课程标准普遍不高,甚至没有成绩评定,很多学生都能轻松拿到A,因此无法真实体现学生的学术能力或竞争力。

从本质上讲,很多夏校就是“大学生活体验营”,其意义更多在于帮助学生适应美国校园的学习与生活节奏、体验一下五湖四海的友谊,并非是提升申请时的学术竞争力。

对那些还在犹豫是否要出国留学、或者想看看某所学校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学生来说,夏校是一次不错的“试水”。

所以,家长们与其一边犹豫“花这么多钱到底值不值”,一边纠结中国孩子是不是太多,不如先想清楚:孩子为什么要来?家长想要什么?只有自身目的明确。

像上文中提到的家长,不图学术提升,就是花钱让孩子买个体验——夏校的投入与收获才不会失衡。

夏校含金量,正在上升

众所周知,国际生向来是美国高校盈利来源,但竞争一直也很激烈。招生官面临两大难题:

如何从庞大的申请人中筛选出真正适合的学生?又如何确保发出去的offer能够顺利转化为最终入学?

在这样的背景下,夏校正成为越来越多高校的一道筛选屏障,能够自愿参加夏校的学生,往往意味着:

一是有意向了解和融入该校文化

二是具备一定学术基础和独立能力

三是家庭有相应的经济和资源支撑

能参加某所高校夏校项目的学生,不仅用行动表明了自己是学校的“真爱粉”,也顺便完成了学校对其学术能力、适应力和家庭背景的软性背调。

所以,高校开办的夏校,有些会与本校录取捆绑得更加紧密。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芝加哥大学于2023年秋季正式推出的 Summer Student Early Notification(简称 SSEN,又被国内称为ED0)。

SSEN的8个项目

通过该项目完成夏校课程的学生,可以于每年9月1日至10月15日之间提交申请,并在三周内获得录取结果。

相比传统申请,SSEN既大大缩短了等待周期,又简化了流程。

夏校期间的推荐信可以直接用于申请,早申请协议也能在原有账户中一键提交。

更重要的是,即使未被录取,也不影响后续申请ED或RD轮次,几乎无风险。

这几乎就是一张提前上车的入场券。

芝大在原有的四个录取批次上又增加了ED0录取

芝加哥大学没有公布上个申请季ED0批次的录取率,但网上传的数据之一是150/1000,录取率达15%。

另外,我在LinkedIn上查到一组美国业内人士估算的数据:

2024-2025学年,芝加哥大学的早期录取率(EARLY Early Decision,SSEN)很可能会占其招生总量的75%,其余25%则由早期决定(Early Decision)和常规决定(Regular Decision)录取率分担。

国内留学圈统计的数据是:

2025年申请季芝大在SSEN(或称ED0)轮次录取率了28名中国学生,坊间有传言称芝大该轮录取率达到40%或更高;

然而ED1轮次中,该校仅录取了11名中国学生。

参加该校夏校的少量申请人获得了大量录取名额,这显然严重挤压了在ED阶段提交申请的广大中国申请学生的名额。

根据MoldStud调研显示,参加Pre-College项目的学生比未参加人群申请顶尖大学的几率提高约30%。

这一数据虽无法代表全部学校和项目的真实转化率,但从趋势上看,芝大的这波操作为美国高校录取树立了新模式。

虽然目前还没有其他学校像芝大这样公开推出ED0制度,但芝加哥大学率先将夏校与录取早早绑定的机制,正在引领一股风向帮助学校筛选出最适合、也最忠诚的学生。

作者介绍:静思,独立撰稿人,育有一儿一女,已出版《关键突破:25个直击问题本质的解决利器》、《一辈子很长,要活出高级感》、《焦虑突围:如何利用焦虑过好这一生》等作品。

参考资料:

1. UChicago’s Summer Student Early Notification: A Game-Changer in College Admissions

2. MoldStud:The Impact of Pre-College Programs on University Admissions Success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独家讲解福建十三水究竟有挂吗√...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福建十三水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打...
今日分享娱网皮球.开挂神器√详...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娱网皮球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打开...
科技推荐战皇牛牛有挂吗√原来真...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战皇牛牛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打开...
科技热点海商互娱.是不是有挂√...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海商互娱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打开...
最新升级美猴王牛牛.有挂吗√太...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美猴王牛牛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打...
科技热点六六顺牛牛有挂吗√确实...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六六顺牛牛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打...
重磅消息新版悟空牛牛怎么开挂√...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新版悟空牛牛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
我来分享北部麻将.可以开挂吗√...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北部麻将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打开...
实测分享天蝎牛牛有没有挂√必胜...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天蝎牛牛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打开...
最新一款咸宁晃晃麻将.怎么开挂...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咸宁晃晃麻将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