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家庭教育,离不开这7句话!做到4条就很厉害!
开心田螺
2025-08-22 21:37:19
0

好的家庭教育,离不开这7句话!做到4条就很厉害

01

陪伴在先,教育在后

生活中,不少父母往往把

时间

安排得很满,却没有留给孩子的专属时间。

其实,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和孩子的共同活动中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父母无目的性的陪伴中,孩子才能产生归属感、安全感,坦露真实的自己。这时候,教育不仅会自然发生,而且效果极其明显。

比如,可以每天和孩子一起吃晚饭,和孩子玩一些家庭游戏,或者在睡前进行15分钟的亲子共读。如果平时实在没时间,也可以定期在周末、假期和孩子一起爬山、逛公园、参观博物馆。

亲子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要比所有教育方法都更重要。

02

咬住底线,放大空间

教育孩子最基本的前提是有底线。什么是底线?就是必须遵守的纪律,比如“放学后必须按时回家”。

当然,孩子每个年龄段需要设置不同的底线。父母可以在每年孩子生日的时候,和孩子商量、确定下一阶段的底线要求,并且充分向孩子说明理由。不见得都要听孩子的,但要跟孩子阐述清楚理由。而且,底线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但是,只要孩子不突破底线,就尽量不要事无巨细地安排孩子生活的所有细节。如果除了底线,你还是没完没了地对孩子说“不”,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孩子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做什么,就会胆小怕事、不敢担当,更别提创新意识。

确定好底线,可以把内容写下来甚至打印出来,一式两份,一份贴在孩子的房间,一份贴在所有家庭成员都能看到的地方。

03

设计策略,培养习惯

所有好习惯都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长期培养。但是好习惯的培养没有那么容易,往往孩子一哭闹、一撒娇,父母就心软了、放弃了。

父母要学会设计策略,给孩子一个脚手架,让他们能比较容易地攀登到良好习惯的台阶上。

比如,几乎所有家长都想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那么吃完晚饭,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家长就不要在一旁玩手机、打麻将,而是可以拿出一本书安静地去读,读完还可以和孩子交流读后感。不必说教孩子“你必须看书”,而是营造一个人人都爱读书的家庭氛围。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孩子就会比较容易养成阅读的习惯。

再如,你想培养孩子吃蔬菜的习惯,就不要把所有饭菜一起摆到饭桌上,先把孩子必须吃但通常不喜欢吃的蔬菜端上饭桌,让他们在食欲较好的时候先吃完蔬菜。

这就是“设计策略,培养习惯”,习惯不能一蹴而就,它是顺着策略渐渐养成的。

04

搭建阶梯,化难为易

培养习惯很重要,但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急不得。比如,一两岁的孩子刚开始学吃饭,用手抓可能是最得力的方式,饭桌上、衣服上,肯定会弄得一塌糊涂。但到了一定的年龄,孩子会轻松地学会怎么样使用筷子和勺子。这不用急,到了年龄自然就会。

了解了这一点,当孩子刚开始搞得一塌糊涂的时候,家长就不会怒火冲天,也不会代替孩子去做,而是相信孩子渐渐地会越做越好的。孩子仅仅从吃饭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当中,就会感受到父母对自己能力的信心,这才是最宝贵的。

父母真正要做的,是帮孩子搭建阶梯,化难为易。

比如,想让孩子整理房间,最好给孩子一个需要整理的物品清单,并教他们操作方法。有了这样的抓手,孩子就知道该怎么干了。这就是阶梯。

又如,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不可能让他从绘本一步跨越到文字阅读,可以给孩子买一些“桥梁性的书”,比如插画版的文字书,帮助孩子提升阅读水平。

05

随时鼓励,定期反思

有些家长对孩子总是批评太多、表扬太少,看见孩子身上有什么缺点总忍不住批评,希望他们变得更好。

父母得培养这样的习惯:随时对孩子进行鼓励。

当孩子通过你的鼓励不断意识到自己的优点时,这些好的行为就会固化成他们的习惯,让孩子闪闪发光。

那不好的行为怎么办?父母单纯批评没用,应该做的是定期和孩子一起反思。

请注意,这两个词很重要:反思和定期。

反思,是帮助孩子对一定时期内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因,找到改进的方法。比如,上学迟到是因为赖床,赖床是由于前一天晚上拖延了上床时间,那么按时睡觉问题就解决了。一起找原因,找改进的方法,这叫反思,而不是批评。

定期也很重要,不是每天说,看见就说,而是一个星期或两个星期一次,定期反思。

最后还要提醒家长,反思是针对行为本身,而不是对孩子本人。

每一次鼓励或者反思,都要谨记对事不对人。

06

转移目光,发现潜能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只是每个人的潜能会表现在不同的方面而已。

如果发现孩子在某一方面有明显的短板,父母要立刻转移视线,去发现孩子其他方面的天赋;

转移视线不是放弃,而是帮孩子找到一条更开阔的道路。

数学不好的孩子,可能在人文或者艺术方面有优势;不喜欢弹钢琴的孩子,可以尝试舞蹈、绘画、合唱和其他的艺术门类。

如果不愿意接受孩子天赋中的短板,非得盯着它不放,必然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造成孩子的对抗,不仅亲子关系变得紧张,也会影响孩子在其他方面可能的发展。

好的家庭教育,父母要做的是帮孩子激励自己,并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能。

07

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和孩子之间难免会有不同意见,有些小摩擦。一旦起冲突,家长心情不好,孩子心情也不好。这时,要记住一个原则: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家长越是焦躁、恼怒地面对孩子,孩子的抵触情绪就会越强烈。

所以,家长首先要处理好自己的心情。

父母要先冷静下来,再处理孩子的情绪。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让孩子尽情地倾诉委屈,或者让他们转移注意力,通过听音乐、深呼吸等等方式来缓解。等孩子的情绪平息之后,再跟孩子交谈。

交谈时,家长要全神贯注地倾听孩子的讲述,而不打断他们;可以用复述孩子的话去回应,而不是急着评价孩子,每一次复述其实都意味着

“我听到了,我在尝试理解你的想法”

;家长还要思考孩子情绪底层的原因,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多给孩子一些时间,让孩子慢慢理解、思考。

能够良好沟通的家庭,往往会培养出情绪稳定、内核强大的孩子。

你做到了几条?

今晚开始

就选择其中一条

进行实践吧

来源:人民日报夜读,综合

《家庭教育指南》(作者:

李希贵)、得到

延伸阅读:

李希贵校长:良好的家庭教育,离不开这十大原则

很多教师容易踩到一个“坑”:把“凶”当成“严”,动不动就大嗓门吼学生,结果……

三流班主任靠“吼”,二流班主任靠“讲”,一流班主任靠什么?

孩子被吼后,身体将发生5大可怕变化,看完你还敢吼孩子吗?

亲眼目睹儿子厌学、躺平、摆烂后,我才明白:废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不停地催他、吼他……

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你吼了孩子,孩子敢顶嘴,说明你这个家庭还有救;如果你不停对孩子吼叫谩骂,孩子一声不吭沉默寡言,那你家庭没救了

卢勤精彩演讲:好心情带出好孩子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

更名为学人智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让孩子放下手机,拿起书本 【杏坛覃思】 作者:郎佃博(山东省聊城闫寺实验学校高级教师) 一次,我去理发店,见一位年轻母亲正在烫...
【26蓝宝书】26广外法语语言... 蓝宝书编者介绍 A学姐:2024级广外法语语言文学研究生,初试成绩410+,初试排名靠前,专业课一1...
下个月预报名!提前说说26广外... 下个月就要进行26考研预报名了!每年都有因为报名出问题而无法正常参加考试的学生,一年的努力都扑空!今...
考生注意:福建主考院校自考学位... 学士学位是在高等教育本科阶段授予的学位,自考本科毕业生可以通过有学位授予权的主考学校,按照各个院校规...
未来之城锻造高中教育硬实力 资源投入筑基 创新教学提质 智慧科技赋能 未来之城锻造高中教育硬实力 近日,雄安容和第一高级中学的...
2025秋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2025 秋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新教材,依新课标编写,凝聚专家与教师智慧,为孩子带来优质数学学习体验...
刚刚,2025年山东省成人高考...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成人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5〕6号)、《山东省...
《蒲公英花园》:为盲童打开光明...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儿童文学是由成年人根据他们对儿童的想象,写给儿童看的作品。”...
“安陆护工”母婴班学员赴武汉就... 安陆学员聚炎黄 书写职业新篇章 8月15日,安陆市“安陆护工”母婴护理技能培训班的学员怀揣技能与梦...
湖北专升本备考如何确定核心辅导... 许多考生在备考时总是觉得资料越多,复习的效果就会越好。囤积了大量丰富的在线课程,也获得了全面的参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