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合作/留学咨询 | 微信号:yizhili2019】
宾夕法尼亚大学宣布,
从2025-26招生周期开始,
将不再提供校友面试
作为本科申请的一部分。
听到这个消息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觉得少了一个展示机会,还是庆幸不用硬着头皮寒暄了...
更值得关注的,是校友面试虽然取消了,但学生跟校友的关系其实更紧密了!——从“招生装饰品”转向“职业发展关键资源”。
这一小小的调整背后,美国顶尖大学的招生逻辑,正在发生微妙而深刻的转变。
#01
从面试你到帮你求职
美国大学的神奇操盘
校友面试,原本是精英大学扩展招生触角的一种方式:在招生官无法覆盖的地区,校友就成了第一手的接触者,也顺带维系了和母校的联系。
但申请量暴涨(如宾大2025届突破7万),把面试的组织与培训成本直接推上天。同时,校友面试的作用,也值得商榷。招生官坦言面试报告更多是“补充说明”,而非重要因素,取消或简化,自然成了最合理的系统升级。
除此之外,法律风险也在默默促使着转变。就像美国求职简历没有照片,EDI(公平、多元、包容)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强制要求后,校友面试势必会带来一些争议。面对政府的罚款或者缩减资金,学校在财政吃紧时,更不会维护一个“可能带来合规风险”的环节。
但舍弃校友面试,并不是舍弃校友。宾大在官方声明中特别强调:“取消校友面试,并不是要把校友踢出招生体系,而是换一种方式把他们的力量用在更有价值的地方。”——从“招生装饰品”转向“职业发展关键资源”。
求职的现状不用多说了。未来,校友可能不再一年面试十几名申请者,而是直接对接在校生,提供行业项目机会、甚至内推。
这种转变,对学生来说反而是利好。
#02
哪些大学还有类似调整?
目前,取消或缩减校友面试的,以私立顶尖大学为主。公立大学,本来就极少依赖校友面试,大概如此:
#03
少了面试后,i人狂欢
文书一定好好写!
面试本来就是为了展示纸面上没有的东西。当面试取消后,招生官肯定更依赖“纸面材料”,而其中显而易见的,文书的作用就更加突出了。
而对一只梨的小伙伴们来说(设计、交互、跨学科方向),关注作品集、能够讲好作品集的故事,优势就更加体现——展示创作思路、方法和思考过程,比单纯列作品更有说服力。
说白了:最能替代面试的,就是把自己的故事讲好。
#04
硕士申请的另一套逻辑
刚刚我们说的取消校友面试,其实是本科阶段。硕士申请未必如此,少数专业才保留校友面试。比如 CMU 的 MIIPS:
CMU 官网就是这么写的
但大多数硕士项目,仍然以教授面试为主,科研动机和学术潜力,需要直接对话来判断。
与此同时,Video Essay 在硕士招生中也越来越常见,尤其是艺术、设计、传媒类项目,几乎成了标配。
#05
硕士阶段
Video Essay 要求代表院校
相较于纸面材料,Video Essay 更能展现“人”的一面。——你的思维、你的热情、你的表达方式。
#06
最后,
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宾大取消校友面试,看似是招生环节的调整,实则是趋势的缩影。材料的分量被放大,跨学科、实践力与故事化表达更受青睐;在求职的现状中,校友的价值,也在从一次性面试转向长期支持。
对申请者来说,关键不是“有没有机会面试”,而是能否在短时间里,把自己讲得真实、清楚、有力:
| End |
编辑 | Joy
图片 | 官网/一只梨/网络
作品及图片版权归设计师本人和所服务企业所有,
未经允许转载挪用,虽远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