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至28日,第三期骨干教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修班在贵州贵阳成功举办。本次研修班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化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与研究,全面提升新闻院校骨干教师队伍的能力水平。
研修班由红色文化传承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联席会议、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及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联合主办,来自同济大学、郑州大学、广西大学、延安大学、闽南师范大学、湖北文理学院、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和贵州相关高校等21所高校的骨干教师参加研修班。
研修班邀请到尹韵公、米博华、董天策、高金萍、韩立新、雷跃捷、梅文慧等学界与业界知名专家授课。为增强研讨和培训效果,课程还安排学员前往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苟坝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会址开展现场教学。
25日至26日,受邀专家为学员们开展专题授课。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原所长、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首席专家尹韵公教授在题为《用马新观评价重大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课程中指出,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开展新闻评价需遵循四个基本准则,在思想根源上立足中国国情的现实土壤,在方法论上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理论依据上遵循历史唯物论与辩证法的根本原则,在研究基础上强调以史概论、依托第一手史料并批判借鉴已有成果。
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米博华在《筑牢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的专题授课中指出,“文化是历史和现实刻在我们生命中‘DNA’,也最终决定民族、国家和每一个人的前途命运”。他强调,文化自信是以国家硬实力为依托的心理建构过程,需摒弃“欧洲中心主义”,消除文化差意识,实现文化自觉。“两个结合”体现了文化主体意识的觉醒,彼此契合、相互成就,为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新路径。
重庆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字媒体与传播研究院院长董天策在《观念史与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舆论工作核心理念的创新与演进》授课中提出,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舆论工作历经四个阶段的演进,从单向的组织化宣传发展为双向互动、媒体融合的现代传播体系。这一历程体现了从灌输到多元互动、从观念传播到体系化建设的深刻转型,反映出党对传播规律认识的持续深化与实践创新。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主任高金萍以《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目标、路径及未来趋势》为题进行授课,她指出,当前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总体方向与现实目标在于“提升国际话语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她通过对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历程的多面阐释,提出应系统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积极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广泛开展人文交流活动,并加强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建设。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原院长韩立新在题为《将新闻研究引向社会有机体视阈——对解放战争时期新闻工作的考察》的授课中依托详实史料聚焦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宣传与舆论实践,重点剖析了“争取人心”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党的新闻宣传与舆论实践中实践主体的核心地位,构建出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总体视角,呼吁进一步增强新闻传播领域的创新意识与学术自主性。
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岳麓学者、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主任雷跃捷教授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舆论学的构想》为题进行授课。他指出,中国舆论学自引入西方理论以来,持续推进本土化建设,已在学术、学科和话语体系方面取得初步成果。他强调,未来应坚持继承性与民族性、原创性与时代性、系统性与专业性相统一的原则,深化基础理论研究,提升学科原创力和规律性认识能力,以更好地回应重大现实问题。
大瀚舆情智库、海南舆评科技创始人,大湾区舆情与品牌形象协会会长,湖南大学梅文慧教授在《教育舆情管理与分析报告》课程中,系统阐述了教育舆情的传播规律、认知战特点及危机转化策略,涵盖开源情报利用、常见误区辨析和舆源管控等重点内容,为教育领域舆情应对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方法。
27日至28日,研修班组织全体学员赴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苟坝会议会址、遵义会议会址三大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实地教学。
28日下午,第三期骨干教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修班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圆满结业。在结业仪式上,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黄葵谈到,本次研修班扎实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她向学员致以结业祝贺,并明确今后将深化合作、共同开拓新闻教育新途径,为弘扬红色文化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持续发力。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高校红色文化传承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联席会议秘书长唐荣堂表示,将持续与各位学员保持紧密联系,及时了解各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课程的推进情况,并期待通过研修班、年会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化传承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深度融合。学员代表闽南师范大学马海霞老师在总结学习感悟时,用“理论再充电、精神再补钙、使命再觉醒”概括此次研修的收获。她谈到,本次学习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新闻舆论工作“定盘星”和“导航仪”的理解,更加坚定了自己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睿
编辑 徐然
二审 杨韬
三审 闵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