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十一学校家长圈”是怎样的存在?
开心田螺
2025-09-04 17:36:59
0

京城教育圈

揭秘!“十一学校家长圈”是怎样的存在?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

,

“十一学校家长圈”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前两天老罗应邀参加一场新书发布会,这场发布会给我最大的看见是,第一次非常直观地发现“十一家长群体”。

正如书名《我们做对了什么——北京十一学校家长的陪伴与反思》所呈现的,这本新书是该书主编、中国教育报编审、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刘华蓉博士和十一学校40多位家长共同所写的书,分享了他们在孩子18岁参加高考前,支持和陪伴孩子的做法和思考,以及他们在教育孩子的得失。

当天发布会中,我分享了三点让我印象最深的体会:

一,这本书让我看见和感悟“十一家长群体”的文化特征。这些年因为从事教育媒体工作,我有多个机会前往十一学校采访,也分享了许多,但确实很少有机会去观察十一学校家长的文化特点和教育故事。从这个角度说,这本书确实有“填补空白”的意义,不仅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来理解十一学校,也具有一定的教育社会学的意义。

在当天交流分享中,十一家长群体有几个特征很鲜明:普遍对学校认可度高,据说十一家长形成了“传帮带”传统,历届毕业生家长都会把自己培养孩子的经验和教训,分享给在校学生和家长;还有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家长的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强。而透过40多个家长分享的故事,在书中各种复盘、反思、项目管理、swot分析中,你能直接感受到这个群体强大的学习力。

二,这本书具有“真实”的品质和力量。在场的十一学校老师告诉我,她们是在朋友圈看到新书封面时才知道有这样的一本书,当然这是一份“惊喜”的体验。三位主编和40多位家长自发策划撰写,这些故事背后传递的是直面真实的勇气。40多个故事中,主角覆盖清北保送、985、港校、出国及直升、统招、校额到校等不同类型学生,兼顾“别人家的孩子”和“普娃”的视角,同样彰显的是一种真实的力量。

有一个细节给我的印象很深,在每个故事的背后都有一段“假如可以重来”的感悟小文,让每位家长讲述孩子培养中的遗憾和教训,读起来很有意思,比如早点培养一项运动技能、多读书、多去博物馆、少学点奥数等。今天我们看到不少家庭教育的图书,更多关注的是成功经验,分享遗憾和教训的却很少,这点也是另外一种“真实”。

三是书中有不少金句。其中有句话让我很受启发——“在幕后候场,在关键处点灯”。我的理解是家长在教育中要有定力去守候,同时读懂自己的孩子,参与时要有精准的判断力,在成长关键处发力,这点不容易,又特别重要。

\x26nbsp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金晶生物】2026金晶生物高... 【金晶生物】2026金晶生物高中网课学习资料分享 金晶生物课程专注高中生物,尤其遗传学专题讲解深入,...
家在县城,孩子该怎么学好英语? 收到粉丝私信:孩子在小县城,怎么学好英语? 这个问题我最有发言权,我家孩子虽然没在县城上学,但是也没...
省教育厅组织高校专家 赴粤东地... 南都讯 日前,为深入推进学校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提升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学校美育质量,广东省教育厅组织...
杭州留学中介如何选择地址和邮编 杭州留学中介如何选择地址和邮编?杭州哪家中介申请香港研究生更靠谱?专注英国名校的中介哪家专业度更高?...
“一键回沪”的非遗奇妙夜!市民... “昨天我还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家里,今晚已经在上海的教室里学绵拳了。”上海市民艺术夜校首批留学生定制班9...
高考无人选择但就业率超高的5个... 高考中存在一些因传统观念、认知不足或行业特性导致报考人数较少,但实际就业率超高的专业,以下是其中五个...
读了大学,依然去当蓝领?Z世代... 在很多父母的观念里,大学文凭意味着体面工作和稳定的未来。可如今的就业市场,似乎正在颠覆这种想象。 一...
明确南海诸岛归属范围线的是九段... 划分南海诸岛归属范围线的是D、九段线。这条线也被称为“U形线”或“牛舌线”,是中国在南海主张领土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