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故事|李玉秀:“薯”不尽的乐趣
开心田螺
2025-09-11 12:18:53
0

“薯”不尽的乐趣

泗阳县海门实验小学幼儿园

李玉秀

陶行知曾说:“大自然都是活教材,有价值的活教材,它也是孩子们探索的好素材。”如果教师能将自然资源与幼儿的兴趣需要联系起来,这样随之产生的活动就是灵活的,多元的。活动内容的不断系统化,就会深化儿童的学习,丰富儿童的经验,促进儿童的发展。我追随儿童的视角,充分挖掘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引发幼儿深度探索,幼儿与红薯产生了幸福的碰撞,自发生成了“薯”于我们的甜蜜故事。

一、与“薯”相遇,发现乐趣

时值金秋,正是红薯成熟的季节。秋风轻拂的午后,幼儿悠闲地在园内散步,突然,玥玥大声地叫起来。“快来看,快来看,有大发现!”子豪和文文凑上前喊道:“我们种植园里的红薯从土里冒出来了!”“红薯不是长在地里面的吗?怎么会跑出来,真奇怪!”“肯定是成熟了才冒出来呀!”“是被蚂蚁搬出来的!”“不对,是下雨的时候,被雨水冲出来的。”“它的下面长什么样,可以吃吗?”……幼儿兴奋地讨论着。

午睡时间到了,幼儿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种植园。思月走在最后,拉着我的手,小眼神渴望地对我说:“老师!我们赶快把红薯挖出来吧!我好想知道它长什么样子。真怕它在土里被蚯蚓吃了。”

“我们赶快把红薯挖出来吧!”这是幼儿最迫切的愿望,可是红薯埋在土里,用什么方法才能把它挖出来呢?幼儿又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用我们沙池里的铲子,在旁边慢慢地挖!”“我们家有铁锹,用铁锹把它挖出来!”“我爸爸开挖掘机,请他过来帮忙!”“还是用手一点点把它拔出来!”

我鼓励幼儿自由分组,在园内寻找挖红薯的工具和材料,幼儿立即找来了铲子、筐,在初次尝试挖红薯后,幼儿又遇到了新的问题。雨辰发现用铲子挖,红薯都挖坏了。这时文文提议大家离红薯远一点挖,俊杰认为用手来挖泥土会更安全,玥玥觉得用手向上拔会更快一点。

幼儿通过多次尝试,和同伴相互配合用手慢慢地把红薯挖了出来。看着满满一箩筐的收获,幼儿脸上洋溢着欢喜,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成就感!多次的实践与努力之后,幼儿收获的不仅有沉甸甸的红薯,还有同伴合作的方式与收获果实的新经验。正如陈鹤琴所说:“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做了就与事物发生直接的接触,就得到直接的经验,就知道做事的困难,就认识事物的性质。”

二、与“薯”相识,探索奥秘

1.识红薯

刚挖出来的红薯成为幼儿继续探究的资源。幼儿对于红薯有十万个为什么想知道,带着这些疑问,幼儿和家长一起讨论,通过上网查阅、实地考察以及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共同完成了《红薯知多少》调查记录表。幼儿相互分享了调查结果,茗萱:“我知道了红薯的叶子有爱心形的。”奕钦:“红薯藤在地上爬,它很长很长……可以当作绳子用,很结实。”强强:“红薯的味道甜甜的,很好吃。”子萱:“红薯是番薯大家族的成员之一,除了红薯,还有紫薯、白心薯等,它们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养生保健作用。”

幼儿通过调查,充分利用家庭资源,解开了心中的疑惑。幼儿在发现问题时,能积极地想办法去解决它们,说明幼儿喜欢参与这个活动。挖红薯的过程中,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知了红薯的大小、形状、颜色、软硬、气味,再通过调查由表及里地认识了红薯的多种特征,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了由表及里地观察事物的思维方式。

2.画红薯

通过多种感官的体验,结合前期调查和实地考察,幼儿对红薯有了基本的认知。我开始和幼儿讨论有关红薯最有趣的事情,发现孩子们对挖红薯的过程最难忘。于是,我接着问:“那怎么才能把有趣的事情分享给其他小朋友呢?”“可以把挖红薯的过程画下来呀!”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对,我们可以一起把它画出来。”说画就画,他们找来了尺子和一张大白纸,把纸分成了四份,代表我们的种植园,在每一块上面画了弯曲的线条,代表红薯沟,几位幼儿协商、合作努力下顺利完成了一幅有趣的故事作品。

艺术来源于生活,它应该和幼儿的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得幼儿在积极的情感中提高想象和创作力。幼儿因为有参加挖红薯的经历,画出来作品很有方位感。画中的人物多种多样,有拿工具的,有在红薯地里拔的,有抬筐的,被画得活灵活现,完美还原了当时热闹的现场。作为教师,我们要尽自己所能,让孩子亲身参与到每一个活动中,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去感知,去创作,探究自然世界的神奇与奥秘。

三、与“薯”相伴,趣味无穷

1.巧薯秀

收获的红薯茎、叶很容易枯萎,可以用来做什么呢?孩子们进行了讨论,最后大家决定用红薯叶做拓印画,红薯茎制作精美的饰品。有了想法,立即行动!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分别加入了拓印画组和创意饰品组。

拓印画组的幼儿从美工区找来了水粉和刷子,只见萱萱用刷子蘸了一点水粉,将它轻轻地抹在了红薯叶上,再用手轻轻地将它按压在白纸上,可馨也学着萱萱的样子操作起来。“等水粉干了,我们还可以在上面画出美丽的图案。”文文给大家提出了建议。“我来画公主,我最喜欢公主,我要给公主画上长头发。”“我要把树叶变成蝴蝶,让它在花丛中飞舞。”“我要在森林里开生日会,我要画彩旗。”就这么你一句,我一句,不一会儿几幅生动的拓印画就完成了。

用红薯茎做精美饰品的小组就不怎么顺利了,幼儿总是把茎折断。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带着疑惑,幼儿们开始讨论起来。嘉优:“这个茎太嫩了,从里面选择粗一点的。”雯欣:“我是先正面折一下,轻轻地拉出丝,再反面折一下,再拉出一点丝,就好啦!”经过大家一番讨论,自己动手操作,多次尝试后,制作出来了项链、耳环、头箍……每个幼儿都把做出来的饰品戴在了身上,别样的时尚,心中别提多开心了!

红薯茎、叶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幼儿会觉得很亲切,并能得心应手。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动一动等形式,既能使幼儿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乡土材料都是可以运用起来的,又能开阔孩子的创作思维、锻炼动手能力。

2.玩薯乐

户外游戏时梓玉拿着红薯在地上滚来滚去,浩旭和奕钦跑过来想加入其中。“我们一起来玩护“薯”大战吧!”“你当队长,我来当士兵,他去做敌人。”他们的讨论声吸引了一群幼儿,经过角色分配,游戏开始了。只见孩子们像一个个英勇的战士,通过爬、钻、跑等“战术”,保护着怀里的红薯,在竞争游戏中获得了体能的提升。

3.品薯味

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决定用收获的红薯来做两道美食。幼儿商议一部分红薯切成块,放进蒸箱里蒸。其余一部分红薯切成长条拿到太阳底下晾晒。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们完成了多次有质量的合作,无论是抬着装满红薯的筐去清洗,还是分工传递红薯,亦或是合作蒸、晒红薯,都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合作的力量,也使他们合作能力不断发展。这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倾听幼儿的心声、追随幼儿的兴趣、尊重幼儿的想法是课程生成和发展的重要依据。

《指南》中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活动,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本次活动,我从孩子的生活入手,让孩子们通过自己主动学习来构建新知识。通过一系列的红薯探究活动,孩子们不仅利用多种感官探究红薯的秘密,还亲身体验了操作的乐趣以及合作的快乐,同时也感受了成功的喜悦。在大自然中的一次探秘,一次体验,组成了孩子们与红薯的故事,他们也在活动中收获了喜悦,收获了成长!

——文章摘录自《行知研究》2025年第1期(总第94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550-600分能上哪些大学?... 550-600分能上哪些大学?这些高性价比选择让你分数价值最 550-600分这个分数段处于一本线上...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法律硕士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法律硕士复试真题反馈 专业课笔试: 无笔试 专业课面试: 危险驾驶罪的构成要件...
2026广州大学英语语言文学(...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英语语言文学 *A-历年考研真题试卷与参考答案*【鸿知考研网】 2010-202...
2026扬州大学马理论考研全套...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 61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经典著作+811马克思主...
工作动态丨课间操助力学员提升活... 自9月9日起,顺义区委党校结合教学实际,组织主体班学员每天上午在固定时间段开展“课间操”活动,进一步...
幼师提醒:接娃放学别问这3句,... 民间有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别小看幼儿园阶段的点点滴滴,一个眼神、一句话,就能影响孩...
申请指南丨想申美国三校联盟博士... 学校介绍 美国三校博士后研究班项目由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三大名校合办。 斯...
雷鸣开展教师节走访慰问 9月10日上午,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赣州市政府副市长雷鸣一行在章贡中学开展慰问走访活动,向辛勤...
我的教育故事|李玉秀:“薯”不... “薯”不尽的乐趣 泗阳县海门实验小学幼儿园 李玉秀 陶行知曾说:“大自然都是活教材,有价值的活教材,...
2026广州大学英语笔译翻译硕... *A-历年考研真题试卷*【无答案,电子版】 2025年广州大学211翻译硕士英语考研真题试卷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