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的新生开学典礼,再次让人们刷新了对武大的认知。不知道是武大倒霉还是怎么的,这两年,总在女生的表现上,出现“纰漏”!
学校会在开学典礼的时候,选择优秀学生代表上台演讲,目的是给新生一个相同视角,了解学校文化底蕴和教育方向的机会。
可这位学姐不是,学校安排的开学典礼,她当成了个人修长。不仅忽略了上台演讲的真正目的,还做到了从上到下一点都不讨喜。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武汉大学的开学典礼上,安排了一名研究生代表,上台讲话。没想到,女生操作太奇葩!
她没有分享武大的学术传统或者家国情怀,而是花了大量时间讲述自己参加辩论赛的经历,比如怎么准备比赛、怎么拿到奖项、怎么在辩论场上“舌战群儒”。
武大这么一个底蕴深厚的学校,在开学典礼这一天,竟然没什么关于学校的东西分享给大家,而是给一名研究生开了个“表彰大会”?
不少网友表示不能理解,这么重要的场合,学校就没有人审查一下学生的演讲稿吗?出现在何种错误,学生和老师都有责任。
这么重要的场合,台下坐着刚入学的新生和满怀期待的家长,本该是一场传递学校精神、激发使命感的讲话,却变成了一场个人辩论战绩的汇报会。
这种操作,让人不禁想问,武大的女生都怎么了?当家做主也不是这么个当法,总要分场合啊,但也有网友觉得,这样做没什么!
有人认为学生讲讲自己的成长经历没什么不好,关键是看怎么讲,如果能把个人经历和更大的价值结合起来,效果就会不一样。
这件事之所以引发这么多讨论,是因为它不仅仅关乎一个学生的演讲,更折射出大家对大学教育、对开学典礼该有什么样的内涵的期待。
开学典礼对新生来说意义重大,这是他们大学生涯的“第一课”,往往会影响他们对学校的第一印象和未来几年的选择。
像武大这样的百年名校,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从抗战时期西迁办学保存学术火种,到如今在科技、医学、人文等领域为国家贡献力量,这些故事本该是开学典礼上最打动人的部分。相比之下,单纯强调个人在某项活动中的成绩,确实容易让人感觉格局小了。
当然,辩论本身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活动,它能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表达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这些对大学生来说都是重要的素质。
但问题在于,在开学典礼这种场合,演讲的重点不应该只是“我有多厉害”,而应该是“我们为什么来到这里”“大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回馈社会”。
如果这位同学能把自己的辩论经历和更大的议题结合起来,比如讲辩论如何让他关注社会问题,如何启发他思考学术与实践的结合,或者辩论中的技巧如何帮助他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那么演讲的感染力会完全不同。
遗憾的是,他的分享停留在了个人的成绩单上,没有延伸到更广阔的层面。不过这件事也不能全怪这位学生代表。
毕竟选择谁上台讲话、讲什么内容,学校相关部门肯定也参与了审核和指导。可能是在流程上有点疏忽,或者过于看重学生的口才和表现力,而忽略了内容本身的意义。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