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在精河县第三中学教室里,湖北援疆教师卢杏萍手持粉笔,在为学生授课。
今年8月,怀揣着投身教育援疆事业的炽热梦想,卢杏萍毅然踏上了这段跨越3800多公里的行程,告别家乡,奔赴精河县第三中学,开启她梦寐以求的教育圆梦之旅。
卢杏萍给学生们上课。
初到精河县第三中学时,干燥的气候以及饮食习惯的差异,无一不在考验着她。然而,当她的目光与当地教师热切期盼提升教学水平的眼眸相交,当她看到学生们眼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望时,一个坚定的信念在她心中油然而生—— 一定要在这片土地上干出一番成绩!
为了让语文课成为学生们喜爱的课程,卢杏萍潜心钻研教材,深入剖析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广泛搜集各类教学资料,反复打磨优化教案,在文言文教学中,她别出心裁地采用讲故事、课本剧表演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带领学生穿越时空隧道,走进古人世界,领略古人的智慧。
卢杏萍(右二)和学生合影。
与此同时,为了解当地的教学实际情况,卢杏萍开启听课模式。听课过程中,她全神贯注,记录下课堂的优点与不足。课后,她与当地教师围坐在一起,细致打磨课程内容,从文本解读到教学环节设计,从学情分析到文化融合等多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交流。此外,她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教学研讨活动,与教师们一同聚焦教学难点和热点问题,结合实际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形式。
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只有通过不断地听课、评课,才能精准发现问题,明确改进方向,从而与当地教师实现共同成长。”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卢杏萍巧妙构思教学环节,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切实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她推行分层教学模式,依据学生情况量身定制个性化教学方案。她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通过精心设计趣味问题、组织生动有趣的实践探究课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卢杏萍给学生辅导的作文被当地媒体刊发。
学生周籽清说:“卢老师讲课生动有趣,让我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今年7月,卢杏萍申报的湖北省课题《文化润疆视域下初中课堂教学浸润中华文化自信的实践研究》顺利立项。不仅如此,她还带领学生进行《中华文化润心读本》的收集,学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在她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积极参加“楚才杯”作文复(决)赛,斩获二等奖及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从湖北到精河,从‘我’到‘我们’。”在这片土地上,卢杏萍和同事用一页页精心编写的教案、一次次深入的教学研讨、一句句贴心的鼓励话语,共同托举起边疆学子炽热的梦想。
文:赛永杰 通讯员马东强
图:由本人提供
博尔塔拉融媒体中心出品
监审:田悦 编审:谢晓研 编辑:邹小梅 责编:邹小梅
下一篇:山里的孩子说:原来大学长这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