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我是老刘,致力于说道考公的那些事,伴你上岸不迷路!
考公卷不卷?
谁都知道,现在考公卷死了,而且,一年比一年卷。
随便一个岗位就是大几百的报考率,甚至有的岗位一万多人去争。2025年国考上岸率不到1.2%,337.6万人当了炮灰。
另一个方面,分数越来越高,争第一的难度越来越大,140分的省考成绩还不一定能上岸。就是自己学得多好,仍然会有不能上岸的情况。
考公江湖险恶,希望非常渺茫。
这是大伙都知道的事,几乎人人都知道考公难,考公卷。
既然知道考公这么卷,自己上岸希望很渺茫,为啥还是有那么多人去报考?
考公上岸,就是个概率问题,大伙都追求的是上岸概率。
概率有不可控的因素,也有可控的因素,要做的就是把可控的因素做好,提高上岸概率。上不上岸,还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比如说你考了140分,放在哪儿都是遥遥领先的第一名,但恰巧,你的这个岗位冒出一个147分的高手,直接把你碾压了。
去年,有位考生家长找到我,让我给他的女儿选岗报岗,他的要求是一定要选一个能够上岸的岗位,他可以出好几个W。我没有接他的单,哪有神仙会能保证你选择的岗一定是你能考第一的岗。选岗报岗,也是一个概率问题,只能把竞争的概率降到最低,谁能保证这个概率一定是你。
考公是个概率问题,事实上,普通人找工作,都是个概率问题。
校招投简历,投了一份又一份,毫无音讯,最后投了五六百份,才得到一个问询你的电话,还仅仅是问询一下,没有招录你的真实意思。
考公还可以现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上岸的概率,投简历,简历已成定局,你的竞争力已成定局,现在只能全凭企业主能不能看顺眼你,这概率全掌握在别人手里。
就有同学咨询过我,说投了600多分简历,怎么没惹你回复他?你可知道,投了简历的不只你一个,也许要成千上万个简历放在哪儿,等待企业主的评判,很多简历恐怕也只是扫了一眼就判死刑了,因为普通人的简历就是一张空白纸,企业主找不到他想要的信息。
投简历的尴尬,相比很多考公人又品尝过,不是不去找工作,而是找工作的概率更低。
前几天,朋友的儿子去参加工会的一个招录,没编制,但有五险,就这么个破工作,招录一个人,报名成功928人,这概率就是928人里只有一个人胜出。
有人说考公这么卷,你为啥不去找工作?也许,考公是几十个人几百个人里求个概率,央国企是几千个人里求个上岸的概率。
于是乎,很多人涌向了考公的赛道。
考公,上岸概率相比较大,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上岸概率。
有人说,体制内稳定,还有一大堆的优越性,这是考公人数暴涨的原因,其实考公暴涨的真实原因是上岸概率相对还是大。
事实上,普通人只有在这些大型的招考中胜出,实现上岸的目标,那些小型的招考、招聘,上岸的概率更小。
明白了大学生找工作的这个道理,那么,选择了考公,就老老实实地学习,踏实备考,努力提高上岸的概率,能不能上岸,无需多虑,很多情况下,不是你能决定的,概率的不可控因素随时会左右你的前途和命运。
生活处处是概率,就看你怎么看待!
你说呢?
--- E N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