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Z T
编辑|青橘罐头
前言
九月的校园刚满是新生入学的热闹,安徽大学发生了一起令人悲痛的事情,年仅43岁的胡大乔教授去世了。
她是学生眼中“讲题最耐心”的老师,更是去年才刚评上教授的学术骨干,满打满算也就才9个月的时间。
而其履历是相当的优秀,担任国际期刊审稿人,更是住持过多项国家级的科研项目
但就是这样一位事业刚攀上新台阶的教师,却突然去世了,随后有疑似其学生的透露了胡教授的死因,令人唏嘘......
突发意外,大学教授去世
2025年9月22日,多家官方媒体陆续发布了一则令人揪心的消息,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胡大乔,因突发疾病医治无效,年仅43岁。
43岁正是学者最黄金的年纪,安徽大学的胡大乔教授却永远地离开了,9月21日,她因突发疾病在合肥去世。
最让人唏嘘的是,她去年12月才刚评上教授,这个她奋斗了二十多年的职称,但只陪伴了她短短9个月。
翻看她的人生轨迹,每一步都走得特别踏实,1982年出生的她,21岁从安大本科毕业就留校了,一边工作一边继续深造。
用了将近十年时间,2012年拿下中科大的博士学位,之后又去美国圣母大学做访问学者,回国后2017年评上副教授。
从本科毕业到教授整整21年,这条路有多难走,搞学术的人都懂。
发论文、做课题、带学生,哪一样都不轻松。好不容易熬到了教授,本该是收获的季节,却突然画上了句号。
在教学上的成绩很亮眼,这些也都有官方记录可追溯,在安徽大学任教的这些年里,她主要讲《分离工程》《化工原理》《化工综合实验》这几门课。
图源网络,仅供参考
还担任了《化工综合实验》课程教研组的负责人。
这几门课都是化工专业的核心课程,尤其是《化工原理》,内容抽象又涉及很多工程计算,想讲得让学生听懂、愿意听,特别考验老师的功底。
但胡大乔不仅做到了,还连续8年教学考核优秀,累计培养了20多名研究生。
说真的在高校里能做到“科研和教学两手硬”特别不容易,可见她花了多少心思,就拿教学考核优秀来说,这不是靠一次两次课讲得好就能拿到的。
得看学生的评价、同行的评议、课程的建设成果,连续8年保持优秀,说明她在教学上从来没有松懈过,一直都在精进自己的授课方式。
而培养20多名研究生,意味着她不仅要带学生做实验、改论文,还要关注学生的就业和发展,这些都是额外的工作量。
能在高强度的科研压力下,还把教学和学生指导做得这么到位,这样的老师真的特别难得,也难怪学生提起她都会认可。
官方通报里对离世原因只笼统提及“突发疾病”,更多具体细节据悉由当时在场的学生透露的,令人唏嘘。
知情人曝死因,令人唏嘘
根据学生爆料,事发时胡大乔正在给一百多名新生讲授新课,课程进行中突然倒下,知情人士爆料是突发脑溢血。
说真的光想想那个场景就觉得难受,一群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新生,还在跟着老师的思路吸收新知识,下一秒就遇到这样的意外,这对学生们来说,恐怕也是一段难以忘记的冲击性经历。
让人更唏嘘的是,这样的悲剧并非个例,就在胡大乔离世前一个月,也就是8月27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教师王珂也因病去世,年仅46岁。
从官方信息能看到,王珂长期深耕人机交互技术和机器人视觉技术领域。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师王珂同志
主持过的项目经费加起来超过一千一百万元,还为学院引智基地建设做了不少贡献,也是一位实打实的行业骨干,可同样没能扛住疾病的侵袭。
而胡大乔教授能在43岁就走到教授岗位,背后是实打实的学术硬实力,这些成绩都有官方资料可查,不是空泛的评价。
从官方披露的信息来看,她生前不仅是安徽省科技厅专家库的成员,还承担着国际期刊审稿人的工作。
能进入省级科技厅专家库,意味着她的专业水平得到了官方层面的认可。
而国际期刊审稿人这个身份,更说明她的学术视野和判断力已经达到了国际交流的水准,这可不是随便哪位老师都能拿到的资格。
在具体的科研成果上,她多年来一直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的科研课题,还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过不少高质量论文。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2024年7还是副教授的时候,官方还专门报道过她的科研团队成果。
他们联合其他团队在金属团簇发光机理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相关论文还登上了国际顶刊。
要知道,国际顶刊对论文的创新性、严谨性要求极高,能在上面发表文章,相当于在这个细分领域拿出了让全球同行认可的成果。
这背后肯定是无数个泡在实验室、反复修改数据和论文的日夜。
图源网络,仅供参考
可以说这两位老师一个在化学化工领域发光,一个在机器人领域深耕,领域不同,但都是在40多岁的黄金年纪突然离开,实在太可惜了。
而胡大乔教授的离开,留下了太多没来得及完成的事,这些遗憾里,既有官方通报里“刚晋升教授9个月”的职业遗憾,也有知情人士爆料的“家中还有两个儿子”的家庭牵挂。
虽然这部分私人生活细节没出现在官方信息里,但一想到两个孩子突然没了妈妈,往后成长路上少了最亲近的陪伴,任谁都会觉得心里沉甸甸的。
社交平台上,大家都在为胡教授感到惋惜,有网友感慨说,她去年才评上正教授,本该是大展拳脚的时候,却突然离世了。
也有人说,太优秀的人往往压力更大,承担的责任也更重,希望天堂里的她能够安息,不再有压力和病痛的折磨。
那么,大家如何看待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