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国庆长假最窒息一幕,我顿悟了好好的孩子是怎么毁掉的!
开心田螺
2025-10-10 11:44:56
0

月亮

作 者 | 脆皮先生

来 源 | 脆皮先生

愧疚式教育是一种教育误区。

父母们应该明白的是:

当爱自然流淌,感恩才能发自于内心。

01

李月亮

有没有一些画面,在你的脑海中总是不时浮现?即使时间已经过去了许多年。

我就有一个

大概是我的初中时期,有一天,学校突然组织所有学生搬着凳子在操场紧急集合。

前方的高台上,则站着一个从没见过的陌生中年男子。

已经无法想起那人的样子。

唯独清晰记得的,是他围绕“父母多辛苦多不易”主题的激情澎湃,声情并茂。

还有,那天坐在凳子上哭成一片,许久缓不过来的同学们。

年少的情感总是容易被戳动的,那人走后,很多同学的手里都多了一本书。

书名也记不太清了,好像是带着“感恩”两个大字。

那时年纪尚小的我们,不清楚自己经历了一场表演式“感恩”教育,也不知道那些煽情的目的,只是为了卖书。

可更没想到的是。

2025年,愧疚式教育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又出现了。

10月6日,一个十几秒的视频,突然在网上疯传开来。

画面中,只见数十人双膝跪地排成一排,弓背在中间形成一座“人桥”。

还有几十人则分站两边,正搀扶着一群蒙着眼睛的学生,一个个轮流踩踏在“人桥”上晃悠悠通过。

现场悲伤煽情音乐的背景下,还不断传来压抑的:“走~吧!走~吧!”。

如此诡异的画面,到底在干嘛?

视频内容,来自河南中牟的一个班级活动现场。

而弓背被踩在学生脚下的,则全是孩子们的家长!

更窒息的是,这场打着“感恩教育”名头的“演出”,全程把孩子们蒙在了鼓里。

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脚底下,踩的是爸爸妈妈的背。

甚至有女生摘下眼罩看到脚底下的父母,当场就崩溃了。

2025年了,到底是谁脑子进水了还在出这种奇葩点子?

这种猎奇,在这个学校还不止一次两次。

这次,终于被举报,终于有人察觉到了不对劲。

让家长当场屈膝下跪,让学生被迫成为践踏的“施虐者”。

当他们摘下眼罩,看着自己被欺骗着踩过父母弯曲的脊背。

那一瞬间的震惊与崩溃,到底是感恩之心的觉醒,还是对信任的彻底断裂,对亲子关系的一场公开处刑?

有些思想落后的“教育者”,到底什么时候能够明白:

跪着的家长,养不出站着的孩子。

这种止于表面的形式主义,这种强制产生愧疚的情感PUA,也根本起不到任何效果。

真正的教育,该建立于平等,根植于日常。

真正的感恩,也应始于双向的奔赴。

它回报的是最真实的爱,而不是心感愧疚,不是那些以爱之名的情感绑架。

可惜,不只一些所谓的“教育者”不懂得。

从未能明白的,还有许多父母。

02

李月亮

多少孩子的成长过程,耳边总是充斥着父母这样的话:

我每天起早贪黑累死累活,都是为了谁?

我供你吃供你穿,你咋就不争气?

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还不是为了你?

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怎么怎么了……

他们似乎习惯了这样反复的诉苦,不停在孩子面前强调自己的付出和牺牲。

以此来让孩子产生内疚之心,控制他们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斗志。

可事实,只会适得其反。

愧疚式教育的背后,实际藏着十分令人不安的逻辑,甚至会变成一个孩子成长的灾难。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真正的爱,不需要通过自我贬低证明。

因为无私纯粹的爱,一旦被裹挟进沉重的“奉献”。

相较于涌泉相报的感激,他们的内心最先涌现的,会是无处安放的负罪感。

看过这样一个视频。

男生准备返校,妈妈故意假装忘给生活费。

腼腆的男孩在家门口徘徊了许久,犹豫了一次又一次,却不知道怎么张开口。

最后他眼神里小心翼翼的期待,只能被红了眼的失落替代。

妈妈随后又发来了转账。

在她“笑不活了”的玩笑中,坐上车的孩子,却怎么也无法笑出来。

“每次问家里要钱,总有种负罪感”。

这样可以包裹一个孩子终身的负罪感,却从不会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从来不只在一个人的童年里上演。

有博主讲了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

初中时,她喜欢上了学校附近一个服装店里的包。

很普通的那种,斜挎的,帆布包,需要199块。

爸爸答应了买给她,路上却突然来了这么一句:我自己都没买过199的包,太贵了。

博主的期待与兴奋,瞬间像被按进了冷水中。

她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只觉得自己提出要这个包,就已经犯了大错。

后来,爸爸还是给她买了那个包,包放到柜子里泛了黄,发了霉,她却再也没有背过。

因为她突然明白了:

作为那个年代最早拥有计算机电脑的那批人,爸爸不缺那199块。

他的那句话,只是为了让自己内疚,让自己知道感恩。

那位父亲,的确成功了。

可如今已30岁的博主,却被一份“不配得感”一直支配着生活。

她说,“那个发霉的帆布包,就这样在我身上,压了二十几年。”

从那天起,开始发霉的又岂止那个包。

多少明明可以明媚,自信长大的孩子。

长期在愧疚和苦难教育模式下,背负着沉重的负担,变得敏感焦虑自卑,变得小心翼翼,变成了讨好型人格。

多少原本可以健康,毫无嫌隙的亲子关系。

在孩子一边觉得父母好辛苦,一边觉得父母说话好过分的矛盾中,变得越来越疏离。

更加可悲的是。

孩子困在“寄人篱下”的感受中越来越深,父母却在疑惑,为什么孩子跟我越来越不亲了?

因为他们不敢向父母提任何要求。

因为他们害怕把心事说给父母听。

因为他们知道:

把烦恼分享给家长,烦恼会加倍。

把快乐分享给家长,快乐会消失。

03

李月亮

今天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不是为了追责斥怪任何人,每代人总有自己触及不到的局限。

只是希望,为人父母可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只是希望,为人父母可以早些明白,愧疚式教育早就过时了,当爱自然流淌,感恩才能发自于内心。

只是希望,为人父母可以好好读懂下面这封写给孩子的信:

“我养育你并非恩情。

我不是你的前传,你也不是我的续篇。

我是爱你的,你是自由的。”

当然,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年轻的父母正在觉醒。

他们拒绝重复上一代悲剧式的教育误区。

他们渴望能够通过养育孩子治愈自己的童年。

他们也正努力变成自己小时候想要的那种大人。

“我妈生于封建的时代下,却在新时代里浇灌了一朵格桑花。”

她们可以很骄傲的说:

我的孩子在写他的父母时,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爸爸,不再是发烧的我和大雨中的妈妈。

她们可以很开心的炫耀:

我的孩子会在作文里写,虽然我的妈妈不会做饭,但她超会点外卖的。

她们可以很幸福的说:

我儿子写我的妈妈。我的妈妈是公主,她会在爸爸面前撒娇噘嘴流泪,爸爸也总是哄着妈妈。

“我长大后,也要像爸爸那样。”

你看,这才是自然流动,真情流露出的爱的巨大的力量。

不需要反复,刻意强调自己多苦多累。

在爱里长大的孩子。

自然会迸发出爱人的能力。

自然会拥有健全的人格与三观。

让愧疚式教育在我们这一代结束,让中式教育在这一代走出闭环吧。

每一个孩子都应在阳光下明媚成长。

而不是在愧疚的阴影中,独自踽踽前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刚刚!2026泰晤士世界大学排... 刚刚,2026年THE世界大学排名发布。THE全称是泰晤士高等教育,与QS齐名,是全球公认的四大权威...
六年级上册数学位置与方向知识点... 亲爱的同学们好,这里是小学课堂秘籍 今天为大家分享:六年级位置与方向知识点练习题(含答案16页),涵...
24组高中议论文“双排组合”人... 转载来源:高考语文 01 适用主题:乐观坚韧 刘禹锡+尼克·胡哲 “乐观是一种信念,指引你走向光...
辽源函授专升本通过率 在辽源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中,有一所函授教育机构,以其卓越的教学质量和严谨的学术氛围,为无数有志青年搭...
2年制研究生!湖南大学26考研... 湖南大学26考研招生简章终于发布了!我们赶紧来看看! 招录计划 2026年学校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
特色自习课 | 学院药学系带你... 为提高学生校园面试能力、增强综合竞争力,近日,药学系杏林苑“一站式”学生社区举办面试技巧体验课。 ...
紫牛头条 | 放假最后一天上演... 放假最后一天“神兽”的作业怎么样啦?是否都在“女娲补天”?近日,在各大短视频平台涌现出“补作业”直播...
智慧教育视角下幼儿园爱国教育新... 在幼儿教育的广阔图景中,爱国教育始终是塑造儿童民族认同与文化根基的核心环节。然而,这一重要课题在实践...
法考报班怎么选?避开这些坑,找... 备战法考时,你是不是也对着五花八门的司法考试培训机构犯了难?听这个机构说“押题命中率90%”,看那个...
2025年大学生“AI+信息素... 2025年大学生“AI+信息素养”大赛安徽赛区学校选拔赛已圆满结束,大赛通过协力打造多层次、高水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