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开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合规与反洗钱监管”微专业迎来第一课,这一课程的开讲,标志着全国高校中首个聚焦金融合规与反洗钱监管领域的微专业教育项目正式启动。该微专业以维护金融秩序、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为核心目标,构建“金融+法规+技术”的三维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具备国际合规视野与实操能力的反洗钱复合型人才,为金融行业注入专业力量。
为保障微专业教学质量与实用性,南开大学金融学院积极联动外部资源,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内控合规监督部全球反洗钱中心共同设计教学方案。三方充分整合政策理论资源、行业实践经验与高校教学资源,在课程设置上融入金融、法律与前沿科技元素,如AI监测、区块链追踪技术等。同时,通过真实案例推演、反洗钱系统模拟(如SASAML)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NLP、图计算)的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实战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据悉,“金融合规与反洗钱监管”微专业已确定2025年招生计划,计划招收50人。招生范围原则上面向2024级、2023级在校本科生,且不限制专业,给予不同专业学生跨领域学习的机会。为保障学生能有充足时间完成系统学习,实现跨领域能力融合,招生时将优先录取具备金融学或计算机、人工智能、法学背景的学生,为微专业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在反洗钱教育领域的这一创新探索,不仅体现了高校对国家战略需求的积极响应,彰显了学院深厚的学科底蕴与前瞻性的教育理念,更是落实国家层面加快微专业建设、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要求的具体举措。今年3月,教育部部署实施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明确推动全国范围内开设1000个“微专业”(或专业课程群)和1000个职业能力培训课程,其中“微专业”分为急需紧缺型、应用技能型、交叉复合型三类,要求高校结合实际优先开设急需紧缺型、应用技能型微专业,支持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学习3—10门专业课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