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电子课本(高清PDF版)
开心田螺
2025-10-16 14:10:04
0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电子课本可以方便大家随时随地预习或复习课本知识,为此,我们找到了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新教材电子书教材的全部内容,以高清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希望能够提高大家的学习效率。

以下是部分内容截图,完整信息请查看 PDF 文件

自然地理中,某一地区的气候特征(如气温高低、降水多少、季节变化规律)并非由单一因素决定,而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及下垫面状况等多因素 “层层关联、相互作用” 的结果。这些因素可概括为 “一主多辅” 的作用体系 —— 太阳辐射是奠定气候格局的根本,其他因素则从不同维度调节气候细节,共同塑造出多样的气候类型。以下从各因素的作用机制、具体影响及典型案例展开解析:

一、根本驱动力:太阳辐射(纬度差异决定气候基本框架)

太阳辐射是地球气候系统能量的唯一来源,其在全球的分布差异,直接决定了气候的 “热量基底”,也是热带、温带、寒带划分的核心依据。

其影响逻辑为: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光线穿过大气层的路径越短,能量被大气吸收、散射的损耗越少,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总量就越多,气候整体越炎热;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辐射路径长、损耗多,地面获热少,气候则更寒冷。

典型案例可见于全球气候的纬度分异: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因全年太阳辐射强,形成全年高温的热带雨林气候;而南极大陆(纬度高于 66.5°S)因太阳辐射微弱,全年被严寒笼罩,属于极地冰原气候。

二、直接调节力:大气环流(决定降水分布与季节变化)

大气环流是全球热量与水汽 “运输分配” 的核心系统,包括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两大类型,其运动规律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降水类型、降水季节分配,是气候特征差异化的关键因素。

1. 气压带与风带(三圈环流主导的全球性调节)

受高低纬度间热量差异影响,全球形成 7 个气压带与 6 个风带,它们的位置会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变化(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进而导致气候的季节特征。不同气压带与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不同,对气候的影响也截然不同:

  • 赤道低气压带(分布于赤道附近):气流持续上升,上升过程中水汽冷却凝结,易形成对流雨,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全年高温且降水充沛,如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气候;
  • 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于南北纬 30° 附近):气流下沉,下沉过程中气温升高,水汽难以凝结,气候以炎热干燥为主要特征,如非洲撒哈拉沙漠的热带沙漠气候,以及地中海地区夏季的干旱天气(夏季受该气压带控制);
  • 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布于南北纬 60° 附近):来自低纬的暖湿气流与高纬的干冷气流在此交汇,暖气流被迫抬升,形成锋面雨,受其影响的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如欧洲部分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降水就与该气压带相关;
  • 极地高气压带(分布于极地地区):气流下沉,且因纬度高、太阳辐射弱,气候寒冷干燥,南极大陆的极地冰原气候即受其长期控制;
  • 信风带(分布于南北纬 0°-30°):气流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整体性质干燥,受其控制的大陆西岸地区降水稀少(如非洲北部的热带草原气候干季),但大陆东岸因季风叠加,可形成湿润气候;
  • 西风带(分布于南北纬 30°-60°):气流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途经海洋时携带大量水汽,受其控制的地区温和多雨,如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影响),以及地中海地区冬季的多雨天气(冬季受西风控制)。

2. 季风环流(海陆热力差异主导的区域性调节)

季风环流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与南部,其形成核心是 “海陆比热容差异”—— 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这种差异导致海陆间气压随季节变化,进而形成定向的季风气流。

  • 夏季风:夏季陆地升温快,形成低气压,海洋升温慢,形成高气压,气流从海洋流向陆地,携带大量水汽,带来丰沛降水,如我国东部夏季的东南季风,直接影响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
  • 冬季风:冬季陆地降温快,形成高气压,海洋降温慢,形成低气压,气流从陆地流向海洋,性质寒冷干燥,降水稀少,如我国北方冬季的西北季风,常导致寒冷少雨的天气。

受季风环流影响的气候类型典型案例有:印度半岛的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旱雨两季,雨季受西南季风控制)、我国南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三、区域差异塑造者:海陆位置(影响气候的 “海洋性” 与 “大陆性”)

海陆位置通过改变 “水汽供应” 与 “气温调节能力”,导致同一纬度的沿海与内陆地区气候差异显著,核心是 “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 强弱不同。

  • 沿海地区:因靠近海洋,受海洋水汽输送与气温调节影响大,气候呈现 “海洋性特征”—— 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小(夏季海洋升温慢,可降低陆地高温;冬季海洋降温慢,可缓解陆地严寒),降水总量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如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气温变化平缓;
  • 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呈现 “大陆性特征”—— 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夏季陆地快速升温,气温高;冬季陆地快速降温,气温低),降水稀少且多集中在夏季(夏季对流运动旺盛,易形成短时降雨),如中亚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降水量不足 300 毫米;
  • 特殊分异:南北纬 23.5° 附近的回归线地区,大陆东岸与西岸气候差异明显 —— 东岸因夏季风或暖流影响,水汽充足,降水较多(如我国南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岸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控制,降水稀少,多为热带沙漠气候(如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西侧)。

四、局部气候主导者:地形(造成 “小范围气候异质性”)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具有 “局部性” 和 “垂直性”,即使在同一纬度、同一海陆位置,不同地形区的气候也可能差异显著,主要体现在对气温和降水的双重调节。

1. 地形对气温的影响:海拔与坡向决定热量分布

  • 海拔高度:随着海拔升高,大气保温作用减弱,气温逐渐降低,通常海拔每升高 1000 米,气温约下降 6℃,这一规律被称为 “垂直地带性”。例如青藏高原,虽地处北纬 25°-40° 的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区,但因平均海拔超过 4000 米,气温远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植被也从山麓的森林过渡到山顶的寒漠;
  • 坡向差异:在北半球,山地南坡为阳坡(面向太阳),接收的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北坡为阴坡,接收的太阳辐射少,气温较低。如秦岭南北坡,南坡因气温高,可生长亚热带植被(如柑橘),北坡则以温带植被(如落叶阔叶林)为主。

2. 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迎风坡与背风坡决定水汽分配

当暖湿气流遇到山地阻挡时,会被迫沿山坡抬升,过程中水汽冷却凝结,在山地迎风坡形成 “地形雨”;而气流越过山顶后下沉,下沉过程中气温升高,水汽蒸发,导致背风坡降水稀少,形成 “雨影区”。

典型案例如我国台湾岛:东部的火烧寮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每年降水量可达 6000 毫米以上,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区;而西部的嘉义地处背风坡,年降水量仅 1000 毫米左右,气候相对干燥。

五、沿岸气候调节者:洋流(影响沿海地区的气温与降水)

洋流是海洋表层大规模定向流动的水流,根据性质可分为暖流与寒流,它们通过输送热量和水汽,对沿岸地区的气候产生显著影响。

  • 暖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携带大量热量,对沿岸气候起到 “增温增湿” 的作用。例如北大西洋暖流,从热带大西洋流向欧洲西部沿海,为沿岸地区带来热量与水汽,使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向北延伸至北极圈附近(如挪威的卑尔根,虽纬度超过 60°N,仍全年温和多雨);
  • 寒流: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带走沿岸热量,对沿岸气候起到 “降温减湿” 的作用。例如南美洲西海岸的秘鲁寒流,使沿岸地区气温降低,水汽难以凝结,形成狭长的热带沙漠气候,且该沙漠一直延伸至赤道附近(如厄瓜多尔西部的沿海地区,虽地处赤道,却因寒流影响干燥少雨)。

六、微观气候影响者:下垫面状况(改变局部热量与水汽平衡)

下垫面是地球表面的覆盖物(如植被、冰雪、水域等),通过改变 “地面反射率” 和 “水汽蒸发量”,对局部气候产生微调作用,影响范围虽小,但能显著改变区域气候细节。

  • 植被覆盖:植被茂密的区域(如森林),植物叶片可吸收部分太阳辐射,减少地面升温幅度,同时蒸腾作用能增加大气湿度,使局部气候湿润温和;而植被稀疏的区域(如荒漠),地面以砂石为主,反射率高,吸收的太阳辐射少,且缺乏蒸腾作用,气温日较差大,气候干旱。例如亚马孙雨林内部,因植被茂密,全年气温比雨林边缘低 2-3℃,降水也更均匀;
  • 冰雪覆盖:冰雪的反射率极高(约 80%-90%),大部分太阳辐射会被反射回大气,地面吸收的热量极少,进一步加剧寒冷。南极大陆因常年被冰雪覆盖,成为全球最冷的地区,年均温低至 - 25℃以下;
  • 水域面积:湖泊、水库等水域的比热容比陆地大,升温与降温速度慢,可调节周边地区的气温 —— 夏季水域升温慢,能降低周边气温;冬季水域降温慢,可提高周边气温。同时,水域的蒸发作用能增加周边大气湿度,使降水略多于内陆地区。例如我国鄱阳湖周边地区,夏季气温比同纬度内陆低 3-4℃,年降水量也多 50-100 毫米。

总结:气候形成的 “多层因果链”

各影响因素并非孤立作用,而是形成 “从宏观到微观” 的递进因果关系,具体可梳理为:

太阳辐射(纬度差异)→ 全球热量分布不均 → 驱动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决定水汽输送方向与强度 → 结合海陆位置(是否靠近水汽源地)、地形(是否阻挡或抬升气流)、洋流(是否调节沿岸热量与水汽)→ 最终形成特定的气温与降水组合 → 确定气候类型

以 “地中海气候” 为例,其成因链可细化为:

南北纬 30°-40°(副热带与温带过渡区,热量适中)→ 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区域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水汽难以凝结,炎热干燥)→ 冬季太阳直射点南移,区域受西风带控制(西风携带大西洋水汽,形成降水,温和多雨)→ 加之位于大陆西岸(便于西风携带海洋水汽深入),最终形成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的地中海气候特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6年国家移民管理机构公务... 时间安排 (一)网上报名。报考者可在2025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期间登录中...
吴颖惠:强化读写结合 创建海淀... (吴颖惠院长) 阅读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是学校育人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方式。实施青少年学...
当班主任不要怂,该硬气的时候就... 其实,性格软弱、怕事儿的人当不好班主任。 作为班主任,你是班级的管理者,需要负责班级的大小事务,可能...
宁愿烂在肚子里,也不要对子女说... 作者:香克斯 在教育子女的道路上,父母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有些话,一旦说出口,就...
最高552!温州理工学院202... 随着2026高考日程全面推进,各大高校陆续公布本校2025年专业录取数据,作为来年高考志愿填报重要参...
家长园地 | 想让孩子保持创造... 01 不要在小事上不停地给孩子纠错 有的家长认为,教育的关键就是要指出孩子的错误,于是在细枝末节上频...
@胶州人,成人高考本周末开考,... 2025 年山东省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将于 10 月 18 日至 19 日举行。为保障广大考...
你知道吗?2025济南留学中介... 济南留学中介排行 济南留学中介排行 在留学热潮持续升温的当下,济南的莘莘学子们怀揣着对海外名校的憧憬...
到底什么样的教育观,把孩子教成... 毋庸置疑,无论什么教育方式,前提必须尊重儿童,且有利于其健康成长。 ▲10月15日,网民拍摄到的孩...
广州这7所学校计划放秋假,最早... 下周起, 广州有学校陆续放秋假啦! 广州市教育局在《2025-2026学年广州市义务教育学校校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