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校秋季开学以后,全国将会有超过1200万高校毕业生需要开始找工作,并需要在2026年毕业前完成签约。
大家都知道当前经济形势较为严峻,各类单位招聘规模都被严重压缩。甚至有部分企业根本没有招聘名额,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前往学校进行宣讲。
社会对各类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不仅会受到学校档次的影响,还会受到学生所学专业因素的影响。
今年秋招依然有部分专业的学生受到企业青睐,比如电气工程和自动化等专业的学生,都能投递大量的简历,起码还能签约企业。
但同时有部分专业的学生根本没有找到能投简历的企业或岗位,面临极大的失业风险。这些专业没有实用技能,将来的平均月薪甚至可能都不如流水线的工人。
第一个:酒店管理专业
该专业依托现代酒店管理服务业发展和开设,意在为高端品牌酒店培养服务型管理人才,提高酒店的品质和个性化服务。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前大家都觉得酒店行业会迎来高速发展期。
如今现实的就业环境却并没有达到高校预期,这些年大型酒店集团基本都没有前往高校进行招聘,其实有岗位招聘大学生,也基本是最基层的服务人员。
更为重要的是,大中型连锁酒店招聘管培生或高端服务人员,更看重高校毕业生的颜值和身材,而并非是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这样的结果导致旅游管理专业的知识成为摆设。
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专科毕业生,只要自身形象较好,并且拥有较好的交流能力,都能胜任酒店的各种岗位,所以许多学生都觉得酒店管理专业根本没用。
第二个: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该专业授予理学学位,主要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3S技术,学习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利用与评价。
该专业的学生属于“通才”,涉及到天文学、地理学、遥感和地质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但整体都偏向于宏观层面,导致诸多学生都觉得大学四年根本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技能。
高校希望将该专业学生培养成全能人才,但是其培养模式和知识结构与社会主流岗位需求出现严重错配。普通学校的学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应用都是处于表面。
因此,大学生经常说论测绘,不如测绘工程专业;论遥感,不如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只能考公和考编,比如水利局、自然资源局、气象局等,而民营企业方面很难提供就业岗位。
第三个:植物保护专业
从实际情况来看,植物保护属于偏向研究型的专业,学生需要从事最为本质的植物研究,才能真正做到植物的病虫防害,普通本科生则根本没有相应的技能做到植物的病虫防害处理。
因此,目前只有高校和科研院所招聘植物保护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但通常来说,都需要拥有博士学位,普通本科毕业生没有办法直接应聘,能到种子公司或化肥公司就业。
而农药公司,种子公司亦或者肥料公司主要都是设置在郊区或乡下,不仅工资水平低,而且环境还较为恶劣,大量学生都有抵触情绪,最终都纷纷放弃本专业所学知识,转行做销售或者新媒体等。
第四个: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属于公共管理类细分专业,该专业实则分为劳动和社会保障两个部分,前者主要研究企业与员工的雇佣关系,后者则研究如何通过国家力量为公民在失业、疾病、工伤等方面提供生活保障。
通过专业的简单剖析来看,大家应该清楚劳动与社会保障属于极为宏观的专业,普通学生根本就是泛泛而谈,根本没有足够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来真正研究这些问题。
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国家的决策者,才有机会对这些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和解决,所以社会层面根本不会单纯设置相应的岗位给该专业的毕业生。
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只能寄托于考公和考编,比如各地的民政局、医保局、人社局、工会等相关单位的岗位,但能成功的人数毕竟有限,更多学生都需要转行。
第五个:应用心理学专业
应用心理学专业授予理学学位,该专业主要将心理学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心理咨询与治疗,企业员工心理辅导和培训等。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心理咨询市场确实有发展空间,但是中国社会普遍对于心理咨询有抵触情绪,很难认识到自身的心理问题,所以导致很难形成专业的机构和庞大的咨询队伍。
这样导致社会存在较大的心理咨询需求,但是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市场,导致根本没有就业岗位。除了学校和部分国家单位有心理辅导老师岗位外,企业根本没有招聘。
企业宁愿招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负责员工的心理辅导和能力测试,也不会选择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因此,该专业的就业局面异常尴尬,只能当做是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不能当做职业。
对于国家整体发展而言,任何专业都有其作用。但是从学生就业角度来看,如果所学的专业无法形成专业技能或者得到企业认可,无法有助于自身就业,则确实是没有作用,也不值得花费四年和数万元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