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学生将迎来新版教材,新教材将更加重视思维和阅读!为了方便广大学生在暑假预习新学期的课本知识,我们整理了2025新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一电子课本,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希望对同学们的暑期学习有所帮助。
如需全套电子课本PDF版,请关注公众号“桃李科普”回复:“电子课本”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本在线阅读
正比例函数的易错点集中在 “定义理解不透彻”“性质记忆混淆” 和 “实际应用忽略细节” 这三个方面,很多同学出错都是因为没抓住 “形如
y=kx
(
k
=0
)” 这个核心定义。
一、定义类易错点:漏掉 “
k
=0
” 或 “次数为 1”
正比例函数的严格定义是 “形如
y=kx
(
k
是常数,且
k
=0
)的函数”,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容易忽略其中一个导致错解。
例题 1:判断函数
y=(m−2)x
m
2
−3
是否为正比例函数,求
m
的值。
错解:认为只要满足 “次数为 1”,即
m
2
−3=1
,解得
m=2
或
m=−2
,直接判定
m=±2
。
正解: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自变量次数为 1:
m
2
−3=1
,解得
m=2
或
m=−2
;
比例系数
k
=0
:
m−2
=0
,即
m
=2
;
综上,
m=−2
。
二、性质类易错点:混淆 “
k
的符号与增减性”
正比例函数的增减性由
k
的符号决定:
k>0
时,
y
随
x
增大而增大;
k<0
时,
y
随
x
增大而减小。容易记反符号与增减性的关系,或忽略 “在全体实数范围内” 的前提。
例题 2:已知点
A(1,y
1
、
B(3,y
2
在正比例函数
y=(1−2m)x
的图象上,且
y
1
>y
2
,求
m
的取值范围。
错解:因为
1<3
且
y
1
>y
2
,误认为 “
y
随
x
增大而增大”,所以
1−2m>0
,解得
m<
2
1
。
正解:
由
1<3
但
y
1
>y
2
,可知
y
随
x
增大而减小,对应
k<0
;
因此
1−2m<0
,解得
m>
2
1
。
三、图像类易错点:误解 “图像过原点” 或 “与坐标轴的交点”
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 “过原点(0,0)的直线”,容易和一次函数(
y=kx+b
,
=0
)混淆,错认为图像不过原点,或误判与坐标轴的交点数量。
例题 3:判断 “正比例函数
y=3x
的图像与
y
轴交于点(0,3)” 这句话是否正确。
错解:认为 “常数项是 3”,所以与
y
轴交点为(0,3),判定这句话正确。
正解:正比例函数
y=kx
中没有常数项(即
b=0
),图像必过原点(0,0),因此与
y
轴交点是(0,0),而非(0,3),这句话错误。
四、实际应用类易错点:忽略 “自变量的实际意义”
用正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如路程、面积)时,容易只关注函数表达式,而忽略自变量的实际取值范围(如长度不能为负、数量为正整数)。
例题 4: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
x
,周长为
y
,写出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并说明
x
的取值范围。
错解:函数关系为
y=4x
,认为
x
可取全体实数。
正解:
周长与边长的关系是
y=4x
,符合正比例函数定义;
实际中正方形边长为正数,因此
x
的取值范围是
x>0
(若题目有具体限制,需结合限制补充,如 “
x≤10
厘米”)。
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正比例函数 “易错点 + 例题 + 避坑技巧” 的总结表?把每个易错点的核心错误、正确思路和提醒都列出来,你复习时能更直观地避开这些 “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