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班50人,1枚清华,30多人双一流,全部上榜重点大学!列五中学文科C9班, 太能打了!
开心田螺
2025-11-08 02:31:00
0

全班50余名学生,十几人考入985高校,30多人迈入双一流大学殿堂,几乎全员荣登重点大学榜单。

高分段学生达17人,数学120分以上者十余位。

更令人瞩目的是,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顶尖学府的录取名单上,这个班级的学生名字熠熠生辉。

这是2025年盛夏,列五中学高中部历史类C9班的成绩单。

带领这个班级创造佳绩的,是班主任熊灵莉老师。在列五中学执教的十二年光阴里,这已是她培养出的第二位清华学子。

然而,当我们拨开耀眼的成绩光环,会发现真正动人的,并非冰冷的数字,而是数字背后那些关于信任、方法与爱的教育叙事,是一个关于如何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温暖奇迹。

一、一枚清华:三个月进步100多分,成功考入清华,全靠老师们精准滴灌

对于熊灵莉而言,教育从来不是整齐划一的流水线,而是一场需要精耕细作的农业艺术。

她面对的每个学生,都是一片独特的土壤,需要不同的养分和照拂。 这一点,在艺术生李妍圻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一名美术生,李妍圻需要长时间离校进行专业集训,文化课学习面临巨大断层。如何帮助他们无缝衔接,是许多班主任面临的难题。

熊老师的解决方案细致而温暖。

“对集训回来的学生,我会单独安排座位,都在教室中间,以便随时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

这不仅仅是座位的调整,更是一套完整的支持系统的开端。她会与科任老师密切沟通,请求大家重点关注这些学生,并亲自进行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厘清重点,“该放的放,该掌握的掌握”。

老师们也心甘情愿地利用休息时间,为学生进行个性化补差。

最终,李妍圻从集训回归后,文化课成绩提升了惊人的100多分,以580分的高考成绩,结合全国第31名的美术专业排名,成功被清华大学录取。

这种“精准滴灌”的理念,让许多看似普通的学生实现了超预期的成长。

班上一位中考仅560分的同学,成功考入双一流高校成都中医药大学;在高三后期连续考试失利、心态濒临崩溃的黄同学,在熊老师一张特意为他颁发的、“在我心中,你就是优秀学生”的鼓励奖状下,重燃斗志,最终高考取得620多分,成功逆袭四川大学。

二、精准把握高考数学:“只要听我的,数学100分以上没问题”

作为文科班的班主任,熊灵莉深知学生们在数学学习上的普遍困境与焦虑。

她的另一大教育智慧,在于将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分解为切实可行的务实策略。 “不要求学生所有知识都会,把基础的都弄会考100分没问题。只要听我的,100以上没问题。”

这并非虚言,而是源于她对高考数学的深刻理解和对学生情况的精准把握。她的方法体系清晰而有效:

紧抓教材,夯实基础:她坚信“本手”之功,要求学生回归教材本源,吃透基本概念和公式。

“小单单”练习,强化过手:针对学生基础薄弱环节,她会设计名为“小单单”的微型练习,上面有针对性的公式和练习题,通过高频、短时的训练,确保基础分“颗粒归仓”。

分层辅导,因材施教:她的数学辅导从不“一刀切”。对于难题、压轴题,她不会在课堂上统一讲解,而是在课后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小微课堂”,自愿参加。这种模式既保障了基础薄弱学生的听课效率,又满足了学优生的拔高需求,实现了效率最大化。

正是在这套务实方法的指导下,班里涌现出多个进步典范:有学生从二诊、三诊的70多分提升到高考102分;有学生从平常刚及格冲到110多分。数学,这个许多文科生的“心病”,在熊灵莉的班上成了托举成绩的关键力量。

三、师生间的温暖奔赴:老师你这么辛苦,记得好好吃饭

在熊灵莉的教育哲学中,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心灵的靠近与精神的滋养才是教育的根本。她认为,只有当学生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时,他们的内在动力才会被真正激发。

她是一位敏锐的观察者,擅长“看脸色”

一次数学课上,她发现一名女生眼睛通红,整节课都心不在焉。下课铃响,她立刻上前轻声询问。在了解了学生的烦恼并给予安慰后,她并没有就此放下。几天后,她会再次追踪:“上次那件事,现在心情好点了吗?”这种不走过场的关怀,旨在帮助学生彻底解决心理问题。

她更是一位具有强大包容心的朋友

她治理班级的核心原则是“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别人做别人”。

她深知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能力天花板和兴趣所在。

“有的学生能力只能考个本科,你不能要求他一定考清华。”

这种清醒的认知,让她对学生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苛责。

更难得的是,她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报以真诚的尊重。面对痴迷二次元文化的学生,她从不排斥,反而会说:“我们不懂,但理解。”即便是自己的女儿喜爱二次元和演唱会,她也会支持。

这种开放与包容,让学生们由衷地感到被接纳。甚至有学生羡慕地对自己家长说:“你能不能像熊老师对她女儿那样来包容我?”

在家庭沟通上,熊灵莉还成为了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润滑剂”和“翻译官”。熊灵莉表示,班上很多家长确实对孩子要求比较高,但往往方式欠妥。

有些家长会因为 “孩子晚上11点就睡觉”而焦虑,而她会站在学生的立场劝慰家长,因为她真切地了解高中生背负的沉重压力。

她积极与家长沟通,努力构建家校合力,共同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支持者与引导者。在她看来,班主任的角色,就是要在严格要求与深沉的爱之间,找到那个最佳的平衡点。

教育的温暖是双向的奔赴,学生们能敏锐地感受到老师的付出。

当熊老师因批改作业而错过饭点时,总会在办公桌上发现不知名的学生送来的棒棒糖、饼干和面包,以及一张写满关心的小纸条:“老师,你这么辛苦,记得要好好吃饭!”这些细微的瞬间,构成了师生之间最珍贵的回响。

十二年春秋轮回,熊灵莉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生,也收获了成华区优秀教师,成华区优秀班主任,成都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优秀教师等众多荣誉。

然而,对她而言,最大的成就感并非来自奖状和称号,而是看到每个孩子在她守护的这片教育土壤里,突破了自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无论是考入清华的佼佼者,还是战胜心魔的逆袭者,或是找到了人生方向的探索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学老师:本来应该从从容容、游... 近期,一首《没出息》火爆全网,不仅魔性洗脑,还衍生了各年龄段、各职业的版本。而大学老师这个职业似乎也...
“红韵巡礼 烽火前行”文明实践... 11月4日,一场以“红韵巡礼 烽火前行”为主题的文明实践活动在贵阳市实验小学未来方舟分校展开。本次活...
第二十届江苏中小学校长国际交流... 11月6日,由省教育厅和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省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和苏州市教育局承办的第二十届江苏中...
南方科技大学就业真相调查(五)... 本篇是南方科技大学就业数据调查的第五篇! 今天主要分析这所大学的整体升学数据,我整理了2019-20...
林深寻微研有径 新筠拔节向青云 大象新闻记者 张英 通讯员 杨蓓/文图 青年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新鲜血液”,其成长速度与专业高度,直...
【巾帼普法】一组图带你读懂《家...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2...
事关2026年高考招生,教育部...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6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对做好2026年...
强化文化课要求,限定保送专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徐玉芹 艺术类专业设考前辅导“禁区”;保送生必须经过考核;首次对综合评价招...
想让孩子保持创造力,牢记“两不... 文/婷妈 幼儿园手工课上,五岁的糖糖把彩泥捏成怪异的外星生物,却遭到旁边小朋友嘲笑:“你做的是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