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前5名反而最不受宠?一位班主任的真心话,点醒无数家长
开心田螺
2025-11-08 22:41:45
0

看到一位家长的求助:“孩子成绩在班里排前5名,却受不到老师重视,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引起很多家长共鸣。

一位妈妈直言:“每次看班级群里的照片,都找不到我家孩子的正脸,心里真不是滋味。”

另一位家长附和:“是啊,我家孩子回来说,老师几乎从不点他回答问题,孩子越来越没积极性了。”

还有家长感叹:“我们小时候,成绩好就是‘护身符’,现在这是怎么了?”

这些声音背后,是无数家长内心的挣扎——我们一边高喊“拒绝内卷”,一边却因老师在班级群里发布的每一张照片、每一句表扬而心跳加速。

当发现自己的孩子似乎成了班里的“小透明”,那种失落与困惑,确实难以言表。

1

我们为何如此在意老师的“重视”?

细想之下,我们如此渴望老师的关注,其实背后藏着深深的不安。

我们将老师的关注视为孩子优秀的“认证标志”。仿佛只有老师的认可,才能为我们的教育成果“盖章”,证明我们的孩子足够出色。

这何尝不是对我们自身教育能力的一种变相求证?

我们内心担忧:缺乏老师的认可会不会浇灭孩子的学习热情?会不会有一天,孩子会因为得不到关注而失去前进的动力?看着别的孩子频频被表扬,我们的孩子会不会自我怀疑?

更重要的是,我们担心孩子在班级中缺乏存在感会影响他的社交地位和自信心发展。

毕竟,在孩子的世界里,老师的认可某种程度上是社交货币,代表着在集体中的价值。

我咨询了几位任教的朋友,了解到教育现场的另一面。

一位有十五年教龄的班主任坦言:“班级就像小型社会,我的注意力确实是有限的。不得不承认,最受关注的是两类学生:一是表现特别突出或有特长的,二是需要额外帮助的。而那些自律、成绩优良的学生,往往因为‘让人省心’反而得到的关注较少。”

这何尝不是管理学中的“注意力经济学”?有限的资源自然会向最需要的地方倾斜。

一位年轻老师道出她的无奈:“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特别关注,但一个班级四十多个孩子,我真的无法面面俱到。有时候,那些安静懂事的孩子反而容易被忽略,这让我很愧疚。”

还有一位老师指出:“现在的教育评价体系也让老师压力巨大。除了教学,还有各种考核、评比、活动,分散了我们太多精力。”

听完这些,我对老师这个职业多了几分理解。我们眼中唯一的孩子,只是老师眼中四十分之一的学生。这个客观事实,虽然残酷,却不得不接受。

2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调整自己的心态——老师的关注不等于孩子价值的全部证明。

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多方面的认可,而不仅仅是来自老师的褒奖。想通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带领孩子走出“寻求外部认可”的陷阱。

我曾在一次家长会后暗自神伤,因为老师对我家孩子的评价只有简单的“很好,很乖”。

后来与孩子深入交流才发现,他在学校有自己的朋友圈,有喜欢的科目,有小小的成就感。原来,他并不像我想象中那样需要老师的特别关注。

提升孩子的“可见度”:找到展示窗口。

这不是教孩子哗众取宠,而是帮助他找到适合自己的展示方式。

鼓励孩子在适当的时机表达自己——课堂讨论时的大胆发言,班级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特长展示时的自信表现,都是让孩子被看到的良机。

朋友的儿子成绩中上,性格内向,却因一次班级黑板报设计脱颖而出。老师发现他的美术天赋后,开始委以相关任务,孩子在获得认可的同时也越来越自信。

建立良性沟通:搭建家校桥梁。

与老师的沟通需要技巧和分寸。过于频繁的沟通可能增加老师负担,从不沟通又可能错失了解孩子的机会。

我给自己定下规矩:每学期主动与老师沟通2-3次,不抱怨,不索要特别关照,只是真诚交流孩子的成长情况。

这种平等、理解的沟通态度,反而让老师更愿意关注我的孩子。

沟通时机也很重要——不是在老师休息时间打电话,而是通过预约面谈或简短留言;不是一味索取,而是双向交流孩子在家的进步和特长。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打破“唯分数论”。

我们要帮助孩子明白,他的价值不仅仅来自于成绩和老师的表扬,还来自于他的品德、特长、努力和独特性。

我们还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至少一项课堂外的兴趣,无论是体育、艺术还是科技。这些特长不仅丰富了孩子的生活,更给了他不必依附于课堂评价的自信来源。

家,应该永远是孩子最温暖的港湾。当孩子在外部世界得不到足够认可时,家庭应该成为他获取信心和力量的地方。

3

心态调整好了,我们就会发现,孩子其实成长得很好。

即使他不是老师最关注的学生,但他会有自己的朋友,有热爱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依然保持着对知识的好奇和对生活的热情。

如果有一天我们问孩子,“你希望老师更关注你吗?”他可能会一边拼着复杂的乐高,一边头也不抬地说:“没关系啊,我知道我很棒就行了。”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需要老师的认可,而是我们家长需要那份认可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我们将自己的焦虑和未完成的期待,不自觉地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有的星星耀眼夺目,第一时间就吸引所有人的目光;有的则需静心观察,方能发现其深邃的光芒。

我们要做的,不是要把每颗星星都变成太阳,而是帮助它绽放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

作为家长,我们的任务不是抱怨为何没有人看见孩子的光芒,而是帮助孩子认识并相信自己的光彩,即使无人鼓掌,也能自信地绽放。

如果此刻你也在为孩子“不被重视”而烦恼,不妨先放下焦虑,看看那个不被关注却依然在默默成长的孩子——他正在学习的,或许是人生中最宝贵的一课:如何为自己而成长。

而这,难道不是我们最希望孩子拥有的品质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南京/烟台/南宁三地同步举办!... 今天(11月8日),远播多元升学规划咨询会在南京/烟台/南宁三地同步举办,现场热闹非凡! 南京站 ...
从“单一学科天赋”转向创新能力...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记者访谈】  记者: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重要课...
阿拉善盟政法系统青年骨干能力素... 11月3日,阿拉善盟政法系统青年骨干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在额济纳旗委党校(行政学校)开班。阿拉善盟委政...
主观题何时出成绩?法考生等得花... 等成绩这段时间 可以说是过儿们最难熬的 厚厚特别理解大家 但是也要温馨提醒各位 不要被网上的小道消息...
别放弃!湖北统招专升本是你改变... 在湖北读专科的你,是否曾因学历门槛错失心仪工作?是否羡慕本科生的升学、就业优势?其实,你无需陷入自我...
在南洋模范中学,沈靖韬向中学生... 拥有第十七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大赛冠军和哈佛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钢琴家沈靖韬在艺术与学业方面的双重成...
市级宣讲团走进良乡大学城 11月5日,北京高校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市级宣讲团走进北京理工大学良乡...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作文押题,...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作文押题 想象作文:给出几个词语,从中选择几种动物或者物品为主人公发挥想象,描述...
“双一流”建设不能跟在西方后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
美国低龄留学,怎么搞?学校类型... 美国实行13年义务教育:从Kindergarten到12年级。一般划分如下,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