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 指尖传文脉——非遗编织技艺点亮贺兰校园文化生活
开心田螺
2025-11-13 12:32:15
0

麻绳翻飞、指尖灵动,一件件精美的编织作品在学生手中逐渐成型。近日,银川市非遗编织传承人刘素琴走进贺兰县第十小学,将历史悠久的编织技艺带到学生身边,让非遗文化在课堂上焕发新生机,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浓郁的传统韵味。

课堂上,刘素琴耐心传授编织技艺的核心要领。“先把绳子放到底盘量周长,留足三倍长度作为起始点,再慢慢绕、轻轻拉。”她一边演示一边讲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复杂的编织步骤。学生们屏息凝神,跟着老师的节奏操作,尽管手指酸痛、多次拆改,但没人轻言放弃。“上编织课的时候,我才发现麻绳也会听话,老师说要轻轻绕慢慢拉,不能着急,我就屏住呼吸跟着做,虽然手指酸酸的拆了好几次,但最后做出完美作品的时候,我真的很开心。” 学生孙雨晨分享道,当亲手将普通的线变成完整作品时,内心满是成就感。

据了解,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并非单一的技艺教学,而是学校精心打造的非遗系列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拓印的墨香袅袅,到麦秆画的创意拼贴,再到编织的经纬交错,多样的实践课程让学生们近距离触摸传统文化。“我们不仅是教师,更是文化的手艺人与播种人。看着传统技艺如种子般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在劳动与创造中树立起文化自信,这份润物无声的成就正是教育最美的回响与使命所在。”参与课程的孙嘉唯老师深有感触,非遗不再是书本上抽象的概念,而是能亲手实践的鲜活智慧。和孩子们一同见证传统技艺在指尖焕发新生,在劳动与创造中帮他们树立文化自信,正是教育的美好使命。

对于刘素琴而言,此次校园授课让她深刻体会到活态传承的真正含义。“传统技艺的活力来自一代代人的实践。”她坚信,当古老的编织技艺在孩子们的指尖生成崭新作品时,这份老祖先留下的传统手艺永远不会消失,终将通过一双双小手火起来、传下去。非遗进校园,不仅让学生们学会了一项传统技艺,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未来,这样的文化浸润活动将持续开展,让更多非遗项目走进校园,让青少年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非遗文化的守护者与传承人。“这次受邀入住校园让我深刻体会到活态传承的真正含义,传统技艺的活力来自一代代人的实践。当古老的编织在孩子们的指尖生成崭新的作品时,我坚信这份老祖先留给我们这种传统记忆永远不会消失,它将通过一双双的小手,让这份传统的手艺火起来传下去。”刘素琴告诉记者。

上一篇:改革中小学科技教育,创新从娃娃抓起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78万元天价学费,是否是“精英...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202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高学费专业集中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领域,其中非全日制...
期中考试要家长监考:是“家校共... “本次期中考试成绩是后期选科的重要依据,为增加监考力度,每班需要7位家长参与监考……” “有志...
小天才大搞“儿童社交”的“三宗... 厂商盲目添加社交功能,却忽视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随着小天才圈子的兴起,在“主页圈”兴起了...
七部门联合发文 加强中小学科技...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部署要...
中国女留学生在俄罗斯身亡 领馆... 近日,一名中国女留学生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失联,事件持续引发关注。11月12日中午,涉事留学生的父亲张先...
33岁刘灿,破格晋升人大教授 11月12日,中国人民大学微信公众号发文,介绍了刚入选2025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
公示!普通本科高校申报职业本科... 近日,兰州交通大学发布《关于申报职业本科专业的公示》。 图片来源:兰州交通大学官网 关于申报职业本...
中外大学书记校长报告精选 | ... 11月7-10日,2025世界大学校长论坛、2025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中外...
结合《电影冷知识》的具体例子深... 结合《电影冷知识》的具体例子深化评论,核心是让 “例子为观点服务”—— 既不单纯罗列知识点,也不脱离...
2026年华东师范大学考博招生... 2026年华东师范大学考博招生简章 三、备考复习建议 1.一定要按照大学教授主编教材试卷复习。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