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里,她总是步履从容;教室中,她的声音温润而富有力量。她,就是淮阳中学初中部语文教师刘呈冰。她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信条,用精湛的教学技艺点亮课堂,用温暖的师者情怀呵护成长,成为学生心中的“点灯人”。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将平凡的工作演绎得熠熠生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精研细琢 课堂绽放育人花
“语文教学既要扎根文本,又要链接生活,让学生在语言的世界里感受温度与力量。”这是刘呈冰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了打造高效又生动的语文课堂,她从未停止钻研的脚步。

备课环节,刘呈冰会反复研读教材教参,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她精心设计分层任务单,让基础薄弱的学生能“跳一跳摘桃子”,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拓展提升,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在文言文教学中,她摒弃“逐字翻译+死记硬背”的传统模式,将历史故事、趣味典故融入课堂,用讲故事、小组辩论等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讲解《岳阳楼记》时,她带着学生梳理范仲淹的人生轨迹,结合当下时代背景解读“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家国情怀,让千年古文焕发现代活力;在作文教学中,她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真情,从校园的一草一木到家庭的温暖瞬间,从社会热点到人生感悟,她手把手教学生提炼素材、锤炼语言,让每个学生的文字都有展示的舞台。

为了紧跟教育改革步伐,刘呈冰主动参与各类培训学习,利用课余时间研读新课标、学习信息化教学技术,将在线互动平台等融入课堂,让语文学习变得直观易懂。她的课堂总是充满欢声笑语,学生们说:“上刘老师的语文课,就像在探索一个奇妙的世界,不知不觉就学会了知识,还懂得了道理。”凭借这份深耕不辍的钻研精神,她的教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爱心浇灌 守护成长不缺位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相遇,每个孩子都值得被温柔以待。”刘呈冰始终坚信,语文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滋养。她像一位细心的园丁,关注着每个学生的成长动态,用爱心与耐心浇灌着一颗颗年轻的心灵。
班里有个学生文文(化名),她性格内向、成绩不佳,上课从不主动发言。刘呈冰没有忽视他,而是主动找他谈心,发现她其实很喜欢阅读,只是缺乏自信。于是,刘呈冰特意在课堂上设计适合她的问题,鼓励她发言,当她勉强说出答案时,刘呈冰立刻给予热情的表扬;课后,推荐适合她的书籍,和她交流阅读心得,还把她写的作文在班内展示。渐渐地,这个学生变得开朗起来,课堂上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作文水平也突飞猛进。
对于学困生,刘呈冰总是利用课见休息时间无偿辅导,制定个性化提升计划,逐个突破薄弱环节;情绪波动的学生,她耐心倾听他们的烦恼,像朋友一样给出建议,帮助他们走出迷茫。正是这份发自内心的关爱,让她赢得了学生的信任与爱戴,也让语文学习成为传递温暖与力量的纽带。
拓界赋能 实现拓宽成长路
“语文学习不该局限于课本,要让思维在广阔天地里驰骋。”刘呈冰始终致力于打破课堂边界,用多元实践为学生搭建成长舞台。她在班级里定期组织名著阅读分享会,开展“我最喜爱的英雄人物”分享活动,让学生在文字交流中碰撞思想;结合课本中的经典篇目观看经典视频,让“纸上文字”变成“鲜活体验”,在行走中感受文化底蕴。
在日常教学中,她注重学科融合,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她引导学生用语文视角分析社会热点,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用文字记录奉献瞬间,让语文学习成为传递温暖的载体。在她的引导下,学生们的语文视野不断拓宽,综合素养显著提升,真正实现了“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刘呈冰老师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付出,践行着人民教师的初心使命。她在教学中深耕细琢,在育人中爱心相伴,在工作中无私奉献,用平凡的行动书写着不平凡的教育人生。展望未来,相信她会继续怀揣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在杏坛之上默默耕耘,用春风化雨的温柔与坚韧,培育更多新时代的栋梁之材,让教育的光芒照亮更多学生的成长之路。(李涛/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