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什么时候开始放寒假啊?”小明一脸期待地问。
“你们学校不是早就发通知了吗?不过具体时间还得看看你们年级的安排。”妈妈回答。
寒假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年中最期待的时光,既可以休息放松,又能调整状态迎接新学期。但是寒假的安排到底怎样才合理,才不会让孩子变成学习机器呢?今天就和大家聊聊2026年的寒假安排和如何科学规划假期。

中小学寒假提前,学生很开心
今年不少城市的中小学寒假比往年提前了,比如浙江温州义务教育阶段从2月7号开始放假,高中生则从2月2号开始,杭州市则是义务教育阶段从1月31号放假,高中生2月7号起。合肥、青岛、广州、深圳等地也都相继公布了寒假时间。总的来说,大部分城市寒假都在一月下旬或二月初开始,三月初结束。
家长们可以提前安排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计划,不必等到最后一刻才慌忙准备。寒假时间虽长,但如果没有合理安排,很容易出现“时间很长,但什么也没干”的情况。

大学生寒假差异大
大学的寒假时间则更灵活,不同学校差异明显。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学校从1月19日左右放假,3月初返校,而南京大学甚至从1月12日就开始寒假,四川大学寒假则相对短,从1月16日至2月18日。
大学生的假期自由度高,但也意味着自我管理能力必须强。很多大学生一放假就彻底放松,但寒假也是巩固知识、提升自我的好时机。掌握好时间管理,寒假过得充实又不疲惫,才能真正享受假期。
寒假学习要有度,不要盲目补课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放假就想着报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希望孩子假期里也不能松懈。其实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压力过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教育部门一直强调,寒假不是突击学习的时间,更不应该成为“刷题机器”。
合理的方法是每天安排30分钟左右针对薄弱环节的专项训练,或者提前预习下学期内容,但不要过量刷题。时间安排上要注意循序渐进,固定时间学习,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避免空腹或者刚醒来就进行高强度学习。

生活安排同样重要
寒假不仅是学习,也是生活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每天要留出1到2小时进行娱乐活动,比如看书、画画或者陪家人做一些小活动,让孩子在放松中获得成就感。同时,要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避免沉迷游戏。
体育锻炼也不能忽视,每天至少安排一个小时的运动,出门散步、跑步或者骑车,让孩子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身体和心理双方面的平衡,才是寒假最理想的状态。

寒假规划小建议
给孩子制定寒假计划时,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学习上量化拆分目标,每天完成一点,而不是一次性任务过重。
第二,生活上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和适量运动。
第三,兴趣培养上不要过度安排,每天保留1到2小时自由支配时间,让孩子自主选择喜欢的活动。
这样安排,既不会让孩子觉得假期枯燥,也能保证假期的质量,真正达到休息和提升双重效果。
寒假是孩子调节学习状态、增长见识、体验生活的黄金时间。家长不必一味追求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综合能力发展。一个有规律、有趣味、有锻炼的寒假,才能让孩子在新学期充满动力,也让家长安心。
寒假虽短,但规划得当,就能让孩子轻松、有收获地度过每一天。2026年的寒假已经提前出炉,家长们可以趁早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让孩子在假期中既休息好,也成长好。
上一篇:周玉莹:从“音乐表演”到“教育艺术”——一位教师的“教学与管理”双路径求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