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只管努力创造,莫问奇迹来否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总是希望创造奇迹,但奇迹发生的可能性是极低的。那么,你还会努力去创造奇迹吗?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的第一句话“人们总是希望创造奇迹,但奇迹发生的可能性是极低的”。命题人向考生陈述了人类生活世界中的客观事实,即便再努力,奇迹出现的概率依然是非常低的。所以不可质疑“奇迹”出现概念之低的客观事实,更不可将观点定为“只要努力就会有奇迹”!本句指出了愿望与现实的矛盾,即事与愿违,但这不是材料的重点,我们应聚焦于“奇迹发生的可能性是极低的”这一使人愿望落空的“残酷”事实。第二句话“那么,你还会努力去创造奇迹吗”,这句话以第一句为基础,在现实几乎无法逆转的情况下,在真相如此残酷的背景下,向考生抛出了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人生之问!至此“努力”与“奇迹”这一对核心概念就被提炼出来,应被视为写作的重心。
本次作文聚焦的是青年成长可能面临的人生困局。“努力与奇迹”是“努力与成功”的升级版,它探讨的不是“努力不一定成功”的简单命题,而是“明知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事,还值不值得你去努力”。换句话说,这道题是探讨“你是否要去做一件大概率会失败的事情”,这样做有价值吗?意义在哪?放弃会不会更好?换一个赛道是不是更明智……选择的背后,是你的认知和态度,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考生可以有以下观点:一是“努力去创造奇迹”。或者执着于结果的实现,孤注一掷,不破楼兰终不还;或者追求过程的参与,无论结果如何,只要努力奋斗就无怨无悔,不以成败论英雄。二是“不会努力去创造奇迹”。不用执着,要放下,因为奇迹出现的概率极低,无需要做;会创造奇迹,但不努力,不过不努力并不一定就是躺平摆烂,只是不尽力而已,因为奇迹的实现还需要其他条件。三是辩证分析“会”“不会”“不确定”(未必、也许、可能会)。无论是选择努力创造奇迹,还是不去努力创造奇迹,两种做法都是有意义的,也是各有弊端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时代环境、社会潮流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不同的人、群体、行业等领域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写作时,在文章开头,要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只管努力创造,莫问奇迹来否。在论证部分,需要思路清晰,需要运用丰富的论据来支持和证明论点,论据要具有典型性和新颖性。围绕“尽管奇迹发生的可能性极低,但依然挡不住我们追求奇迹的脚步”,先论述“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我们要明确,奇迹虽稀,但并非不可追,树立远大志向,创造奇迹人生。再论述“凡事欲其成功,必要付出代价——奋斗。”追求奇迹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对未来追求的奋斗精神,正是追求奇迹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然后辩证分析,指出要理性对待奇迹,不必盲目前行。结论部分,需要对文章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升华。“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新时代青年要以梦为马,惜时奋进,只管努力创造,莫问奇迹能否实现,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绽放华彩。
立意:
1.奇迹是奢望,何必要错付。
2.只管努力创造,莫问奇迹来否。
3.既积极拥抱奇迹,也理性付出努力。
【佳作赏析】:只管努力创造,莫问奇迹来否
人生如梦,岁月如歌。我们都在这漫长的旅途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奇迹。然而,奇迹的发生总是那么遥不可及,仿佛是那遥远的星辰,可望而不可及。那么,当面对如此低概率的奇迹时,我们是否还会选择努力去创造呢?
我想起了那个在茫茫沙漠中,追逐着那颗星星的旅人。他深知,那颗星星可能永远无法触及,但他依然义无反顾地向前奔跑。因为他相信,只要努力,就有可能触摸到那遥远的星辰。也许,那颗星星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但正是这个梦想,支撑着他不断前行,最终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奇迹。
回想起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他为了国家的航天事业,毅然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生活,回到了祖国。在那个科技落后的年代,他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他的努力,为国家创造了奇迹,也为世界科技史书写了辉煌的一页。钱学森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勇敢地去追求,努力地去创造,奇迹就会在不经意间降临。
再说说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他从小家境贫寒,却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白天辛勤劳作,晚上刻苦钻研绘画技艺。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不断摸索、创新,最终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他的画作,既有传统艺术的韵味,又不乏现代艺术的气息。齐白石用他的努力,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奇迹,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些事例告诉我们,奇迹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勇敢地去追求,努力地去创造,就一定能够触摸到那遥远的星辰。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犹豫呢?为什么我们要在奇迹面前退缩呢?
人生短暂,我们应当珍惜每一个瞬间,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正如那句话所说:“只管努力创造,莫问奇迹来否。”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过于追求结果,而要专注于过程。只要我们努力去创造,奇迹就会在不经意间降临。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我们要学会坚持,学会勇敢地去追求。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而是要勇往直前。正如那颗遥远的星辰,虽然难以触及,但我们依然要努力地去追逐。因为,正是这份坚持,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创造奇迹。
让我们怀揣梦想,勇敢地去追求,努力地去创造。只管努力,莫问奇迹来否。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定会在努力的道路上,收获属于自己的辉煌。
【佳作赏析】:奇迹的微光
在这个繁华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怀揣着对奇迹的渴望。然而,现实却告诉我们,奇迹的发生可能性极低。那么,当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还会努力去创造奇迹吗?这个问题在我心中萦绕,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我去寻找答案。
我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在图书馆的角落里,翻阅着一本关于科学家们如何突破极限,创造奇迹的书籍。书中记载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居里夫人的镭元素发现等。这些奇迹的背后,是科学家们日以继夜的努力和探索。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奇迹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源于对未知世界的无尽好奇和不懈追求。
生活中,奇迹的种子往往隐藏在平凡的日常中。我记得有一次,我所在的班级举行了一场篮球比赛。我们班队伍实力较弱,面对强大的对手,我们都感到压力山大。比赛开始前,班主任鼓励我们:“只要全力以赴,奇迹就会出现。”比赛过程中,我们团结一心,积极防守,努力进攻。尽管最终我们输掉了比赛,但我们在过程中展现出的拼搏精神,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奇迹的温暖。
这个例子让我明白,奇迹并不总是以我们所期待的方式出现。它可能是在我们努力的过程中,悄然降临的惊喜,也可能是在我们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坚韧和勇气。正如那句话所说:“奇迹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只要我们用心去追求,用心去感受,奇迹就会在我们的生活中绽放。
然而,现实中的我们,是否真的愿意为了创造奇迹而付出努力呢?我想起了我的好友小明。他一直梦想成为一名音乐家,为此,他每天坚持练习吉他。然而,在他面临高考的压力时,他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他问我:“努力去创造奇迹,真的值得吗?”我看着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我告诉他:“即使奇迹发生的可能性极低,但只要我们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所收获。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我们也不会后悔。”
生活中的奇迹,往往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比如,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屠呦呦,为了寻找治疗疟疾的药物,她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和尝试。她的努力最终让她发现了青蒿素,为人类医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的故事告诉我们,奇迹的创造并非易事,但只要我们心怀信念,勇往直前,奇迹终将属于我们。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即使奇迹发生的可能性极低,我们也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收获成长、收获快乐、收获人生。
让我们怀揣着对奇迹的渴望,勇敢地迈出每一步。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即使风雨交加,我们也要相信,奇迹的微光终将照亮前行的道路。而那些努力过的日子,也将成为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上一篇:孩子叛逆,寻叛逆孩子学校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