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下册)电子课本可以方便大家随时随地预习或复习课本知识,为此,我们找到了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下册)新教材电子书教材的全部内容,以高清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希望能够提高大家的学习效率。
如需全套电子课本PDF版,请关注公众号“桃李百科”回复:“电子课本”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下册)新教材电子课本在线阅读(此为截图版,获取是高清版)














以下是 2025 新教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下册的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
-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5
- 计数单位与数位:个、十、百、千、万等是计数单位,个位、十位、百位等是数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从右往左每四个数位分一级,包括个级、万级、亿级。
- 数的读写:读数时,每级末尾的 0 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 0 或几个 0,只读一个 “零”;写数时,万级和亿级上的数按个级写法写,哪一位不够用 0 补足。
- 数的改写与省略:改写不改变数的大小,用 “=” 连接,如去掉末尾四个 0 写成用 “万” 作单位的数,去掉末尾八个 0 写成用 “亿” 作单位的数;省略则用 “四舍五入” 法,会改变数的大小,用 “≈” 连接。
- 第二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
- 面积单位换算:1 公顷 = 10000 平方米,1 平方千米 = 100 公顷 = 1000000 平方米。
- 实际应用:在描述较大面积的土地时,如城市、森林、湖泊等的面积,常用公顷和平方千米作单位。
- 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1
- 角的定义与分类: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射线组成角,角可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等。
- 角的度量:用量角器度量角,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2
- 乘法法则: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注意加进位。
- 积的变化规律: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不变。
- 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 × 时间 = 路程,路程 ÷ 时间 = 速度,路程 ÷ 速度 = 时间。
- 第五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
- 平行与垂直: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 第六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 除法法则: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不够除,多看一位,除到哪位,商就写在哪位上面,不够商 1,0 占位,余数要比除数小。
- 商的变化规律: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商也乘(或除以)几;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商就除以(或乘)几;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商不变。
- 第七单元 条形统计图
- 认识条形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 绘制与分析:能根据数据特点确定一格代表的数量,绘制条形统计图,并通过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获取信息。
-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 优化
- 沏茶问题:合理安排时间,通过同时做几件事来节省时间。
- 烙饼问题:找到最优的烙饼方法,使总时间最短。
- 对策论问题:如田忌赛马,通过合理安排策略以弱胜强。
四年级下册
-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7
-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关系:加法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二)
-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能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体会观察角度不同,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 根据观察到的形状还原物体:根据给定的从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立体图形,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7
- 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是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加法结合律是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 乘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是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乘法结合律是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乘法分配律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 简便计算: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如凑整、拆分等方法。
- 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7
- 小数的意义:把整数 1 平均分成 10 份、100 份、1000 份…… 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可以用小数表示。
-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 “0” 或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变。
- 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十分位,依次类推。
-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100 倍、1000 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frac{1}{10}\)、\(\frac{1}{100}\)、\(\frac{1}{1000}\)……
- 第五单元 三角形
- 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 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分为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包括等边三角形)。
- 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 第六单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可用来进行简便计算。
- 第七单元 图形的运动(二)
- 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轴对称图形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 平移:物体或图形在平面内沿着某个方向移动,而本身的形状、大小和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平移的距离是对应点之间的距离。
- 第八单元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 平均数:平均数 = 总数量 ÷ 总份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 复式条形统计图:用两种不同颜色或不同形式的直条表示不同的数据,能更清楚地对比两组数据的多少。
-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 鸡兔同笼
- 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通常用假设法,先假设全部是鸡或全部是兔,根据脚数的差异来计算鸡和兔的数量。也可以用方程法来解决,设鸡或兔的数量为未知数,根据鸡兔的总头数和总脚数列出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