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男孩因“没洗脸”被打,去睡觉再没有醒来,父母别再做伤娃的事了
开心田螺
2024-12-27 17:15:38
0

Hello,大家好,我是豆芽妈妈。

你平时会因为很生气打骂孩子吗?

身边很多宝妈在日常交流时,不约而同提起自己的烦心事:孩子不听话时,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老是对孩子大喊大叫,情绪上头的那一刻,也忍不住要动手打孩子,事后就会非常后悔。

冲动是魔鬼。平静时候的自己,理智脑回归,平时学的育儿知识、技巧都熟悉,但是自己遇到事了,往往就是控制不住内心的洪荒之力。

事后,一片断井残垣。

其实,我们之所以生气愤怒,对孩子所谓的“不听话”,或者因为犯一点小错误而忍不住大发脾气,那是因为我们的杏仁核被过度激活了。

杏仁核是我们大脑中掌管焦虑、反应、应激的部位。杏仁核和焦虑之间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

当我们生活一地鸡毛、对未来未知、充满恐惧和担忧,对孩子无法把控,觉得一切力不从心,如果再遇到一些导火索事件,自己的情绪就会十分崩溃;

杏仁核被劫持,打骂孩子就成了自动驾驶的事情。

其实当时我们大脑是处于一片空白的状态,完全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这也是事后非常后悔的原因。

因为杏仁核会启动我们的防御机制,让我们变得紧张焦虑;如果孩子总是被大人吵骂,神经紧张,也会导致他的杏仁核过度活跃,无法集中注意力,很难静下心来安静学习、玩耍探索。

了解到这些,下次我们再生气的时候,是不是头脑中就会跳出一个小人告诉自己,看你又被杏仁核劫持了,赶紧停下来。

育儿真是一个修身养性、重新认知的过程,和孩子一起成长,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

因未洗脸睡觉,6岁男孩再没醒来

看到一则痛心的故事,一位妈妈因为孩子睡觉不洗脸而失手打了孩子,没想到竟造成了终身悔恨的事情。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这位妈妈是一位单亲母亲,一个人独自抚养孩子长大,婚姻的不幸本来就让她内心充满了防御,整个人都是处于紧绷,时刻都是“应战“的状态。

白天她在班上做“牛马“,不敢松懈,晚上回到家还要辅导6岁刚上小学1年级儿子的作业,争强好胜的她也希望孩子能够争口气,以后活出个人样。

因此她对孩子的要求非常严格,也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教育理念,让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要求和规划来,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

这天晚上,这位妈妈因为下班晚了,把他接回家也八九点了,回家吃吃饭又磨蹭一会,等到全部作业写完、检查签好字,收拾好书包都已经11点了。

孩子实在太困了,没有洗漱就直接上床睡觉。妈妈喊他赶紧起床洗脸刷牙再睡觉,孩子只是哼唧几声,动也不动。

这可把这位妈妈气坏了。她白天本来在班上就气不顺,回到家里一晚上都没有好脸色给孩子,拖到这么晚,她也很累,想着一会还有工作要熬夜加班做,看到孩子还不听话,一时之间怒火中烧,硬拉起孩子,踹了孩子两脚。

孩子哇的就哭出声来,这下宝妈更火大了。她没有罢休,非得让孩子洗漱完,这才让上床睡觉。

孩子在床上似乎睡得不太踏实,总是哼哼唧唧的、不舒服的样子,因为忙着手里的活,她也没再注意,等到自己上床睡觉时,发现孩子已经浑身发冷,情况明显不对。

她这才慌忙将孩子送到医院,但是令人痛心的是,孩子因为腹部受到严重的伤害,没能抢救过来,永远离开了他的妈妈。

2种伤娃行为,别再做了

这真是一个非常痛心的故事,很多网友看后都觉得十分气愤,认为这是一件“人神共愤“的事情,也深感暴脾气对家人的杀伤力。

有人不解,孩子是心头的宝,怎么舍得打呢?说自己实在是下不了手,就算是再生气,也就是轻轻的拍一下;

有人气愤,孩子太可怜了,大人再难,也不该把气撒在孩子身上;

也有很多人勾起了自己的伤心往事,以前的孩子哪有不被父母打的,不听话、调皮,不都打的皮开肉绽。

这些都是童年的回忆和创伤,是身体的记忆,一辈子都走不出的童年噩梦。

《身体从未忘记》一书中提到,如果一个孩子在童年的时候遭受过虐待,语言暴力、高强度的体罚等等,长大后都会有应激反应,所谓的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例如述情障碍、人格障碍,注意力难以集中,影响从逆境中复原的能力等。

如果有以下两种行为,父母赶紧要停止了,因为真的很伤孩子。

① 对孩子进行语言暴力

恶语一句三冬寒,语言也有暴力。

别以为对孩子使用打压式样教育,以为就会激励刺激他,向善向好,语言具有暗示性,你给孩子说什么样的话,就是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威胁、恐吓孩子,恶语中伤孩子,肆意批评孩子,真的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胆小、谨慎、放不开。

而且,哈佛大学研究证明,言语暴力会影响孩子大脑发育,当一个孩子受到语言暴力攻击时,他的情绪疼痛作用到大脑上,和身体的疼痛极为相似,同样都会留下创伤的记忆。

② 对孩子进行身体暴力

对孩子进行体罚、高强度的惩罚,失手打孩子,都会造成很多惨痛的悲剧发生。

身体虐待型的父母,除了对会孩子造成心灵上的伤害,其实对孩子的震慑力也是十分有限的,就是所谓的“口服心不服“。

暴力父母的行为举止都刻画在孩子的内心中,等他们长大了,也会复制父母的行为,自己变成了施暴者,用暴力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如何做一个情绪平和的父母

人都是有脾气的,有时候我们为孩子操碎了心,看到孩子不听话、不成器,不如别的孩子优秀,在一些情绪的累积下,就会暴发。

有情绪不可怕,可怕的是任由情绪随意四窜,去伤害人,不仅教育孩子无益,自己的心情也会搞的很糟糕。

那么,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情绪平和的父母?

第一,多学点育儿知识

人不是生来就会做父母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查找自己的不足,找到生气发火的原因,找到自己原生家庭的痛,找到疗愈自己的办法。

多读点书,学点育儿知识,建立健全自己的认知,不做自动驾驶的父母,做父母也是要“持证上岗”的。

第二,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我们平时给孩子的爱大多是有条件的,孩子只有如何如何,我们才会怎么样?孩子听话,才会喜欢;孩子按照我们的想法做,才是乖孩子。其实,那是我们自己的想法。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不做控制型的父母,操纵孩子的生活,孩子只是借由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体验他的生命之旅;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背后,远远的引领,只有充分信任、放手,和孩子共情,真诚高效的陪伴孩子成长,孩子的生命之花才会得到充分绽放。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孩子的内在圆满具足,他会更加喜欢探索这个世界,去学习渴求新知识,无需催促,孩子也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三,留些时间给自己

另外,家长尤其是宝妈,一定要留些自由的时间给自己。妈妈也不是超人妈妈,如果神经一直紧绷着,总有最后一根稻草压垮骆驼的时候。

不要全身心的都投入家庭,将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给孩子,有时候自己成长了,孩子也会成长;

去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给自留一点独处的空间,点一根香薰,好的气味会让我们心绪平静,找一件自己喜欢干的事,对自己好点,善待自己,就是善待孩子和家人。

你带孩子会抓狂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议论文的论证段为什么容易写不好... 原创 & 来源: 糊涂文学 你好,我的朋友 欢迎来到糊涂文学 聊一聊两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第一,议...
生源减少、教师缩编,多地小学老... 能去高中教书就不错了,等人口缩减潮来到高中阶段,高中老师估计就只能下岗了 “教了 10 年小学数...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邀...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欧媚)9月4日上午,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以“铭记历史 珍...
卸任1年多 证监会前主席易会满... 证监会原主席易会满。 IC供图 9月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江苏泰兴:全市所有小学停止征订... 为持续深化中小学教辅材料专项整治成效,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与家庭经济负担,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
中国政府援助阿富汗首批地震救灾... 据央视新闻消息,2025年9月7日凌晨,中国政府向阿富汗提供的首批地震救灾紧急人道主义物资启运。该批...
济南公务员面试辅导机构哪家好?... 《济南公务员面试辅导机构哪家好?多维度剖析助你抉择》 考公免费咨询电话:4009810787 在济...
历年真题练习:2023年成人高... 专升本政治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
成都13岁少年“新国辩”夺冠!... “当你通过调整代码,让AI更了解你的喜欢; 当你能重制AI的记忆,抹去你们彼此的分歧。 这样的关系从...
英语无用论?升学、职业、生活全... 有一回,一位家长跟我说起她孙子的事儿。孩子说:“我长大了又不出国,学英语干”这问题乍一听挺平常,可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