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长说,现在中小学教师留的作业难度超乎想象。且不说小学,就从幼儿园开始,孩子读完幼儿园后,母亲都快变成十八般武艺全能选手了,从制作非遗手工灯笼,到利用各种环保材料做衣服、做小发明、画手抄报,样样精通。
但问题是,这些作业本质上是留给学生做的,为啥最后却成了家长的负担呢?还有一些作业,虽然老师名义上是给学生留的,但最后却让家长感觉十分没面子,真是哭笑不得,为了教育孩子,有的时候连形象都要牺牲掉了。
经常有学生不爱写作业的时候就会问:“作业到底是谁发明的?真的是太缺德了!”但其实和家庭教育联系到一起看,作业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桥梁,这是两者不同的分工。
最早的时候还没有学校,是家庭教师授课的时候,学生们没有作业,但每一天都得在家里学习,那滋味应该更不好受。有一位老师就留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作业,估计也是想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那就是回家画一画妈妈正在睡觉的样子。
这位老师是咋想的呢?笔者猜测,估计他是觉得母亲在家中睡觉一定是很疲惫,或者是晚上睡得非常舒适的样子,如果孩子认真去观察母亲,也许会跟母亲感同身受,会更加爱自己的家人。
可谁知道,小学生的内心虽然纯洁,但是他们也并不懂得成年人在维护的一份体面是什么,于是他们交上来的超级写实的作业,简直把老师都给看破防了。比如有一位妈妈睡觉的样子,头发潦草得如同杂草,而且脸上还有一颗痣,画得相当传神。
感觉家长会上那些漂亮、得体、大方的妈妈在家里完全变了样,还有一位母亲更是被画成穿着睡衣,头发蓬乱地坐在床上抱着手机。当然这是每一位家长工作了一天后疲惫想休息的样子,是可以理解的,可没想到孩子竟然一点都不加以美化。
更有一位学生还做到了“买一送一”,不仅画下自己妈妈的样子,还把爸爸也给包括在内了。仿佛就是在说,既然要丢人的话,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
到底要如何去衡量这个度呢?首先,老师在留作业的时候,特别是年轻老师要明白谁才是这其中的主体。留作业可不能远超出学生的能力,还期望他们能学到东西,如果学生不亲手做,而是让家长来代劳的话,那就完全没有意义,还会让家长们产生更多抱怨。
笔者见过一个反面案例,就是老师要求家长不许估算,只允许用手一粒一粒地数出1000粒米,还要清楚地拍成照片发到网上,限时给老师查看。这个作业虽然说是锻炼了学生的数数能力。
但实际上完全是要让家长才能数到1000,这体现的是家长的能力,看不出对学生有什么好处,家长们忙了一天还要受这份罪。另一方面,老师在留作业时可别光顾着自己觉得合适就好,也要建立一个反馈机制。
就是在让孩子学习到东西的同时,及时的问问家长们,了解一下每天学生在家里做作业的时间长短以及压力到底大不大,还有家长们的参与程度是多少,然后由此去慢慢进行调节,这样以后留作业就能更合理,也更有经验了。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