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号对2023年和2024年“专任教师赴国外指导和开展培训”的异常数据进行挖掘,共涉及12所首轮“双高”建设单位。
本篇将目光投向另一组密切关联的数据指标——“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数”和“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数”。
提取 197 所首轮“双高计划”院校公开发布的2023年质量年报中这两项指标,共有 4 所院校填报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规模(在校生数/ 专业数)”超过500人/专业,分别是: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对这 4 所学校2023年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数”和“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数”进行数据分析,至少可以发现两个值得高度关注的情况:
1.统计口径不一致
质量年报填报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数”与教育部监管平台官方备案信息存在明显不一致。
2.规模数量不一致
质量年报填报的“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数”规模,显著超出依据备案招生计划推算的合理在校生规模。
需要强调的是,本文核心数据同样直接来源于各校公开发布的质量年报。所有年报发布时均附有经法定代表人签字及学校盖章的《内容真实性责任声明》,这意味着学校以其信誉和法律责任对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了背书。
下面,针对这四所学校的具体情况,逐一进行剖析。
一、学校年报与教育部备案信息“数据打架”,到底哪个是真实的?
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数量统计并非无章可循。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明确规定: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需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并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
教育部《关于做好中国职业教育质量报告(2023年度)编制、发布和报送工作的通知》, 对“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数”指标的统计口径,做出刚性约束:
填写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具有全日制招生资格的中外合作专业数量。
关于做好中国职业教育质量报告(2023年度)编制、发布和报送工作的通知
然而,将上述 4 所首轮“双高”校2023年质量年报“国际影响表”中填报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数”,与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的权威备案数据进行逐一比对,结果显示:
其中 3 所学校的填报数据与官方备案存在明显差异
具体情况如下:
1.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统计遗漏,少报专业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共在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中备案了 1 个合作办学机构和 3 个合作办学项目:
共对应 6 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截至 2023 年,均在有效招生期间内。
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
该校2023年质量年报“国际合作”的正文部分,也明确表述“学校现有三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这与备案信息一致。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3年度)正文
但在同一份文件——2023年质量年报的附表3 “国际影响表”中,其填报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数”却为:5 个。
这比备案的专业总数(6个)少了一个,存在明显的填报错误或遗漏情况。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3年度) 国际影响表
2.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在教育部备案的停招专业还在招生吗?
教育部平台备案信息显示,该校历史上共备案了 4 个合作办学项目。
其中,与英国林肯学院、丹麦VIA大学合作的 3 个中外合作项目,最晚已应于 2017 年停止招生。
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
截至2023年,该校实际在运行、具有招生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仅有 1 个,即:
与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学院合作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项目
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
但查阅其2023年质量年报中填报的国际影响表数据和国际合作相关正文内容,该校
将已应于 2016 年停止招生的“中英合作办学”项目,也计入了 2023年“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数”的统计范围。
而且还专门表述
项目规模常年稳定。
那么,到底是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一直在招生、且忘了更新教育部监管工作信息平台的信息呢?还是年报的表述并非真实情况?
或是,还有其它什么原因?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2023年度)国际影响表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2023年度)正文
3.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数到底有多少?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在2023年质量年报的“附表 国际影响表”中,填报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数 11 个,在校生数 5,826 人。年报正文称“截至目前学校开设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1 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10 个,在校生5000余人”。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3年度)正文
但核查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却发现:
该校仅备案了 1 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对应专业数为 5 个
该校无任何备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
该校2023年质量年报中填报的“11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比教育部实际备案具有招生资格的专业数,整整多出 6 个。
其声称的“10个中外办学项目”在教育部监管工作信息平台上,也看不到备案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四所学校都是代表中国职业教育最高水平的首轮“双高计划”建设单位。
其中,“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更在今年3月正式升格为:
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
在上述四所学校中,仅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数”填报数,与教育部监管工作信息平台备案数一致(均为 4个专业);然而,稍微深入分析下其数据,就可以发现:
该校在《2023年质量年报》附表 国际影响表中填报的“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规模
突破了招生计划的理论最大值。
二、在校生规模显著超越招生计划上限
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
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
根据教育部备案信息,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4 个有效运行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制均为 3 年,每年 1 期,年计划招生总数应为 1,400人(具体专业招生数分别为:500、200、200、500),且均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或国家高等教育统一招生计划(专科)。
如果依据国家招生计划执行,而且学生零流失,2023年该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在校生,应涵盖三个完整年级(即 2021级至2023级)。
据此推演,其在校生的上限应为:
年计划招生总数 * 在校生年级数 = 1,400 人/年 * 3年 = 4,200 人
这意味着,该校在《2023年质量年报》附表 国际影响表中填报的数据(4,823人)比理论最大值(4,200人):
足足高出 623 人。
如果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年报中披露的数据无误,那么,这多出来的623人,是属于“超计划招生”吗?
三、超计划招生,为什么?
在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官网上,对于该校四个国际合作办学专业的在校生人数和学费,也有明确披露: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的在校生人数最多,学费为1.16万元/年
“空中乘务”专业其次,学费为 1.36万元/年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公开网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公开网
延用上文计算逻辑,严格执行招生计划且学生零流失的前提下,至2024年10月,四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在校生应涵盖2022级至2024级三个年级,各专业的招生规模上限人数应为:
对比其在官网公示的各专业在校生数可发现,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的“实际在校生数”比“招生规模上限”多了
340人
值得注意的是,该校《2023年招生简章》显示,“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在设立高学费(1.16万元/年)的中外合作班的同时,也设有普通方向班,学费为 0.641万元/年,价格仅约为中外合作办学班的一半。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2023年招生简章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公开网
如将这 340 名超出计划框架的学生群体按中外合作班学费标准计算 (340人*1.16万/年),其产生的年度额外学费收入为:
394.4 万元
2025年1月,该校在官网发布了《关于调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费的公示》,将“飞机机电设备维修”、“飞机结构修理”、“飞机电子设备维修”这三个专业的合作办学学费统一上调至 1.66万元/年,增幅为
43.10%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新闻通知
单从中外合作办学与普通班的学费对比来看,“超计划招生”在经济上显然是收益明显的。
只是,它似乎并不合规。
早在2016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管理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规定:
未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我部批准,不得擅自调整国家下达的计划总量或改变招生计划类型,不得预留机动计划和随意更改高校招生计划。
本文中所列出的4所院校,均为代表中国职业教育最高水平的首轮“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信息均来自其公开发布的质量年报和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
未来,本号将对全国高职院校近年来公开发布的质量年报中的数据进行持续分析挖掘,并及时分享。
你认为上述四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数量与在校生规模数据,与教育部备案信息数据“打架”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