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高考录取进行中。
截至今日,除个别地区外,全国基本上所有的省市区本科普通批次录取都已结束。
这两天,大量的省市区都在进行志愿征集。
通过观察各省市区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征集志愿计划相关信息,时哥发现,今年高考有3个专业的录取情况不是特别乐观。
在很多省市区都出现了多轮征集、降分录取也无人报考的情况,就连211高校都不例外,可以说是非常“惨”了。
具体如何,一起来看:
2025年高考录取最惨的3个专业
第一个:民办高校专业
民办高校招生遇冷在今年普通本科批次投档中已然是一个既定事实。
在后面的征集补录中,这个趋势更是达到了极致。
通过梳理各省市区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征集志愿计划相关信息,时哥观察到,还需要第二轮或者第三轮征集志愿的,基本上都是民办高校专业。
比如宁夏省物理类本科B段第三次征集志愿中,民办高校银川能源学院的缺额还高达近千个。
上海市这边,普通本科批次第二次志愿征集中也出现了大量的民办高校专业。
其中上海立达学院的整体缺额达到558个。
而在首轮投档中民办高校就集体爆冷的广东省,在经历了一次志愿征集后,不少民办高校专业仍然有较大的缺额。
比较有代表性的湛江科技学院,在降了10分的前提下,物理类201和202专业组加起来还有超4000个计划无人报考。
其他各省,时哥不再一一说明。
就是出现这样的情况,难免让人疑惑:现在大家连本科都不想保了?
宁夏上海倒是可以理解,毕竟高考人数少,尤其是上海还有那么多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
但广东省的高考形势可是相当严峻啊!70多万考生是有一半以上都注定无缘本科的!
而目前存在较大缺额的民办高校除了学费普遍比较贵外,时哥发现另一个更大的问题是专业组都不够干净。
对此,时哥只想说,本身名气就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就业也没有很好的保障,费用还那么贵,四年下来至少几十万,再上不了一个好专业,这本科好像也不是非上不可。
第二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当前各省市在征集的志愿计划中,除了民办高校专业外,另一个比较多的就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这一类别中,很多211高校都不例外,根本无人报考。
比如在云南省普通本科批次第二轮征集中,物理类海南大学的酒店管理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这两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依旧需要征集。
广西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普通本科批第二次征集投档情况中,历史类辽宁大学和海南大学均无出档考生。
时哥查询了相关专业组,辽宁大学302专业组为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费高达50000元/年,海南大学301专业组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费高达73000元/年。
只能说专业不怎么样,费用也非一般家庭能够承担。
过去可能会有一些考生为了上211去为这些专业买单,现在似乎没有了。
不然怎会二次征集仍无出档考生?(如理解有误,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观点)。
除了以上211外,在云南省2025年第四轮征集志愿招生计划中,物理类东北财经大学的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辽宁师范大学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邯郸学院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也需要进行征集。
第三个:公办高校的冷门专业
纵观目前还在进行第二轮志愿征集的省份,公办本科高校还需要征集的情况少之又少。
基本上所有的省份在第一轮征集之后都会投满,但仍有一些高校专业无人报考。
主要是以下几个:
重庆市:物理类本科批第3次征集中,天津农学院的园林专业仍有缺额、济南大学的化学类有缺额;
云南省:物理类本科普通批第2次征集中,佳木斯大学的物流管理类专业有缺额、中国矿业大学的建筑学(国家专项计划)有缺额、云南农业大学的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班)有缺额、普洱学院和红河学院的小语种有缺额、楚雄师范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有缺额;
综合来看,可以说都是一些天坑专业,无人报考也是在情理之中。
说在最后
从各省市区目前的征集志愿情况来看,不难感受到家长和考生们应该都是“醒悟”了。
事实上,今年高考报考整体趋势和原则就是专业为王,就业为王,除此之外,家长和考生们都很少去盲目买单了。
2025本科普通批次录取基本结束,时哥在此也预祝大家都能有一个精彩的大学生活!
注: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实或者表述不当之处,欢迎各位老师及时指出!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