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食动物”(喜欢烘焙、烹饪、声乐、看番)
“喜欢交朋友”
“好奇心强求知欲重”
中考762分,稳入省实荔湾的周同学用以上三个关键词生动地勾勒出自己的轮廓。这是否打破了大家对“苦行僧”式学霸的刻板印象?
她直言拒绝随波逐流的内卷,强调“弹性休息”和“抓准重心”,更感恩环境赋予的“长风”。
今天让我们一起解码周同学的反内卷学习法与善用长风的智慧吧!
👇️👇️👇️
“反内卷”核心:劳逸结合,精准发力
✍️关键词一:
运动
面对备考的压力,周同学坦言“备战中考的压力确实有点大,也的确有点累”,但她找到了对抗疲惫、保存活力的关键武器:运动。
“运动是活跃大脑的好办法,打完球回来效率和心情都变好了。”
她充分利用体育课和周末打羽毛球,让身体动起来,让大脑更清晰。
✍️关键词二:
休息
更让人耳目一新的是她的弹性休息理念:她每个月都会出去走走,抽出一个周末到周边城市住一晚,在大自然中放松。
她感觉“这样,我就可以像一条橡皮筋一样,可以被拉伸而不会被扯断。”
这种规律的、有意识的放松,让她有效地提升了她的抗压能力,避免了高压下的崩溃,是“反内卷”心态调节的典范。
✍️关键词三:
学习
在学习方法上,周同学观察到有些同学只会跟着课上的走,不会自己分析试卷,看到别的同学在刷什么练习题就跟着刷。她认为这种随波逐流的学习方式是没有效率的。
她强调“抓准重心了解自己”:
“我每次大考后都会认真总结试卷,一道一道错题的分析,然后再进行整体规划,计划自己下一步应该把重心放在哪里,应该补上什么漏洞。这样效率越高,又不会有‘被别人卷到’的感觉。”
(周同学的笔记)
以上正是“反内卷学习法”的精髓:深度自我剖析,个性化精准补漏,拒绝无效刷题和焦虑跟风。
她将这套方法应用于优势科目物理(预习-听课-练习-记下错题-抓住漏洞)和弱势科目政治(精准定位问题-专题总结材料-错题练习+面批),都取得了显著效果,心态也更稳更自信。
黄金暑假:“反内卷”的延伸战场
周同学认为暑假是劳逸结合、为未来蓄力的黄金期。
她建议同学们多体验生活,包括阅读、观影、旅游等,安排几次有质量的休闲活动,开拓视野,丰富内心。
在放松的同时,也要每天保证一段固定、高效的学习时间:
1
任务分解:将暑假作业分摊到每一天完成,避免堆积。
2
提前预习:预习下学期的核心内容,并尝试做课后习题,为新学期做好准备。
黄金暑假的核心是平衡,既要玩得尽兴,也要学得专注。
拒绝暑假过度躺平或过度内卷,用规划和效率代替无意义的内耗。
制胜智慧:善借长风,巧用外力资源
✍️关键词一:
晚自习
周同学深谙“善借长风”的智慧,她明白优异的成绩不仅需要自身努力,更得益于优质的学习环境。
她强调晚自习环境带来的巨大改变:
“初一和初二上学期没有晚自习的时候,回家效率很低,时间不够用。初三上了晚自习之后就可以做很多其他的巩固练习了。”
专注的环境直接提升了效率。
✍️关键词二:
良师益友
她特别感恩身边有一群旗鼓相当的伙伴,他们是“对手”更是挚友,彼此在良性竞争中互相支持;更铭记老师们的无私奉献,晚自习后仍坚持留下,为同学们逐一面批答疑。
她也鼓励学弟学妹善用这些资源:
1
“善用”老师:无论是学业困难还是心理压力,都可以主动向老师寻求帮助。
2
结伴同行:找到志同道合的“学习搭子”,一起面批、运动或讨论,互相监督坚持。
“我们要意识到努力不是一种羞耻,不需要藏着掖着,我们要自信地进步、自信地展示自己的努力。”
✍️关键词三:
善借长风
周同学引用《逍遥游》中大鹏“善借长风”南徙的典故,深刻阐明了自己的认知。
“《北冥有鱼》中的大鹏即使力大无穷,也善借长风,凭借六月的大风才能迁徙到南冥。”
她认为她所取得的成就,不仅靠天赋,更依靠学校提供的优质平台与资源。
她坦言,离开了这个宝贵的环境支撑,自己不会取得如今的成绩。
成功既需要个人的努力,也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和外界的支持,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最终的成就。
寄语未来:享受当下,不忘初心
在快问快答中,周同学展现了她的谨慎与淡然:
得知录取后的第一反应:“再次确认是否被录取了”。
回望初一的自己:“好好享受吧”。
展望高中三年,她寄语“不忘初心,做好自己”。
这既是对轻松心态的肯定,也是对专注自我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