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合作/留学咨询 | 微信号:yizhili2019】
有说英国水的,有说英国贵的,也有吐槽英国水质和签证数量暴跌的(从2023年的600,024份申请锐减至2024年的415,103份)。
从舆论的体感上来看,似乎赴英热度在下降。加上PSW缩短,找工作变得不容易。英国留学真的要“凉”?
图源:英政府官网
“
凉了!?
数据不说谎
最近各方唱衰留学的太多,但至少英国好像不是这样。
数据不会说谎:
2025申请季,英国大学本科总申请数达到了665,070份。其中中国学生增长幅度达到10%,共有33,870分,依旧是榜首。
图源:HESA——英国中国大陆留学生达14.9万+香港1.7万,总计超16万中国学子,稳稳占据英国国际留学生榜首。
申请人数的增长,势必带来更严酷的竞争,显而易见的是G5(牛剑、帝国、UCL、LSE)越来越难上,同时,专业选择也在发生变化,变化的逻辑,跟其他地区一样——以就业为导向。
还是数据说话:
疫情其实才过了3年。那时候仍有超过1/3的中国学生偏向艺术、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专业。现在,计算机IT、健康医学类课程的申请者占比已突破20%
而受签证政策及英国劳动力结构性转变影响,工程类专业的申请人数呈现上涨趋势,增加了11,020份,成为了今年增长最快的专业方向。
图源:HESA
越来越多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更加关注专业背后的 “潜力”及所适配的高需求领域。
但,什么是“专业背后的潜力”
——专业,该怎么选?
“
《Jobs of the future》
结合最新毕业生就业情况,英国大学协会(UUK)在发布的《Jobs of the future》报告中提到:
到2035年,“除了目前英国劳动力市场上的1530万名毕业生外,英国还需要1100万名毕业生来填补计算机工程、教育、健康等行业的职位”。
尤其是技术行业,“到2035年,英国需要超过190万名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人才,包括计算机工程等领域的专业人员。”
此外,调查还显示:
50%的人认为艺术和人文学科的毕业生,对于帮助企业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工具至关重要;
而63%的人认为,企业需要与英国大学更紧密地合作,以开发具备所需技能的人才管道。
“
什么专业是——
有潜力的?
所以回答上一部分的问题:
什么是专业背后的潜力?
1️⃣ 首先。STEM!除了填补官方公布岗位空缺之外,过硬的能力确实是底气;
2️⃣ 还有。学校或者专业,跟企业的合作很重要,这一点名校做的都很好;
3️⃣ 再有。技术,也不能丢失温度。
来看英国高校。有很多优秀学院都在STEM专业领域表现出色,例如 UCL、爱丁堡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等。而我们今天特别讲的是帝国理工。
就业率和起薪常年保持 “双第一”,在科技医疗等领域的薪资甚至高出行业均值30%,对于关注就业及 STEM 领域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值得重点留意的优质选择。帝国理工的部分项目还自带 “职场预热” 属性。
看起来很符合上面说的3个标准。
帝国理工学院QS Top2
在2026QS大学排名当中,帝国理工再次超越牛津剑桥,成为全球第二,欧洲第一。
学科实力
作为英国G5超级精英大学之一,帝国理工以强劲的理工科实力闻名。帝国理工从不是只盯着 “纯设计” 或 “纯技术” 的单赛道选手,而是把技术、医疗、设计拧成 “黄金三角” 的操盘手。像计算机、生物工程、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它常年位居全球前列。
IDE学生作品 | Texture Palette by Minwook Paeng
就业率、起薪常年“双第一”
帝国理工的就业率和起薪常年保持 “双第一”。平均起薪 4 万英镑起步,科技医疗领域甚至高出行业均值 30%。更关键的是,帝国理工的部分项目还自带 “职场预热” 属性。
资源实力:三大核心平台
在资源支持方面,帝国理工有三大核心平台,共同构成了它的资源护城河:
“学术 + 产业 + 临床” 的立体资源网,为学生提供了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土壤,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深度链接产业需求、积累实战经验与人脉资源。
帝国理工这种“学术扎根产业、资源直通岗位”的闭环支持,使得每一位走出校园的学子都能以更强的竞争力对接 Google、Medtronic 等行业巨头的需求,轻松跨越 “从校园到职场” 的鸿沟,这也是帝国理工在 STEM 领域常年保持就业“天花板”地位的核心密码。
| End |
编辑 | 一只梨
图片 | 官网/一只梨/网络
作品及图片版权归设计师本人和所服务企业所有,
未经允许转载挪用,虽远必🐷
下一篇:说话时做到这3点,让孩子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