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大学
第一年招收本科生
最低录取分数线比肩985名校
考进这所大学,本硕博连读?
还包就业?
今年6月,中国教育部同意设立大湾区大学,学校的定位是理工科、小而精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型研究型大学,究竟“新”在哪里?
01
数学突破者,天才引路人
田刚,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原副校长,世界著名数学家。他在多个数学难题中取得重要突破,曾在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知名高校任教。他在国内外培养出了众多数学人才,数学天才韦东奕、许晨阳等都是他的学生。现在,他是大湾区大学创校负责人。
02
包就业?
Q1
据说就读大湾区大学后能包就业,是真的吗?
中国科学院院士 大湾区大学创校负责人
田刚:
“新来的学生人数这么少,我觉得就业应该是没问题的,但是我不能说包他就业,我希望我们的学生对科学有兴趣、有热情、能够努力学习,能够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而不是想着一劳永逸。”
Q2
本硕博连读,未来有没有可能缩短学制?
“现在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科研单位多需博士学历,硕士常作为本科到博士的过渡,培养路径可缩短,例如‘3+X’新型体系,能依据个人情况灵活调整。人才培养不是越早越好,越快越好,有的人就是大器晚成。”
03
师资阵容强大?
目前大湾区大学已经有300多名科研教师,100%具有博士学位,来自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上百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其中海内外院士10人,国家级人才78人。
学校计划到2034年,教师人数达到1000人左右,学生和教师的比例不高于10:1。
Q1
第一届招生只招了80个人,但是有300多位老师,是真的吗?
中国科学院院士 大湾区大学创校负责人
田刚:
“是真的,作为一个新型研究型高校,必须有一定的师资力量,我们有一些院士,还有一些讲席教授,大部分是年轻老师,有50%以上是在海外拿的学位,有一定的国际视野,70%以上的老师具有海外教学科研经验,也能为本科生进一步发展提供机会。”
“对本科生来说,大学阶段需要一段适应过程,有人关注他,和他交流,能更快适应。”
04
校区规划别出心裁?
“大学+”是湾大的特色,大学+大学,大学+科研机构,大学+企业,这样的特色与学校的地理位置很有关系。
大湾区大学位于广东东莞,在设计之初就规划了两个校区,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松山湖校区和还在建设当中的滨海湾校区。
中国科学院院士 大湾区大学创校负责人
田刚:
“滨海湾校区,在虎门威远岛上,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鸦片战争从这里开始,在这里建校不仅有一定的历史意义,还有地域优势,下接深圳,上接广州,交通很方便,半小时内可以到深圳、香港和广州。”
“选择松山湖,更方便与附近的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头部科技企业合作。”
赵金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物质科学学院院长。2022年,大湾区大学筹建期间,他协助建立物质科学学院。
大湾区大学物质科学学院执行院长
讲席教授 赵金奎:
“我们希望开设的课程跟社会需求、产业需求、国家需求,跟世界前沿都紧密相连,我们鼓励本科生选择不同导师,到实验室去见习、实习。”
中国科学院院士 大湾区大学创校负责人
田刚:
“湾区有很多优势,学校、科研机构,甚至政府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地区的人才能够得到发掘,让他们能够发展,我也希望湾区更重视基础研究,实现真正的发展,基础研究少不了。”
制片人:龚赟
编导:王敏
编辑:王敏 王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