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盛夏已至,迎新的步履悄然踏入燕园。又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即将在博雅塔下启程,开启属于他们的北大故事。作为北大经济学院2025级的新成员,他们即将融入这座以思想深邃、人文荟萃而闻名的校园,也将肩负起“经世济民”的使命,在自由而包容的学术氛围中,逐步构建属于自己的精神地图与知识体系。
在这场从“我是谁”到“我能做什么”的成长之旅中,班主任与辅导员将成为他们最早遇见的引路人和同行者——前者以师者之严传道授业,后者以学长学姐之心陪伴守望。从燕园的风物人情,到学术的门径方法;从生活的适应转换,到志趣的探索开掘,每一次交流与鼓励,都是未来故事的重要伏笔。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聆听班主任与辅导员的深情寄语,走近2025级新生启航的第一个坐标,感受来自经院师长与前辈对青年成长的真挚关怀与殷切嘱托。愿这段文字,成为新生入学的第一束光,照亮他们迈入燕园、走向未来的道路。
王耀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长聘副教授,2025级本科1班班主任。
亲爱的2025级同学们:
你们好!
首先,我谨代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全体师生,向你们致以最热烈的欢迎!此刻的你们,或许满怀憧憬,或许略带忐忑,憧憬于即将开启的人生新篇章的起点。北大是什么?是思想自由翱翔的天地,更是人格与智慧臻于至善的沃土。北大有什么?北大有(博雅)塔、有(未名)湖,还有图(书馆),就是没有正式的校训。谨借《大学》为引,与大家分享一些感悟,希望你们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既能脚踏实地,又能仰望星空;先格物致知,后明明德。
格物致知,求真求实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与社会资源配置的学问,它既需要严谨的逻辑,也需要广阔的视野。作为新生,你们或许对经济学充满好奇,也可能对未来的学习方向感到迷茫。困惑的时候,不妨参考以下几条准绳:
一是夯实基础,格物致知。经济学大厦的根基在于数学、统计学和经典理论。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等课程看似艰深,却是未来研究高级经济学的必备工具。希望你们以格物致知的精神对待每一门基础课,不惧困难,稳扎稳打。
二是不忘批判思维,不囿于权威。经济学理论一直在发展。课堂上,你们会接触到不同的学派观点——古典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凯恩斯主义、行为经济学……希望你们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敢于质疑,善于思辨,在思想的碰撞中形成自己的见解。当然,作为北大人,这样的精神自是流淌在血液里的。
三是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学院会提供丰富的实践资源,如社会实践、学术论坛、社团活动,不需要等自己“准备好了”再参加。干中学,fake it till you make it。你们不应仅能“读万卷书”,还得能“行万里路”,将理论应用于现实问题的分析,培养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修身明德,立己达人
大学不仅是求知的地方,更是修身的殿堂。而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传统,恰恰为你们提供了完善人格的绝佳环境。大学是进入社会前的“新手村”,是从一维的评价标准(也就是成绩)到多维评价体系的过渡。我们尽力让这个地方的试错成本降到最低,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充分尝试,塑造自己的品格、心性;找到自己的所长、所爱。
从中小学的“单兵作战”到大学的“联机团队协作”,同学们可能会比以往更加需要学会合作,融入集体。无论是小组作业、科研项目,还是院系的各种活动,希望你们能敞开心扉,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交流合作,在集体中成长,毕竟“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希望你们多与师长交流,毕竟他们走过的(弯)路也许能给你一些参考。在充实的课业活动之外,也希望同学们在自主分配时间精力的时候保持身心健康,平衡学习与生活。未名湖畔的晨跑、图书馆的静读、社团活动的欢声笑语……都是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燕园的时光,不仅是你通往未来职业道路的阶梯,更是你最美好青春的见证。
不论四年、六年甚至九年,待你回首的时候,都如白驹过隙。但你们在北大经济学院的每一天,都将成为未来人生的重要积淀。无论你们将来选择学术研究、金融行业、公共政策还是创业,你们都不仅是个体的求知者,更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经济学的研究最终要服务于社会。相信你们在离开这个园子的时候,身怀家国,并且有足够的能力关注和改变现实问题,如贫富差距、可持续发展等,以所学报社会,以己身明明德。
亲爱的同学们,从今天起,你们的名字将与北大经济学院紧紧相连。无论未来风雨兼程,还是阳光灿烂,这里永远是你们的港湾。愿你们在经济学殿堂中探索真理,在燕园沃土上茁壮成长,最终成为“明德至善,经世济民”的栋梁之材!
爱你们的 王耀璟
2025年夏于燕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