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应该为自己活,还是为孩子活,是永恒的话题。
对于孩子的教育,是严格教育,还是放养教育,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近日,王菲和谢霆锋就因为这两个话题,被送上了风口浪尖。
李嫣抽烟的照片被人拍下来,看起来相当熟练,已经抽了很长时间。
而且她还是在父亲李亚鹏面前抽烟,李亚鹏也没有去管。
其实以前她也在母亲王菲面前抽过烟,王菲也没有去管她。
毕竟李亚鹏和王菲自己就抽烟,他们也都是放养式教育孩子,想抽烟就让她抽了,也无所谓。
以前,李嫣不抽烟的时候,还劝过父母不要抽烟,伤害身体。
不料现在,父母没有被她劝动, 她却学着父母去抽烟。
对于这方面的教育,李亚鹏和王菲真的没有做到以身作则。
他们觉得没什么大不了,所以孩子抽烟也不管。
但是抽烟真的对身体很不好。
而且作为公众人物,对青少年的影响也不好。
如果很多青少年看到她抽烟,也跟着抽烟,肯定会伤害身体。
说到对孩子身体健康的注重,李嫣刚出生的时候生了病,王菲和李亚鹏为了她的病,四处奔波。
如今孩子又做了一些伤害身体的行为,他们却不在乎,还是比以前有一些忽视。
不过本身他们对抽烟影响身体健康就不在乎。
让他们改变想法很难。
但是如果真的为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形象考虑,就会管一管。
他们如此放任孩子,让很多人觉得他们不太在乎孩子,不爱孩子,只爱自己。
王菲的几个孩子都有一些问题。
抽烟、纹身、穿着暴露、去夜店、不好好学习等各种非主流的事情都做了。
她们在重复母亲王菲走的路,以前的王菲也走过这样的路。
可能她们觉得像母亲一样,就算做一些非主流的事情,最后也能通过唱歌功成名就。
但是从某一个角度来说,这种所谓的个性与自由,却有很多不好的地方。
一是伤害身体健康,养成不好的习惯。
二是影响他人的三观,让别人学一些不好的习惯。
有时候他们追逐的名利,所谓的靠父母托举的成功,却没有品行与价值重要。
如果不是王菲有名气,她们唱的歌也不会有人听,画的画也不会被拍卖几百万。
她们一方面靠父母,一方面又学着父母的坏习惯。
作为母亲的王菲也不去纠正,其实是她的失职。
但如果从非主流角度来说,她的放养式教育。
现在为自己而活,开演唱会,与谢霆锋谈恋爱,每天活得洒脱。
他们关注教育孩子比较少。
这些方面也不能说就是错的,毕竟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
至于谢霆锋可能对孩子关注更少,他也是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开演唱会,与王菲谈恋爱上。
他很少关注孩子,谢振轩这次的成人礼,他也没有去参加。
之前他开演唱会的时候,孩子也去捧场。
但是他把注意力都放在唱歌和王菲身上,送王菲歌曲,对王菲说话。
他没有想过对孩子说话,送孩子歌曲。
王菲和孩子相比,他更关注王菲,关注自己的爱情。
王菲在包厢免受打扰,孩子却在普通座位总是被拍照,让他们很不自在。
谢霆锋在演唱会上,展示着自己和王菲的爱情。
却没有想过他的两个孩子有多么尴尬,毕竟两个孩子都是他和张柏芝的。
孩子亲眼看着自己的父亲对继母表达爱情,他们心里当然不好受,会想着母亲很难过。
他们都很少陪伴孩子,偶尔假期有时间带孩子旅行一下,平时关心孩子比较少。
两人都是为自己而活的人。
他们更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的事业和恋爱上。
除此之外,他们经常一起吃喝玩乐,四处旅行。
王菲信仰佛教,也拉着谢霆锋去拜佛。
他们拜佛修行,却忘了想出世修行,先入世修行。
入世修行都未达标,如何出世?
以前有一句话说,父母就是孩子的佛。
拜佛先拜父母,行善先孝顺父母。
其实,除了对父母,担起家庭里的所有责任,都是行善修行的必要前提。
王菲和谢霆锋想修行,先把责任全部担起来。
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之爱,以身作则,把孩子带好。
孩子之所以会变成如今模样,一方面是没有感受到爱,只能在别的地方寻求爱。
另一方面,父母没有以身作则,她们也觉得那样是对的,便学着父母去抽烟。
据说张柏芝比较负责任,把两个孩子带得很好,没有做过非主流的事情。
看起来都很孝顺懂事。
有一个词语说的比较难听,但是也不无道理,就是戏子误国。
如果所有孩子的父母都不以身作则,做着不好的事情。
孩子跟着学习,受到不好的教育。
都去抽烟,都去做非主流的事情,不去好好学习,那么以后还会有人科研报国吗?
虽然王菲的孩子只是做了一些非主流的事情,没有那么严重,也没有做伤天害理的事情。
但是如果她对别的孩子造成了影响,让别的孩子都学她的非主流行为。
那么长期来看,真的影响不好。
当然,这些只是担忧的猜测,并不是现实。
王菲作为明星,也做过很多慈善之事,对孩子有好的影响。
并不能通过抽烟就一概而论。
只能说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了不对别人造成不好的影响,尽量放下这些非主流的行为。
回到最初争议的话题。
人老了,到底是为自己而活,还是为孩子而活?
其实不能绝对的说哪个观点是对的。
如果只为孩子而活,那么将会失去自我,做“孩子奴”,让孩子“啃老”。
如果只为自己而活,又忽略了孩子。
孩子缺失爱和适当的教育就会出问题。
所以需要两者兼有。
至于应该是严格式教育,还是放养式教育,就要看每个人的情况。
没有绝对的肯定哪个教育是好的。
父母最重要的就是以身作则,适当爱孩子,不能忽视他们,也不应该溺爱孩子。
下一篇:从“三难”困境到“三账”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