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孩子在北京读一所好大学,难吗?
难,也不难。
说“不难”,是因为北京高校资源全国第一——8所985、18所211,985/211率在全国名列前茅。
说“难”,则是因为现实要比想象复杂得多。近日部分北京985/211新生数据一经发布,就连海淀、西城顶尖高中的家长都坐不住了。
数据显示,即便考进了教育强区海淀和西城的市重点,也不能打包票躺进211,更别提能留在北京读一所211了。
可以预见,北京重点高中的学生不仅是冲刺985、211的绝对主力,同样也是北京“双非”高校热门专业的主力军。
今年,一些热门市属高校的专业组录取分数不断攀升,让不少考生和家长直呼“高攀不起”。比如:
首医04专业组(含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614分,市排8923,位次占比13.6%;
首经贸琢玉班专业组608分,市排10111,位次占比15.5%;
首师大02历史专业组590分,市排14102,位次占比21.6%;
北信科勤信实验班专业组587分,市排14810,位次占比22.6%……
想要进入985/211,尤其是留京读211,或者进入市属高校的热门专业,大体上要考进全市前23%才比较稳妥。
北京部分985/211新生数据出炉
哪些顶尖高中榜上有名?
近日,北京一批985/211高校迎来新生。从已发布数据来看,北京这些高中录取人数较多。
北京理工大学在京录取人数最多的高中是十一学校和人大附中。
北理2025年各专业组最低录取分如下:
值得关注的是,北理工珠海校区物理+化学专业组的录取分数线,已经连续两年超过本部,专业方向与北京产业发展需求高度契合,人才培养方向对标信息通信、智能制造、航空航天、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领域。
中国农业大学公布了录取人数超过10人的学校名单,包括海淀六小强在内的多所京城知名中学入围:
人大附中22人
清华附中13人
北师大二附中12人
北师大实验、一零一中学、十一学校、首师附各11人
北京八中、北大附中、人大附朝阳学校各10人
该校2025年各专业组最低录取分如下:
北京交通大学在京录取人数超过10人的中学分别是:
北京八中13人
北京四中、一零一中学、首师附各10人
如果想要留京就读,最低需要达到624分(中外合办),该校2025年各专业组最低录取分如下:
北京科技大学在京录取人数超过10人的中学有人大附中和潞河中学,该校2025年各专业组最低录取分如下:
中央财经大学录取人数超过10人的生源中学分别有:
北师大实验16人
人大附中12人
十一学校、北师大二附中各10人
该校2025年各专业组最低录取分如下:
进入海淀西城顶尖高中
就能躺进985/211?
虽然公布生源高中的北京高校并不多,但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
其一,人大附中出现在几乎所有已公布的京内985、211高校录取榜单前列;
其二,多所北京985/211高校的北京生源,主要集中在海淀“小强”和西城“金刚”这些顶尖高中。
那么,是否考入这些学校就意味着“躺进”985/211呢?
近日,海淀某顶尖高中家长会流出一份2025年海淀高考成绩数据图,可信度较高。
据了解,海淀区今年考生总数约1.6万人,其中约1/3(4842人)成绩达到600分以上。而从全市来看,600分以上考生比例约为18%,海淀600分以上考生比例明显高于全市整体水平。
进一步将海淀高考数据与北京高考一分一段表对比,可以看出:
超高分段(698分以上),海淀51人,占全市约45%;
高分段(650分以上),海淀1527人,占全市约48%;
较高分段(630分以上),海淀2705人,占全市44%以上;
600分以上分段,海淀4842人,占全市约41%。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海淀区高分段考生数量在北京占据绝对优势,尤其是650分以上分段,占比接近一半。
海淀高分段表现如此亮眼,这张网传海淀顶尖高中的高考数据更加惊艳。
但是,扎心的真相来了——
即便是在这样的高中,也并非所有学生都能轻松考进北京985。
据了解,中央民族大学04物化专业组最低录取分为622分,对应市排名约7440名,位次占比11.37%。
也就是说,想稳妥进入北京985,考生需跻身全市前11%。
可见,海淀顶尖高中的学生,也不能保证高考稳进京内的985/211。
那么,600分左右能否留京读211?
答案是肯定的。
参考近两年数据,在京211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3分的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但该校其他两个专业组分数分别为602、610。
整体来看,可参考北京体育大学585分作为在京211的门槛,对应位次15231名,上线率约为23.3%。
因此对于海淀顶尖高中学生来说,只要不挑专业,大多数仍有机会进入211高校。
西城的情况也类似。
2022年西城中考人数约10650人,六所市重点高中招生约2891人,占比大概是27%。
也就是说,西城今年的高考生里,约有27%来自市重点高中。
如前所述,想稳妥进入北京985需全市前11%,进入211则需前23%左右。
可以预见,西城前27%的中考考生,高考参加全市排名时,很难保证“躺进”京内985/211。
进入北京985/211变难?!
未来北京孩子想进入北京985/211,恐怕将会难上加难。
2025年,北京清北普通批的上线率遭遇“双降”。
具体来看,清华上线率较虽略高于2023年,但比去年有所回落;北大上线率则连续两年下降,降至三年来的最低点。
再选取北京录取分数较低的中央民族大学、以及关注度较高的北京工业大学录取数据,发现北京985/211的门槛变高了。(注:统计未含中外合作办学,以及北体、北京中医药大学等专业类院校。)
换句话说,留京985/211率出现“双降”。
可以预见,随着考生规模持续增长,清北率、留京985/211率可能会进一步下探。
建议非毕业年级学生一方面关注北京985/211是否扩招,另一面也提前了解京外优质高校,尽量避免扎堆填报北京高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趋势?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考二代”更多了。
2000年后大学扩招,扎根北京的“考一代”也越来越多。
他们当初吃到了教育红利,又深谙学习之道,家中也更容易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批高学历家长集中在一起,再加上北京丰富且优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未来北京高考的竞争烈度将很难降下来。
更现实的是,考生人数还在逐年增加。
今年考生总体人数增加了大约1万人,但985/211的招生计划并未同步增加,导致头部竞争愈发激烈,进入名校的整体难度正在上升。
业内人士指出,预计未来十年左右,北京高考将从“easy”模式进入“hard”模式。虽然一本率、本科率大概率保持稳定,但985/211扩招空间有限,录取率反而可能进一步降低。当然,在这波人口高峰过后,未来顶尖大学的升学率有望重新回升。
作者 | 京教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