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种需求背后,都有着未被满足的情绪。
孩子所有自私和叛逆的背后,都有着深层的原因,都不是单纯一句任性或不懂事来判定的。
而过度尊重和接纳,太着急想要解决问题的家长,才会导致孩子的自私和叛逆。
我这几天也遇到娃的叛逆,很耗费心力,陷入了内耗情绪。
有种委屈和无助感,直到跟糖糖聊了之后,才发现:
自己才是最主要的问题,无意中把自己内心小孩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经过糖糖的引导与觉察分析,我终于发现自己身上的一些问题:
不知不觉中,将内心小孩投射到孩子身上,共生比较密切。
关于共生这块,我一直没有觉察,直到糖糖点醒,我才意识到:
我的情绪以及无法容忍以及容易崩溃的节点,都是自己内心未治愈的内心小孩,只是转移到了孩子身上。
比如我对孩子的包办与密切关注,太过用力想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忽略了自己在某些时候的越界。
这时,就会对孩子造成一种无意识的影响,而导致自己容易失控和无法接受的东西,可能都曾是内心的映射。
比如,我无法接受孩子的哭泣与难过,煎熬与无助。
很想帮孩子解决问题,很想去搞定所有问题,努力做一个满分的好妈妈。
其实这样做,恰恰是过度尊重和共情,过度接纳,才会将不合理化内化为合理化。
正是家长的过度回应,太想帮孩子解决问题,才会让孩子变得自私又叛逆,这反而是一个大坑和愚蠢的做法。
听完糖糖的分析,我才恍然大悟,明白了自己情绪背后的真相,一点点接近自己的潜意识,了解自己想法背后未被释放的情绪以及未被疗愈的创伤。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都能处理游刃有余,似乎并没有什么事能难倒我,也并没有什么困难能打垮我。
但是一到孩子身上,我就变得紧张和焦虑,自己所有的强大都会被孩子瞬间击穿。
这并不是单纯的爱孩子,或者脆弱,而是无法容忍背后深藏着潜意识的动机。
像孩子刚开学遇到一些事后,情绪不好,时而平和,时而紧张和叛逆,还伴随着恐惧与不安全感。
在我看来,这是无法容忍的,是让我很难过的东西,也是忿忿不平的事。
但经过糖糖的指引,我意识到了这其实是内心的映射:
表面看,我是无法接爱孩子的表现,实际是无法接受自己。
通俗的讲就是,看似是不接受一件事,不接受一个结果,只是不能接受自己。
只是把自己内心的小孩投射在孩子身上,而自身却觉察不到。
那些悲伤,委屈,流泪,都是因为被内心创伤而激活。
所以才有了不成熟的家长与自私与叛逆的孩子,但这些都是有因果关系的:
孩子威胁父母,并不是天生就会,而是因为父母的越界行为,让孩子试图用这样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孩子会叛逆,也是因为某些情绪没被满足,进而彰显为反叛,通过权力战争,争做胜利者。
自私的孩子,也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所以会通过索取来实现。
但索取也是匮乏的表现,越匮乏会越索取,而越索取也会越自私。
另外,就是父母为什么总会因为孩子轻而易举的崩溃?
这里也牵扯到一个共生关系,共生得越密切时,就会越黏连。
分不清边界,分不清课题,分不清责任,最后出现混乱。
对我家孩子,之前我从来没有觉察到共生关系过于密切,所以孩子的一举一动会影响我的情绪波动。
进而不允许孩子受伤,不允许孩子失败,不允许孩子受罪,也不允许孩子不优秀和被坑。
这些不允许背后,其实都是内心那个有创伤小孩的无声呐喊,是未被疗愈的情绪。
只是坚持久了,强大习惯了,就忘记了直面内心,以为自己坚不可摧,其实只是被包裹下的坚硬。
所以才会有看似强大无比,实际轻轻一推就会坍塌。
太想帮助孩子的父母,只会添乱,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太为孩子着想的父母,更容易越界,导致课题混淆。
太不允许孩子受伤和失败,更容易极端,导致情绪崩溃。
觉察自己的潜意识,就懂得:
父母做得越多,孩子越脆弱,父母越想完美,孩子越逆商低,父母越想帮忙,越容易越界。
父母很用力,孩子很叛逆自私,孩子又依赖又任性,又脆弱又自负。
这场潜意识的引导和疏解,让我受益匪浅,更明确了应对:
后退一步,关注自己,先活好自己,允许自己不完美,允许自己会犯错,允许自己做不到,也允许自己无法帮助孩子。
这是父母自身自洽之旅,也是孩子的自我成长必要过程。
不必太担心你的孩子,他们的复原力是很强的,不需要父母冲锋陷阵,更不需要父母的道理,只需要看见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