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开学季前, 回天地区10所校园周边环境已基本完成大规模改造升级。拓宽升级太平庄北街、中滩村路等校园周边道路,科学施划的标志标线、美观的花坛等让校园周边焕然一新,浓厚的开学氛围扑面而来,这些新变化令人眼前一亮。
北京一零一中学昌平实验学校
01
制定计划,分批次有序推进
2024年7月,市委书记尹力到回天地区调研时指出,要加强校园周边安全设施建设,优化通学公交车线路,改善交通设置,让学生上下学更加安全顺畅。市区相关部门迅速响应、狠抓落实,在回天地区探索“常规公交服务通学新模式”的基础上,以交通及安全等方面隐患较为突出的清华附小(天通苑校区)为试点, 通过优化交通组织、增设安全设施等举措,推进校园周边综合治理提升,有效缓解了家长接送停车难及交通拥堵等问题,获得家长和周边居民的广泛认可。
昌平区第二中学
为持续深化回天地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提升,市区发改、教育等部门结合接诉即办群众反应诉求、居民协商议事平台等情况, 从回天地区百余所学校中筛选出32所学校列为重点治理对象,并科学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分批次有序推进。目前, 首批选取的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昌平学校、北京一零一中学昌平实验学校等10所学校周边综合治理提升顺利完工,学生们已在更安全、便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开始了新的学习。
02
因地制宜,抓好校园周边整治提升
此次整治提升紧扣学校区位特点,结合学生、家长以及周边居民学习和生活需求, 推动校园与周边社区实现资源共享、功能互补,“一校一策”抓好整治提升。
人大附中昌平学校
在完善功能设施方面,深化研究短板弱项,针对性地更新和织补校园周边的交通、照明、景观、文化等设施,进一步提升区域综合承载能力。
在增设停车区域方面,聚焦停车供需主要矛盾,在校门两侧合理设置非机动车禁停带,同时科学利用校园周边闲置空地和低效绿地,合理施划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车位,既缓解了上下学高峰停车难问题,又有效弥补了周边社区停车缺口。
在优化交通组织方面,通过围墙后移、道路拓展等方式,精准设置学生集散区、家长等候区,为出行留出安全“缓冲带”;同时积极发挥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等力量的作用,做好高峰时期交通引导,确保区域联通和微循环畅通高效。
03
多措并举,构建高效协同推进机制
全面总结清华附小(天通苑校区)治理提升工作经验, 深化“政府主导、学校参与、社区联动”工作机制,市区回天专班牵头统筹,协调一镇六街、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常态化邀请学校参与方案制定、项目实施等全过程。 鼓励家长与周边居民积极建言献策,以“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推动校园与周边社区资源共享、功能互补。
清华附小二期
下一步,回天地区将持续深化校园周边综合整治提升,不断织补弱项、完善体系、提升服务,继续创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提升新样板。
未来
随着五年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
回天地区学校的周边环境将逐一“蝶变”
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撰文/编辑 王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