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可以参加哪些全国性竞赛活动?参加竞赛活动对高考有帮助吗?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只有在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上的活动,才有可能对高考有帮助。
近日,教育部网站就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25—2028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的公示》。
与教育部此前公布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相比,最新公示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变化较大,有13项活动被取消,16项活动获得新增。
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具体有哪些?来看最新公示名单!
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公示中
9月11日,教育部办公厅公示了2025-2028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
根据公示,拟确定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等47项竞赛为2025—2028学年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全国性竞赛活动,举办时间原则上为2025年9月至2028年8月。公示期为2025年9月11日至17日。
来看公示名单:
和此前教育部发布的《2025-2028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相比,今年的新名单中包括五大学科竞赛在内的31项竞赛活动得以保留,“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等13项活动被取消,同时新增了“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大赛”在内的16项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艺术体育类竞赛活动。
13项活动被取消:
16项活动获新增:
参加哪些竞赛对高考更有利?
在47项全国性竞赛活动中,“五大学科竞赛”可以说是“含金量”最高的。
保送:进入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的国家集训队名单的学生,或可获得保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资格。
降分:在一些高校的强基计划招生中,五大学科竞赛获奖的学生可以破格入围并有机会获得降分录取。
此外,在高校的综合评价招生中,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的成绩还可以作为招生的参考或硬性条件。
1.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由中国数学会主办,面向高中生。
2.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面向高中生。
3.全国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由中国化学会主办,面向高中生。
4.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由中国植物学会、中国动物学会主办,面向高中生。
5.全国中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面向高中生。
相比“五大学科竞赛”,文科类、自然学科类竞赛所获奖项,不同学校认可度是不一样的,比如在综合评价招生中有的可作为报考条件,可降低学考等级要求;或者既是报考条件,又是高校综合素质测试分的“素质特长分”。
这也为更多普通考生提供了低分进名校的机会。各位同学在报考的时候可要看清楚各高校的招生章程。比如:
强基计划
《清华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中明确(下为原文截取):
二、招收对象
各省(区、市)符合202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志向远大、追求卓越、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
四、报名方式
考生请在指定时间内登录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003),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填写申请表并提交。对于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项的应届考生可通过上述平台提交破格资格申请。
高考改革省份考生须根据高考选科情况进行学科类申请,非高考改革省份考生须根据自身文理分科进行学科类申请。学科类不允许兼报,学科类内最多允许填报8个专业志愿,专业志愿需满足选考科目要求。报考我校“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强基计划。
综合评价招生
《浙江工业大学2025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章程》中明确:
第十三条 报名条件:
(一)具有浙江省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资格,综合素质评价均为B等(含)以上,新高考改革前的往届生综合素质评价均为P等(含)以上,且要求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考生可申请:
报考A组和B组,要求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考生可申请:
1.学业水平考试7门(含)以上科目为A等,其余为C等(含)以上。
2.学业水平考试5门(含)以上科目为A等,其余为C等(含)以上,且符合专项条件之一者(各专项项目请在我校规定的报名时间内登录浙江工业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zs.zjut.edu.cn)网上报名专栏——“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报名系统内进行查看)。
报考C组、D组、E组和F组,要求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考生可申请:
1.学业水平考试6门(含)以上科目为A等,其余为C等(含)以上。
2.学业水平考试5门(含)以上科目为A等,其余为C等(含)以上,且符合专项条件之一者(各专项项目请在我校规定的报名时间内登录浙江工业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zs.zjut.edu.cn)网上报名专栏——“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报名系统内进行查看)。
提醒大家:
2025-2028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正在公示中,名单或有变动,请以教育部最终公布名单为准。
高中生们参加赛事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科思维能力,拓展学科素养,而且,对该科目及相关学科的课内学习也有帮助。但一定要认准教育部认可的全国性赛事,以免上当受骗。
此外,不少竞赛从报名到决赛,赛程短则2个月,长则一年,对于高三考生来说,想要在高考前几个月也就是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招生的时候拿到奖项,备考复习时间紧张,各项比赛又耗时较长,得看自己的时间是否允许。
新高一、高二考生可提前了解,提前规划,趁高一、高二学有余力,多关注各类比赛,开拓兴趣爱好,为高三报考时提供助力。但也不是一定要参加,需结合自身情况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