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与艺术的交融:新生走进图书馆的文化之旅
开心田螺
2025-09-24 04:01:31
0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开学季,新生们怀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文化的敬仰,走进了图书馆这座静谧生长的知识殿堂。在这里,他们不仅开启了一段全新的求学之旅,更感受到了书香与艺术的交融之美。

9月19日,图书馆开展了新生入馆导览活动,让同学们身临其境,了解图书馆的架构和馆藏,熟悉图书资源的使用方法。专业基础教学部新生代表前往图书馆象山馆区、良渚馆区参加活动。

象山馆区

图书馆的朱甜老师为新生们介绍图书馆的历史、馆舍概况、馆藏分布和象山馆区功能设置等。在带领同学们参观象山馆区的同时,她还向大家讲解了如何检索、查找和借阅图书,并结合象山馆区色彩导视系统介绍了馆藏图书的分布情况,现场演示了如何利用OPAC检索图书、通过索书号找到图书并借阅的具体操作。

刘涟涟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图书馆的特藏资源:有贡布里希大师捐赠的5千余册图书、高居翰捐赠图书与档案、王中秀捐赠黄宾虹研究专题文献等等,还有1.6万余册的古籍文献。为使这些珍稀特色资源真正为师生所用,图书馆老师们持续多年整理特藏目录、举办专题展览、推进特藏数字化建设、遴选珍稀古籍出版。刘老师还向同学们讲解了自建数据库的使用路径,提醒同学们在日常学习科研中充分利用馆藏丰富而独特的数字资源。

# 同学们领取喵馆长小礼物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围观球球喵酱吃饭 ⬇️)

良渚馆区

良渚馆区导览活动由王依宁老师主持,她向专业基础部设计分部的新生代表介绍了良渚馆区的基本概况、馆藏分布、图书借阅、特色材料馆等相关信息。

# 同学们参观特色材料馆

新生感想

整个图书馆导览活动中,新生代表们积极参与、探索,专注聆听老师们的生动讲解,对于接下去的学习、创作、研究,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让我们来听听同学们的感受吧!

造型2班 郭钰涵

今日,我和各位班干部一同参观了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此行不仅是一次知识的邂逅,更是一场艺术与生命的对话。

步入图书馆,我们首先被“小猫馆长”的热情所感染。它慵懒而亲切的身影,仿佛在提醒我们:学习之余,亦需保有对生活的热爱与松弛之心。这份温暖,让知识的殿堂不再冰冷,而是充满了生机与温度。

特藏资源则让我们深感震撼。古籍文献、艺术珍本静静陈列,犹如时光的琥珀,凝结着无数艺术家的智慧与心血。同学们驻足凝望,在沉默中与历史对话,感受到肩上的责任——我们不仅是文化的学习者,更是传承者。

自修室内,一片静谧而专注的氛围。每一位埋头苦读的身影,都是追求理想的生动注脚。这里见证了奋斗的汗水,也孕育着未来的可能,激励我们以严谨踏实的态度面对学业与创作。

最后,特藏室的老师给我们讲解了电子图书馆的使用方法,它将古典艺术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我们沉浸于跨越时空的视觉盛宴,深刻体会到艺术的无界与创新力量——传统并非静止的标本,而是可被不断重新诠释的活水。

此次参观,我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态度:于细微处感知温暖,在厚重中汲取力量,以专注之心耕耘当下,用创新视野拥抱未来。愿我们始终怀揣这份感悟,在艺术与人生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造型5班 王珊珊

作为一名大一新生,我非常荣幸能参加这次图书馆参观活动。讲解员老师首先为我们介绍了图书馆的历史,在聆听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它磅礴而深厚的历史底蕴。

图书馆二层设有24小时自修室,充分满足了同学们在不同时段对安静学习空间的需求。一层收藏着海量图书,而最令我赞叹的是,科技已无缝融入日常服务——通过自助检索机,同学们能迅速定位所需书籍,让找书变得轻松便捷。此外,四层珍藏众多宝贵典籍,为我们的学术探索提供了坚实支持。随后,老师还介绍了线上阅览古籍的功能,这一创新既保护了珍贵文献,又满足了同学们研习古籍的需求。

作为国美学子,我为学校拥有如此出色的图书馆深感自豪。我相信,在未来的大学时光里,我将不断从这里汲取灵感、获得知识,陪伴我走向更广阔的知识世界。

造型6班 邢露娜

入馆时,比清凉先来的是浓郁的书香气,整洁的书籍摆放在架子上,侧看高低有序,凸起的书脊仿佛让我看到了同学求知若渴的寻书旅,凹下的书也有同学对典藏的爱护敬意,这是入校以来我第一次真正走进校图书馆,也成功打开了我对于校内各类书籍的探索欲。

造型7班 郭锦康

今天是我来到国美的第三周,参观了图书馆,我感慨万分。

记得也是去年这个时候,我在杭州集训,当时对国美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尤其是美院图书馆,我怀着紧张局促的心情踏进图书馆,但是我不能走进去。这使我更加坚定了我要考上国美的决心。

现在,我终于实现了。我满怀期待地走进去,在书籍中昂首阔步,我被震憾到了。一眼看不到头的书籍,我异常兴奋恨不得钻进这艺术的宝库不再出来,那种获得与满足,温柔且有力地包裹着我。

但是我又在担心我应该从何开始,我正在为此寻找答案中。同志们,参与进来。让我们一起解锁这宝库,挖掘这黄金屋,一同感受人类文化瑰宝!

造型8班 徐艺嘉

作为学生代表走进国美图书馆,合理安排的格局瞬间让人眼前一亮——百年校史的厚重感与现代空间设计相融,给学生自修阅读的空间格外开阔。虽未坐满,但随处可见学长学姐的身影:有的在阅览区捧着大型艺术画册慢慢翻阅,指尖轻触书页时格外专注;有的在专业期刊区驻足,偶尔拿起笔在笔记本上记录灵感,细碎的翻书声让整个空间既安静又充满活力。

四百多个阅览席位分布合理,即便有人轻声交流,也不会打扰到他人,二楼24小时自修室全年无休的设置,此刻更懂它的贴心——毕竟我们艺术生赶方案、查资料时间灵活,这样的空间总能给人留一方自在。馆内五十多万册馆藏太对“胃口”,从古朴的古代绘画画册到最新的艺术杂志应有尽有,颜色导引牌和电子检索机很好用,没一会儿就能找到想读的书。

参观结束,我感觉这座图书馆早已不是单纯的“藏书楼”,而是实体与数字资源结合的“艺术知识库”。看着学长学姐们熟练运用数字化资源辅助研究,我真切感受到学校为我们搭建的便利学习平台,在这里探索艺术的无限可能。我已经开始期待以后常来这里,在典籍里找创作方向,享受这份独有的安静与充实。

造型10班 顾翰钦

今天下午我们参观了国美象山的图书馆,踏入图书馆的瞬间,外界的喧嚣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隔绝,只剩下书页翻动的轻响与笔尖摩挲的沙沙声,一种沉静而庄重的氛围瞬间包裹了我。

目光所及,高耸的书架就像巨人,整齐排列的书籍则是它们守护的宝藏。从泛黄的古籍善本到崭新的前沿期刊,从厚重的中外名著到通俗的科普读物,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智慧在此交汇。指尖拂过书脊,那些印着书名与作者的标签,仿佛是通往各个世界的钥匙——翻开一本史书,便能与古人对话,看王朝更迭、世事变迁;探索艺术的无限可能。这让我真切感受到,图书馆是知识的自由港,它平等地向每一个人敞开大门,无论年龄、身份,只要愿意,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栖息地。

造型11班 霍万隆

今日,在学校的有序组织下,我们大一年级各班班长与团支书共同参观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图书馆。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让我对学校的文化底蕴与学术资源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认识。

图书馆作为大学的“心脏”,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学术氛围的凝聚地。在讲解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了解了图书馆的整体布局与功能分区。从美术学到设计学,从建筑学到艺术理论,藏书丰富而系统,尤其令我震撼的是那些珍贵的绝版名家字帖——它们不仅是艺术的传承,更是时间沉淀下的文化瑰宝。这些资源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专业、拓宽视野的坚实基础。

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图书馆人性化的服务与现代化的设施。通过图书查询系统,我们可以快速定位所需文献;借阅流程简便高效,大大提升了学习体验。而二楼24小时开放的自习室,不仅为学子提供了安静的学习空间,更体现了学校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大力支持与关怀。

值得一提的是,图书馆门口那位正在酣睡的“猫馆长”——一只可爱的黑白猫咪,为这座庄严的知识殿堂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温情。它慵懒而自在的模样,仿佛在告诉我们:这里不仅是求知的场所,也是心灵可以栖息的地方。一旁第一任猫馆长的雕像,更让人感受到时间流转中文化与生命的延续。

作为一名班长,我深感责任在肩。图书馆如此优质的资源,应当被更多同学了解和使用。我将积极在班级中宣传今日所见所感,鼓励同学们走进图书馆,沉浸于书香之中,充分利用这里的书籍与空间,提升自我、探索未知。

此次参观,不仅让我感受到学校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也更坚定了我努力学习的决心。愿我们都能在这样良好的环境中,成长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与创新精神的艺术人才。

此行受益匪浅,谨以此文记之,并与诸君共勉。

造型13班 曾靓颖

作为一名国美25届新生,我非常荣幸能够在图书馆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领略图书馆所储蓄的文化力量。

踏入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仿佛推开一扇穿越古今的门。这里珍藏着海量古籍与大师名画,泛黄的册页里沉淀着千年艺术智慧。让我们在学校里得以跨越时光同大师对话,与经典面对面。

中国美院线上图书馆网站实现了图书馆数字化,听馆内工作人员细致讲解我们的线上图书馆,我们可以在笔记本电脑前翻阅高清千年古籍,现代扫描技术的运用尤为惊艳——电子化不仅让古籍“活”起来,更以科技之手减少翻阅磨损,让文明得以更长久地呼吸,经典永存。

最动人的是那只“猫咪馆长”足球,它慵懒的身影,为国美的文献库添了一抹温度,诠释着学校对生命与人文的细腻关怀。

观毕,我深深感受到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的用心与专业,我相信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会成为艺术文化传播的经典主场,我们作为国美学子将保持学习的热情,守护与建设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

造型14班 李依云

今天我和同学们受邀前来参观我校图书馆。穿过绿荫环绕的小道,入目便是一座宏伟设计精美的图书馆主楼,门口处摆放着图书馆“猫馆长”威严的画像和雕塑,而我们的二代馆长“足球”正栖息在他们旁边。

跟随着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步伐,我们穿行在书香墨海间,感受着知识为我们带来的快乐。图书馆不仅有对于文化学习的书籍,还设有大量为同学们提升专业技能的专属书籍,甚至还保存了大量的古籍,这些书籍大多都是含金量极高的珍贵藏品,静静的待在书架上等待着同学们的阅览。在参观的途中,我们路过了一台台数字设备,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为我们详尽介绍了这些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特色功能,因为我不由得感慨科技为阅览传统图书所带来的便利。

在我们看完了三个馆内区域后,每个人都收获颇丰,图书馆还赠予了我们印有猫馆长的特色记事本。

此次参观,于我而言,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深刻体会到,在现代信息爆炸的时代,图书馆的价值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愈发重要。它是一个提供深度阅读、系统学习、冷静思考的“第三空间”。

图媒3班 刘艺宸

步入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最先撞入眼帘的不是林立的书架,而是建筑本身流淌的诗意——青瓦叠叠如墨浪,白墙素素若宣纸,将江南的温婉与艺术的风骨揉成一体,仿佛一脚踏进了百年艺院的时光。门口,被同学们取名为足球的新一任猫咪“馆长”正在午睡,大家都放轻了脚步,生怕吵醒了那娴静柔软的小生灵。在老师的介绍下,藏在笔墨画作中黄宾虹、林风眠、赵无极等先辈的精神与文脉坚守愈加清晰、发人深省。

最动人的是阅览室里的景象:学子们或伏案研读画谱,或轻声交流艺术见解,年轻的目光与典籍中的智慧隔空对话。这一刻忽然明白,这座图书馆早已超越了“藏书之地”的意义——它是美院历史的容器,是艺术灵感的泉源,更是将先辈风骨化作当代青年笔尖力量的精神殿堂。所谓文脉永续,大抵便是如此。

图媒4班冼颖欣

秋意将临,夏日当空,在象山充满活力阳光的校园里,老师带领我们学生干部们一起游览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图书馆。步入阅览室,映入眼帘的就是图书馆为同学们精心打造的自习空间,里面书架排列有序,书桌干净整洁,环境舒适,一下子就让我们感受到了浓厚的书香气息。带队老师为我们讲解图书馆先进的借阅系统,介绍各个专业能够参考查阅的文献书籍所在处,我穿过层层书架,传阅着珍贵的古籍临本,看到从古至今、由外到内无数珍贵典藏的书籍,不由得心生激动与自信,图书馆为我们收藏保护了这些优秀典籍,供我们自由借阅,我们国美学子值得为此而自豪!希望同学们都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用心感受图书馆带给我们的身心滋养,寻得属于自己的一份宁静与美好。

图媒5班 张若宸

今天去了国美图书馆,第一感觉就是安静,连翻书的声音都听得见。建筑很有设计感,从外看是古朴的白墙黑瓦,里面却是非常便利的现代化设施,光线透过大玻璃窗洒进来,看书时特别舒服。

书的种类很丰富,除了美术相关的,其他领域的书也不少。找书也方便,图书馆根据同学们色感敏锐的特点,设置了不同专业的图书区,电脑上查一下就能定位到书架。

参观的同学们都很自觉地保持安静,馆里的同学们学习氛围也特别好。坐了一会儿,我也被这种氛围带动起来,专心看了几页书。

总的来说,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真是个学习的好地方,希望以后会成为同学们的一隅小天地。

图媒6班 寇欣悦

迈入图书馆大门的那一刻,喧嚣瞬间被隔绝在外。小猫馆长在阳光下安静午睡,懒洋洋的打了个哈欠。高挑的大厅、通透的玻璃幕墙让阳光温柔地洒落,光线在光滑的地板上拉出长长的、安静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旧书页特有的淡雅墨香与新书印刷品的清新气味,这两种味道奇妙地融合,构成了独一无二的“书的味道”。国美的图书馆设施俱全,导览区有电脑可以快速找到自己想找的书,图书馆藏书种类繁多,有绘画,设计,建筑,戏剧与影视等等,还有自建校以来的诸多藏书。图书馆安静地矗立在那里,不言不语,却用万卷藏书向每一个走进它的人发出邀请:来吧,这里有一整个世界等待你去发现,也有一整个内心等待你去沉淀。我已决定,要将这次“参观”变成日后频繁的“拜访”,让阅读重新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在这片静谧的浩瀚中,寻找更好的自己。

图媒10班 王思蓓

跟着身着红色花裙子的老师,和大一的同学们一起,我又来到这个飘逸着淡淡书香的图书馆。四年的附中记忆再次浮现:这个考试前我奋战的地方、闲暇时我休息的地方、迷茫时我流连的地方,今天向我们打开了她更深处的大门。

一楼专业和综合书库,每个本科生可以借15册。有彩色导览示意图,专用查书电脑,和无数的各类美术书籍。整个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占地面积上万平方米,为中国的美术教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财富。

这里有我老家浙江的古籍。在一楼阅览室的古代书籍区,我看到了浙江省的全史。服饰、建筑、壁画等图像与文字记录俱存。喜至极无言,笑余翻不悦。我感到这里的确是国美人的藏宝地。向外看,落地窗边是茂绿透光的竹林,是天井式的安静院落。

二楼的自习室24小时开放,橘棕色的桌椅和白色的亮光一起照亮了许多人的课本,电脑。每个人都在做他们想做的事、学他们想学的知识。旁边是帕伽马雕塑馆。

经过三楼校史馆,四楼便是专业阅览室。贵重的国内外书籍和深棕色的座椅整齐列放,诉说着沉静和严肃。上次我来这里,翻到了Plouen的卡通漫画和日本的许多早期漫画全集,惊喜不已,于是高兴地看了《浪客剑心》漫画,随后又看了相关影视作品。我就是这么在图书馆偶遇了喜欢的作品,相信许多同学也有和我相似的经历。四楼阅览室里除了有古早漫画,更多的是大师的美术作品,极多的碑帖、篆刻、书法、画册、版画,非常具有国美的特色。四楼正对大门的地方有一个小房间,里面有桌椅,氛围也不错。

从四楼走出来,正对面的就是王澍老师特色设计的屋檐和远处秀丽的风景。象山校区依山而建,我们便也依山而居,感怀山水的美意。希望同学们也常在图书馆坐坐,就算只是望山,也不失为一种疗愈。

25艺23班 宋亚伦

步入校图书馆,最先被触动的并非书籍本身,而是空间与艺术的共生之美。没有传统图书馆的沉闷,反而每一处细节都像是一件“可进入的艺术品”,让“阅读”本身成为一场沉浸式的美学体验。我被古今中外的藏书所震撼,为学生铺展了广阔信息画卷。这便是传统与世界艺术的跨时空对话,既是知识宝库,更是美学殿堂。

25艺8班 何佳昕

跟随着老师的步伐,我踏入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这一刻,时光仿佛慢了下来。高挑的空间里,光线透过巨大的玻璃幕墙洒落,在深色的书架上投下斑驳光影。这里不像传统的图书馆,更像是一座艺术圣殿,每一寸空间都浸润着创造的气息。

图书馆的藏书体系是令人震撼的。这里不仅囊括了中外艺术史论经典,更收藏了大量珍贵的艺术家手稿画册。我轻翻开画册,几百年前的笔触仿佛仍在纸上呼吸,这些藏书让观者得以与大师对话。

图书馆的空间设计本身就如同一件艺术品。蜿蜒的楼梯,连接着不同功能区域,阅读区的桌椅摆放疏密有致,每一盏灯的光线都经过精心设计,是阅读和思考创造最佳环境。走入冥想空间,封闭的四周使外面的喧嚣都被隔绝。抬头,一块蓝天白云出现在眼前,光线使这里有着充盈的,可以孕育创造的氛围。这里不仅是储存知识的仓库,更是激发灵感的场域。

若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那便是材料图书馆,触摸是这里独特的阅读方式。数不胜数的面料样本,各种材质与样式冲击着你的感官,这种触觉体验让我意识到,服装设计不仅是一门视觉艺术,更是一种触觉的语言,是与人体对话的一种媒介。

离开图书馆时,我意识到这里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一所艺术学院的灵魂所在。它默默见证着一代代艺术学子的成长,守护着人类对美的永恒追求。那些书架上的典籍、空气中的墨香、光线下的尘埃,共同编织成一幅无声却动人的艺术长卷。

25艺6班 陈康

九月的阳光穿过落地窗,在浅灰地板上投下菱形的光斑。我们一行新生跟着导览员穿行于高耸的书架之间,空气里浮动着纸页与油墨的沉香。作为班长,我走在队伍最前,目光所及尽是斑斓的书脊,如同一条静默的彩虹,向无尽处延伸。

最令人惊异的莫过于材料图书馆。那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书册,取而代之的是悬挂于金属架上的千百种布料样本:从最细腻的桑蚕丝到粗犷的羊毛毡,从高科技的光纤织物到传统的印花布。我伸手抚摸过一段丝绸,指尖触到的是经纬交错的细腻温度。导览员解释说,这是为让我们突破学科的壁垒,服装设计可以从中汲取灵感,不同专业的同学也能在这里找到全新的表现媒介。这种贴心的资源整合,仿佛图书馆早已为我们预备好跨越藩篱的翅膀。

转过一个回廊,我们进入外文书籍区。这里陈列着诸多权威著作和全球知名展览的图录,许多画册厚重如砖,翻开却是另一个世界。我看到一本迪奥秀场的全纪录,价格不菲,若在往日只能在网络上略窥一二,此刻却真实地摊开在眼前。同学们低声惊叹,有人已经迫不及待记下书号。这些藏书不仅是对知识的尊重,更是对我们视野的真切拓宽——它无声地诉说:美院学生理应站在巨人的肩上看世界。

包豪斯专区则是另一个圣地。整个阅览室以黑白灰为主调,恰似包豪斯的美学宣言。导览员轻触着书架介绍:“左侧阅览区的书籍不可外借,但右侧流通区的可以借阅两个月,还能续借。”我抽出一本,封面的设计简洁有力。两个月的借期对于深入研读如此宽容,仿佛知道我们需要时间与大师对话,需要反复咀嚼那些革新的理念。这与高中时短短一周的借阅期限迥然不同,这里的一切制度都建立在信任与成全之上。

站在图书馆中央,我看见有同学已经埋首书案,有人在低声讨论材料的选择,还有人对着包豪斯的设计草图屏息凝神。这座图书馆不像是一个静止的知识仓库,更像是一处活着的有机体,它呼吸着创意,流淌着灵感。

导览结束时,夕阳正好西斜。我作为班长向导览员致谢,心中却翻涌着更深的感激。这座图书馆不仅收藏着过去,更精心培育着未来。它如此贴心地将世界摊开在我们面前,似乎在对每一个迷茫的新生说:去吧,去探索,去创造,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为你而准备。

我知道,未来四年,许多清晨与深夜都将在此度过。而这初次的相遇,已经让我看见了一所大学最美好的模样——它不吝于向我们展示世界的广阔,并温柔地给予我们通往广阔的一切钥匙。

sdfd

文字:流通阅览部

摄影:陈小榕 吴若雯 甘梓辰

编辑:陈小榕 王冶陶 丁聿

审核:金琤 兰友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3×8”还是“8×3”?一道... 最近,一道小学二年级的数学题成为热点—— 有3个盘子,每盘8个水果,一共有多少个水果?列式是3×8还...
教育部定调:改变以升学为导向的... 南都讯 记者吕虹 9月23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部长怀进鹏...
2026年推免生报名流程 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公费师范生(非全日制)(以下简称“推免生”),应于 2025年...
“教育强国:特色高校改革发展论... 本报北京9月21日电(凌胜利、赵昊)“教育强国:特色高校改革发展论坛”日前在外交学院举行,来自上海外...
苏州最好的留学机构 一、如何找留学中介 选择留学中介是留学准备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于苏州的学生来说,找中介不仅要看...
美育的终点是超越审美吗?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谈美育》是一部美育论的普及读本。虽说是普及读本,但它仍沿袭了...
探索世界 赋能成长——国关学子... 根据院党委对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的战略部署与统筹规划,2025年7月下旬,我院组织学生代表参与“新青年...
合格辅导员要答好协同育人这道“...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一线探索】    我刚刚在辅导员岗位度过了第19个教师节。每个...
斐洛家族教育办公室:2026F... 一、新加坡硕士录取趋势解析 新加坡高校在国际上的认可度持续攀升,2025 年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
2025靠谱的南京美国留学中介... 南京美国留学机构排行 南京美国留学机构排行 在留学热潮持续升温的当下,南京作为教育重镇,众多学子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