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制港硕商科毕业生,聊聊留港与就业的真相
开心田螺
2025-10-08 15:48:48
0

最近总在小红书刷到类似的提问:“港硕商科到底好不好找工作?”“一年制读完真能留在香港吗?” 每次看到这些问题,都想起当年自己拿到 offer 时的迷茫 —— 既期待又忐忑,不知道这条路走下去会有什么结果。

国庆假期约了几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港硕朋友吃饭,聊起各自的就业去向,发现大家的经历里藏着不少共性。整理了一些真实情况,有数据也有感受,希望能给正在纠结申请、或是刚拿到 offer 的学弟学妹们一点参考。

先说明一下,下面提到的信息,一部分来自港科、港中文官网公布的 program 就业报告,港大因为官网数据较少,主要是我和身边港大朋友的观察总结,不算完全精准的统计,但至少是我们亲身接触到的真实情况。

港三商科:学校差异没你想的那么大,专业内 “方差” 才更值得关注

很多人申请时会纠结 “港大、港科、港中文到底选哪个”,担心学校排名影响就业。但从我们几个的经历来看,港三商科在就业市场上的认可度其实很接近,尤其是回内地求职时,HR大多只认 “港三” 这个标签,很少会纠结你是港大还是港科。

只有在香港本地一些竞争特别激烈的赛道,比如外资投行的 summer intern、顶级咨询的笔试环节,港大、港科的同学可能会稍微占一点优势 —— 不是学校本身有 “特权”,更多是港大离中环近,实习通勤方便,不少同学能挤出时间做 part-time 实习;港科的商科项目录取人数更少,每个学生能分到的资源(比如导师推荐、企业合作机会)可能更集中。

但更重要的一点是: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里,学生的就业去向差距可能比学校之间的差距还大。比如刚毕业的学弟读的港科某商科项目,有人拿到了外资券商的 full-time offer,也有人至今还在找工作;港中文的会计项目里,有的同学进了四大审计,有的则去了内地的国企做财务。与其纠结 “选港大还是港科”,不如多了解目标专业的课程设置、实习资源,以及往届学生的真实就业范围 —— 毕竟再 “好” 的学校,也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拿到理想的 offer。

留港比例大公开:哪些专业更容易留下?

这应该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我整理了不同专业的留港情况,发现专业之间的差距确实明显,主要和香港本地的岗位需求、以及学生的求职意愿有关:

金融(Fin)、金融科技(Fintech):留港比例相对最高,大概在 30%-50%。不过这个比例受年份影响挺大,比如 2020 年前后金融行业行情好的时候,我发现有近一半都留在了香港,大多去了外资投行的后台、中资券商的香港分公司,或者银行的金融市场部;但近两年行情波动大,留港比例略有下降,不少同学转而回内地找了券商或基金的岗位。

会计(Acct)、经济(Econ):留港比例在 30%-40% 左右。会计专业的同学留港,大多去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毕竟香港对持 CPA 的会计人才需求一直很稳定;经济专业的选择会杂一些,有的去了银行做宏观研究,有的进了保险机构做数据分析,还有一部分回内地考了国企或事业单位。

管理学(Management):留港比例最低,只有 10%-20%。不过这里要说明一点,很多读管科的同学从入学时就没打算留港 —— 这个专业课程比较泛,香港本地对口的岗位不多,大部分同学一开始就瞄准了内地的互联网大厂、快消管培生,所以留港比例低,不完全是 “找不到工作”,更多是 “主动选择离开”。

需要提醒的是,这些比例只是一个参考。比如我有个读经济的朋友,原本没打算留港,后来实习时被香港某券商的团队认可,拿到了 return offer,最后还是留下了;也有读金融的同学,因为没赶上秋招节奏,最后回了深圳的券商。留不留得下,除了专业,更多看个人的准备和机会。

哪些学生更容易拿到香港 “好 offer”?本科背景是 “加分项”,但不是 “决定性项”

聊到就业时,我们不可避免地提到了 “本科背景” 这个话题。说实话,在香港的顶级岗位里,本科是海本、港本,或是清北复交的学生,确实更有优势。

比如我们认识的几个拿到外资投行(BB)summer intern 的同学,几乎都是港本或海本出身;进美元 PE/VC 的,也大多是清北复交 + 港硕的组合;就连香港本地的 hedge fund(比如 Pinpoint),招人时也更倾向于这类背景的学生。不是说其他本科背景的学生完全没机会,而是这类学生在求职时,往往更早形成清晰的职业规划 —— 比如港本的同学从大三大四就开始找实习,海本的同学更熟悉外资企业的面试逻辑,他们的 “求职节奏” 比很多陆本同学快一步。

但这并不意味着 “双非本科 + 港硕” 就没机会。比如回内地求职时,“港硕” 这个学历能帮你跨过很多企业的简历门槛,尤其是在一线城市,不少券商、国企对港三商科的认可度很高。我有个本科双非的朋友,港硕毕业后进了内地某 “三中一华” 的投行部,靠的不是本科背景,而是读研期间做的三段实习 —— 从券商研究所的助理,到 PE 的投研岗,每一段实习都能拿出具体的项目成果,面试时能和面试官聊透行业逻辑,最后自然能脱颖而出。

说到底,本科背景是 “加分项”,但不是 “决定性项”。如果你的本科背景不够突出,不如在港硕这一年里多花时间找实习、考证书(比如 CFA、ACCA),用这些 “硬经历” 弥补背景的差距。

港硕不是 “留港通行证”,但仍是值得走的路

复盘港硕一年多的经历,我们几个都觉得:港硕商科确实给了我们更多选择 —— 留港也好,回内地也罢,至少我们有机会去尝试那些本科时不敢想的岗位。但它从来不是 “万能钥匙”,更不是 “留港保证书”。

如果你想通过港硕留港,建议提前做好规划:入学前就确定目标行业,开学后立刻投实习,利用香港的地理优势多参加企业宣讲会;如果打算回内地秋招,记得提前关注内地企业的招聘节奏,每年 9-10 月的秋招高峰期,很多港硕同学还在香港上课,容易错过笔试,最好提前和学校沟通选课时间,留出准备面试的精力。

我们几个聊到最后,一致觉得:不管最后有没有留在香港,港硕这一年的经历都很值 —— 不是因为那张文凭,而是因为在这个过程里,我们学会了自己规划未来,学会了在高压下平衡学习和实习,也学会了接受 “不是所有努力都有即时回报”。

希望这些真实的经历,能帮你更清醒地看待港硕商科这条路。如果有其他疑问,也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 毕竟我们都是从迷茫里走过来的,能帮到别人一点,也挺开心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假期外围市场太热闹!A股明天怎... 每经记者:赵云 每经编辑:肖芮冬 长假将尽,对股民——尤其只做A股的朋友们来说,好消息是: 终于要开...
已到悬崖边!利物浦各赛事三连败... 北京时间10月8日消息,在经过夏窗的巨额投入后,原本以为本赛季的利物浦不仅能在英超大杀四方,在欧冠赛...
韩红称孙燕姿匿名捐款上千万 且... 搜狐娱乐讯 近日,韩红在北京演唱会现场透露,孙燕姿通过“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匿名捐款累计超1000万...
苏州留学中介哪个机构好 一、如何找留学中介 选择留学中介是留学申请过程中的关键一步,合适的机构能够显著提升申请效率和成功率...
2025年超实用!亲测7款免费...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英语困扰? 学了多年英语,碰到外国人却只能说简单的“Hello”和“Thank y...
考研初试加10分!预报名时别忘... 各位考研人,你是否曾因分数线与心仪院校失之交臂?你是否知道,有一部分考生竟然可以在初试中直接获得最高...
养废一个男孩,就是不停地对他说... 在养育男孩的过程里,我们总希望男孩要有「男孩样」,希望他坚强、独立、勇敢、大方..... 带着这些刻...
浙大教授接受采访,一句话直接给...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上的各类资讯如潮水般向我们涌来。某一天,我在刷视频的时候,偶然刷到了一个对浙大...
博士生送外卖是怎样一种体验 用规则简单、反馈直接的体力劳动来对抗学术世界的不确定性与精神内耗 文/羊城晚报记者 郭子扬 图/受访...
2025陕旅版小学六年级英语(... 2025年学生将迎来新版教材,新教材将更加重视思维和阅读!为了方便广大学生在暑假预习新学期的课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