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山西新闻网
2025年10月16日 13:31
山西
10月15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正式启动,招考职位表同步发布。今年共计招录3.81万人。
其中,涉及山西的职位有547个,共计划招录1150人。
相比以往,“35岁报考红线”放宽至38岁(部分岗位达43岁)成为本次国考最大焦点,这一调整让不少曾因年龄受限的群体看到希望,也让应届考生和行业专家对竞争格局产生新思考。就此,
记者进行了采访。
报考者
有人重拾梦想 有人倍感压力
“看到年龄放宽的政策时,我盯着屏幕愣了好几秒,还反复确认了招考公告——真的能报了!”37岁的张磊是太原一家民营企业的行政主管,也是一名资深“考公族”,30岁回到家乡太原后,凡有公考他都参加,一直到“超35岁”无奈放弃。他告诉记者,自己在企业工作12年,负责过员工管理、政策对接等工作,“考公是觉得公务员岗位更稳定,待遇有保障,也能发挥我协调沟通的优势,但年龄卡得死死的。现在政策松了,我想再试一试,哪怕累点也值”。
36岁的吕梁人王丽将目标锁定在基层乡镇岗位。“我之前在社区做过两年网格员,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办事人员——得懂人情、能扛事,不是光会考试就行。”王丽说,基层岗位常面临矛盾调解、政策落实等实务工作,“年轻人有冲劲,但我们这个年纪的人,遇到村民吵架、征地纠纷,知道怎么沟通,这可能就是我们的优势”。
不过,政策放宽也让应届考生感到压力陡增。
山西大学大四学生小李,早在今年6月就开始备考国考,目标是太原市杏花岭区的税务岗位。“之前听说应届生有‘专属岗位’,竞争会小一些,可现在一看,岗位表上心仪的岗位,38岁以下都能报,相当于多了一批有工作经验的‘对手’。”李娜无奈地说,“之前做行测模拟题能考70分,现在得奔着75分去,不然根本没把握”。
23岁的应届毕业生小陈则担心“经验差距”:“我没接触过实际工作,比如申论里的基层治理案例分析,有经验的考生能结合自身经历写,我只能靠模板。”他坦言,已经和同学组队报了线下冲刺班,“只能拼努力了”。
需要关注的是,今年中央机关直属的市(地)级及以下机构主要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设置约2.6万个计划,服务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有2.8万余个计划补充到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3000余个计划定向招录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在军队服役5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对艰苦边远地区基层职位继续给予一定倾斜政策。
专家解读
机遇与挑战并存 避免盲目跟风报考
“年龄放宽是国考招录的一次重要调整,背后是人口红利消退、基层人才短缺的现实需求。”有专家认为,这一政策的“利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盘活了“成熟人才资源”,35—38岁群体大多有5—10年工作经验,像山西的基层税务、市场监管等岗位,需要懂政策、会沟通的人员,他们比应届生更快适应工作,能减少“培训成本”;二是传递了“终身学习”的信号,“政策打破了‘35岁后不能考公’的固化认知,鼓励更多人提升能力,比如有考生为了符合岗位要求,主动考取法律职业资格证、中级经济师证书”。
但政策放宽可能引发更激烈的竞争。
从数据来看,2025年山西国考平均竞争比为1:68,年龄放宽后,预计整体竞争比会有所上升,太原、大同的热门岗位可能出现“千人争一岗”。
“另一个挑战是‘备考平衡’问题。”山西省某公考培训机构资深讲师刘敏接触过不少大龄考生,“他们大多要兼顾工作、家庭,每天能完整备考的时间只有3-4小时,而应届生有整块时间复习,两者的备考效率存在差距。”刘敏透露,相比年轻人,大龄考生的心理压力也更大,容易焦虑。因此,大龄考生要在简历、面试中体现工作经验与岗位的匹配度,避免盲目跟风报考热门岗位。
目前,2026年度国考报名正在进行中,
山西考生可通过“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查询岗位、提交报名申请,报名截止时间为10月24日18时。
来源:山西晚报
本期编辑:康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