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名家趣闻
【考点解说】:
趣闻轶事是世人不知道而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轻松的阅读中,不仅可以品味到名人们的幽默诙谐、机智聪敏,还可以更深地体会到他锲而不舍、执著追求等精神。在不知不觉之中拉近与名人间的距离。
【特色题型】:
1.综合考查性选择题。
应对策略:本题属于题。答这样的题,首先要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文章写作手法,思考从中获得什么样的启示,还要积累相关文学常识,最后再辨析每个选项并作出选择。
2.考查揣摩概括人物心理能力。
应对策略:人物心理往往会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出来。解答这类题,一要联系上下文,明确人物活动的场景或背景;二要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揣摩人物心理;三要注意人物心理的复杂性、丰富性。
3.谈某一行为的看法及理由。
应对策略:做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分析文章内容类型(爱国、明志、持节、自强、诚信等)分析,结合人物身份(君、民、将、相等)从事件角度分析,从评价或总结性句子分析。
【精选练习】
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
记与欧公语
欧阳文忠公尝言:有患疾者,医问其得疾之由,曰:“乘船遇风,惊而得之。”医取多年舵牙为舵公手汗所渍处,刮末杂丹砂茯神之流,饮之而愈。今《本草注别药性论》云:“止汗,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文忠因言:“医以意用药多此比,初似儿戏,然或有验,殆未易致诘也。”予因谓公曰:“以笔墨烧灰饮学者,当治昏惰耶?推此而广之,则饮伯夷之盥水可以疗贪食比干之馂余可以已佞;舐樊哙之盾,可以治怯;嗅西子之珥,可以疗恶疾矣。”公遂大笑。元祐六年闰八月十七日,舟行入颍州界,坐念二十年前见文忠公于此,偶记一时谈笑之语,聊复识之。
(选自《东坡志林》)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文忠因言( ) (2)殆未易致诘也( )
(3)及故竹扇为末服之( )(4)嗅西子之珥,可以疗恶疾矣( )
2.为下面句子断句。
则饮伯夷之盥水可以疗贪食比干之馂余可以已佞。
3.翻译句子
“医以意用药多此比,初似儿戏,然或有验,殆未易致诘也”
4.下面选项与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欧阳文忠公指欧阳修,欧阳修谥号文忠;东坡,即苏轼。他们都是北宋文学家。
B.医生为了治好患者的病,用到了舵公掉的牙和手上所出的汗。
C.作者说用相关著名人物使用过的物品可以分别治疗各种疾病,是仿照欧阳文忠公讲的故事类比推理得出的。
D.作者乘船进入颍州地界,便想起20年前与欧阳文忠公的一番笑谈,且把它记了下来,说明当时这番谈话妙趣横生,所以作者才印象深刻,经久不忘,言犹在耳。
二、阅读以下文言选段,完成5-8小题。
子犹①曰:贫者,士之常也;俭者,人之性也。贫不得不俭,而俭者不必贫,故曰“性也”。然则俭不可乎?曰:吝不可耳。俭而吝,则虽堆金积玉,与乞儿何异?
郑余庆素吝。一日,忽召亲朋数人会食。众皆怪之。侵晨赴之。日高,余庆方出,呼左右曰:“吩咐厨家蒸烂去毛,莫拗折项!”众相顾,以为必蒸鹅鸭之类。又久之,盘出,酱醋亦极香新。但见每人前粟饭一碗蒸葫芦一枚皆匿笑强进。
王罴性俭率。镇河东日,尝有台使②至,罴为设食。使乃裂去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③爨④造成,用力不少。尔之择选,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
(注)①子犹:即本文作者冯梦龙。②台使: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派出的使者。③舂(chōng):用杵捣去谷物的皮壳或捣碎。④爨(cuàn):生火做饭。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忽召亲朋数人会食 ( ) (2)众皆怪之( )
(3.)皆匿笑强进 ( ) (4)而俭者不必贫( )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俭而吝,则虽堆金积玉,与乞儿何异?
7.下列表述与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天,郑余庆请亲朋好友去吃饭,大家一早就去赴宴,结果直到日头高照,郑余庆才出来。
B.郑余庆让左右侍从叮嘱厨子“蒸烂去毛,不要折断它的颈项”,大家以为他要请吃蒸鹅蒸鸭之类。
C.王罴对使者浪费粮食的做法甚为不满,命令侍从撤去食物。由此可见他节俭直率的特点。
D.子犹认为,节俭是一种品性,与生活贫穷毫无关系。他提倡节俭,但是反对过于吝啬。
8.结合文中所叙两则故事简要分析子犹对“俭”有怎样的看法?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9-12题。
酒以成礼
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托:假装。②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③寝:睡觉。④因:趁机。⑤时:当时。⑥何以:为什么。⑦觉:醒。⑧值:当......时。⑨且:尚且,暂且。
9.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值父昼寝( ) (2)因共偷服药酒( )
(3)其父时觉( ) (4)何以不拜( )
10.翻译:
(1)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
(2)既而问毓何以拜。
11.钟毓拜而后饮,以及钟会饮而不拜的原因是什么?(原文回答)
12.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请说明理由。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13-16题。
魏文侯铁事
①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②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③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
13.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吾与虞人期猎( ) (2)二国皆怒而去( )
(3)克之,以封其子击( ) (4)何以知之( )
14.翻译下列句子。
(1)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①段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6.文中的魏文侯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参考答案:
一、1.(1)因:于是,就(2)殆:恐怕(3)旧的(4)恶:丑,指容貌丑。
2. 则饮伯夷之盥水/可以疗贪/食比干之馂余/可以已佞。解析:划线句意思为:那么喝了伯夷的洗手水,就可以以此治疗贪心;吃比干吃剩的食物,就可以改掉谄媚的习惯。
3. 医生凭想法来用药的大都跟这一样,初看好像儿戏,但是或许有点疗效,几乎不容易对他质疑了。
4.B.解析:结合“医取多年舵牙为舵公手汗所渍处,刮末杂丹砂茯神之流,饮之而愈”可知,医生是取出用了多年的柂牙,在舵手汗水浸渍的地方,刮了粉末,掺杂了丹砂、茯神之类的药物,泡水给他喝,病人喝完就痊愈了。故“用到了舵公掉的牙和手上所出的汗”理解错误。
【参考译文】
欧阳修曾经说过:“有一个患有出冷汗毛病的人,医生问他患病的原因,他说:“乘船时遇到风浪,偶然而患上此病。” 医生就取出(用了)多年的柂牙(船舵),在舵手汗水浸渍的地方,刮了(一些)粉末,掺杂了丹砂、茯神之类的药物,(泡水给他喝),病人喝完就痊愈了。现在的《本草注﹒别药性论》上说:“治疗出汗多的毛病,可以把麻黄的根节和(人们)用旧的竹扇碾成粉末,(让病人)服用。”文忠公于是说:“医生凭意想用药大多如此,起初如同儿戏,可是或许还真有效,恐怕这其中的道理还不容易招致责难吧。”我就对文忠公说:“拿笔墨烧成灰给求学的人喝,应当能够治疗愚笨和懒惰吧?推而广之,那么喝了伯夷的洗手水,就可以以此治疗贪心;吃比干吃剩的食物,就可以改掉谄媚的习惯;舔一舔樊哙用过的盾牌,就可以医治胆怯的毛病;闻一闻西施的耳环,就可以治疗天生的丑怪残疾了。”文忠公(听了我的话),就大笑起来。元祐六年闰八月十七日,我坐船前行进入颍州地界,因而想起二十年前在这里拜见文忠公的事,偶然回忆起当年和欧一陽一修的一番笑谈,姑且把它记了下来。
二、5.(1)聚集。(2)觉得……奇怪。(3)偷偷地。(4)连词表转折,但是,却。
6.节俭到吝啬的地步,那么即使金子玉器堆积成山,又跟乞丐有什么不同呢?
7. D子犹认为,节俭是一种品性,与生活贫穷有关系,贫穷了不得不节俭.
8.示例:子犹认为节俭是人的天性,人应当节俭,但不能因节俭而吝啬。郑余庆请客太过吝啬,只会成为笑料;王罴看到台使撕掉薄饼的边缘,非常生气并让人撤掉了饭食,这是子犹所提倡的节俭。
【参考译文】
子犹说:贫穷是有志者中常有的;节俭是人的天性。贫穷了不得不节俭,但是节俭的人不一定贫穷,所以说是“人的天性”。可是节俭不可以吗?有言道:吝啬是不可取的。节俭到吝啬的地步,那么即使金子玉器堆积成山,又跟乞丐有什么不同呢?
郑余庆平常吝啬。有一天,忽然召集几个亲戚朋友去聚会吃饭。大家都感到奇怪。早晨就去赴宴。太阳升得老高了,郑余庆才出来,招呼周围的家人说:“吩咐厨师蒸烂了去掉毛。不要折断了脖子!”众人相互看了看,一定是蒸鹅鸭这些东西。又过了很长时间,用盘子端了出来,酱料、醋也很清香新鲜。只见每人面前一碗米饭,一个蒸熟的葫芦,众人都偷偷地笑着勉强吃了。
王罴生性节俭率直。镇守河东的时候,曾经有台使到来,王罴给他准备饭食,台使撕下丢掉薄饼的边缘。王罴说:“从耕种到收获,已付出了很多功夫,用杵捣去谷物的皮壳或捣碎,再生火做成饭,用了不少力气。你有选择的吃,应当是不饿!”(王罴)命令手下的人撤掉了饭食。使者很惊讶感到十分惭愧。
三、9.①寝:睡觉。 ②因:趁机。 ③时:当时。 ④何以:为什么
10.(1)他们的父亲当时睡后醒来,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
(2)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11.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12.钟会的说法应该更有道理,因为偷窃已不附礼仪,再拜那就是假的遵守礼仪了。钟毓说的更有道理,因为他为人诚实忠厚。
【参考译文 】
钟毓兄弟小时候,正赶上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喝药酒。他们的父亲当时睡后醒来,姑且装睡看看他们要干什么。钟毓行礼后喝酒,钟会喝酒不行礼。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四、13(1)相约 (2)离开 (3)战胜 (4)什么
14.(1)魏国从这时候开始在三晋中变得最为强大,诸侯国没有能和魏国抗争的。
(2)刚才(先前)任座的言辞正直(直率),我因此才知道这一点。
15.魏文侯冒雨亲自去往田野,与虞人取消打猎的约定。
16.魏文侯讲诚信,有外交原则,仁义,爱贤臣,礼贤下士。
【参考译文】
魏文侯(魏斯)和群臣饮酒,兴致正高时,突降大雨,文侯命令马上备车前往近郊。左右侍从劝说:“饮酒正在兴头,天又下雨,国君要到哪里去?”文侯回答:“我事先与虞人(管理山林的人)约好打猎,饮酒虽乐,但怎能失约呢?”于是起身前往,亲自告诉对方,因下雨,取消打猎的事。 韩国向魏国借兵攻打赵国。魏文侯(魏斯)说:“我和赵国情同手足如兄弟,不能答应你。”赵国又向魏国借兵攻击韩国,魏文侯同样拒绝。韩、赵两国使者皆愤然辞去。事后,两国得知魏文侯的外交政策,都开始向魏国朝贡。自此,魏国开始强大,其他诸侯国不能跟它争锋。 魏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攻克后,封给儿子魏击。魏斯闻群臣:“我为君如何?”大家皆回答:“你是仁德的国君。”只有任座说:“国君攻克中山,不将它封给弟弟,却分给儿子,怎么能称得上仁德呢?”魏斯大怒,任座匆忙告辞。魏斯再问另一位大臣翟璜。翟璜回答:“国君是仁德的君主啊!”魏斯再问:“你怎么知道?”翟璜回答:“臣听说只有国君仁德,臣子才可能正直。刚才任座言辞正直,我才得以知道。”魏斯大悦,派翟璜速召回任座,亲自下堂迎接他,待作上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