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教育部发布《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报告显示,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已经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格局性变化,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主阵地。
事实上,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多年维持在高位,毕业生就业落实率基本都在9成以上,且起薪水平也稳步增长,2023届高度职业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平均起薪为4082.20元,较2021届增长11.13%。
图源中国教育在线网站
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我们可以看出,职业教育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与日俱增。而今天我们所说的南京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就非常具有代表性。
该校有超过97%的毕业生在长三角城市群、长江经济带等重点区域就业,其中59%以上在南京就业,能够在长三角经济发达区域找到心仪的工作,意味着该校毕业生的就业区域优势已经超过很多江苏省其他本科院校。
就业行业方面,服务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软件、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重点行业的毕业生超过60%,彰显出该校的学科建设和时代发展紧密结合,给学生提供社会急需的专业知识储备;而就业单位的质量则直接反映出学校和学生的综合实力——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在世界及中国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央企国企、国防科工、高新技术等优质企业就业的超过40%。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如此之突出绝非偶然,而是基于它70多年的办学实力以及与时俱进的学科专业布局。从1953年建校伊始,该校就致力于培养无线电领域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所电子类中等专业学校,连周恩来总理都曾到校视察。发展至今,更是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B档学校建设单位、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教育部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等等诸多荣耀加身,可见一直以来国家对这所学校的认可度有多高。
随着制造强国、网络强国以及数字中国等国家战略的升级变革,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国家需求,学科专业的布局全面对接江苏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人工智能(AI)为底色,构建人工智能“同心圆”专业集群,如今已经开设41个专业,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数字创意产业以及相关服务业,与长三角区域重点产业匹配度达100%,为全国高职信息类专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了优秀的实践案例,也成为新兴产业优秀人才的“蓄水池”。
与此同时,南信院还大力创造学生实习实践的平台,与华为等合作牵头成立全国数字信息技术创新等3个产教融合共同体,与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合作牵头成立南京(都市圈)工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等2个产教联合体,打造集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和社会服务一体的校企共同体。另外,还携手昆山、吴江、太仓和常熟等4个国家开发区,形成“产业园区+学校+企业群”学徒制模式,为探索实践中国特色学徒制提供“南信方案”。
就在1月初,南信院的典型案例还入选了教育部2024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这一系列的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打通了学校和企业的沟通渠道,给南信院学子带来非常便捷的企业实习机会,大幅提高了他们的“理论+实践”能力,为走向工作岗位夯实了专业基础。
正是因为紧跟国家战略发展步伐,及时调整学科专业布局,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才能如此成功,毕业生就业连年高质量输出,成为世界500强、央国企等优质企业的“优质生源基地”,对于家有高考生的家庭来说,这个学校确实值得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