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被形容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挑战,是一个考生经历了十二年寒窗苦读后,为了在这个关键时刻取得好成绩而全力以赴的时刻。每年的高考都会涌现出状元,也会有一些“黑马”出现,当然,也免不了一些名落孙山的悲情。考场内,学生们紧张地在答题纸上填写答案,每多得一分都显得格外珍贵,一分甚至可能成为超越千人的差距;而考场外,家长们则焦急地等待,内心的紧张程度未必比考生少,其中还有媒体、记者等各路人马。高考犹如古代的科举考试,是人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关卡,具有极高的话题性。
然而,在2019年,浙江考生林欢提前15分钟交卷,跑出考场后笑称高考“太简单”的场景,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焦点。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高考难度和制度的思考。同时,也引起了对考生个性和背后故事的关注。有趣的是,在2021年6月,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了一封信,明确表示福建高考所有科目都不能提前交卷,这引起了对地方差异和高考规则的疑问。这种对高考制度的不同态度,也表明了各地对于考试方式的思考和探索。
回忆起自己高中时的种种,不禁令人唏嘘。老师痛心疾首地数落上一届高考生,指责他们没有听从自己的劝告,结果导致本可以进入清华的学生落榜,本可以进入重本的学生也只是差了几分。这些情景在我们身边或多或少都有所耳闻。高中生活中,每个教室都有那么一两个拔尖的“学霸”,有几个喜欢调皮捣蛋的,就如林欢一般。而林欢在高中时的一系列轻松自如的举动,也使得提前交卷这一举动并不出人意料。
然而,这一举动引起了网友们的强烈反应。林欢虽然取得了565分的高考总成绩,超过了本科线,但对于曾称高考“太简单”的他,网友们似乎并不领情。这也引发了关于学霸与学渣的思考。在我们的认知中,学霸应该是拥有超高分数、进入一流大学的人,而学渣则是考分一般、就业可能稍显困难的人。但林欢的例子告诉我们,有些人在学术上或许并不是那么出类拔萃,却在生活中展现出了别样的风采。青春是肆意的,十几岁的学生往往更张扬,说出的大话也是情有可原。
林欢的例子也让我们看到了高考之后的人生。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个台阶,虽然有些人顺利跨过这个门槛,进入大学继续深造,但也有很多人可能在这一阶段结束学业,面临着就业的问题。这个过程充满了未知,需要考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从1977年高考恢复起,每年的高考季都是热闹的,有的是参加高考的考生,有的则是社会人士追忆自己高考时的青春岁月。祝愿所有考生都能如愿以偿,考上理想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