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人力资源集市建成投用,为求职者与招工者搭建起了高效对接平台,让越来越多的求职者在这里找到心仪工作,开启职业新征程;众多企业也招聘到合适人才,为发展注入新活力,实现就业市场良性循环。
解决求职与招工双向难题
乌苏人力资源集市开市当日,热闹非凡,企业招聘展位前,招工者热情介绍岗位详情、薪资待遇与发展前景;求职者穿梭其中,认真浏览招聘信息,与招工者深入交流,咨询工作细节。一位正在应聘的求职者说:“这个集市太棒了,提供这么多岗位,让我们找工作有更多挑选余地。”
乌苏市人力资源集市招聘现场 (姚明 摄)
一直以来,求职者与招工者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就业市场的一大难题。
一方面,求职者找不到工作,没有门路、缺乏信息,对企业的需求和岗位要求缺乏了解,不清楚哪些企业在招聘、需要什么技能,从而错过合适的工作机会;另一方面,用人企业时常为找不到合适的人力而苦恼,发布的招聘信息存在渠道单一等情况,导致很多求职者无法及时获取相关信息。
为摆脱这一困境,乌苏人力资源集市应运而生。
乌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锡军介绍,乌苏人力资源集市的设立,是为进一步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更好推进人力资源供需匹配对接,每周六周日有招聘活动、每月有专场招聘活动。同时,周一至周五安排专人在人力资源集市常态化提供服务,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常态化的供需对接平台,促进“就业难”与“用工难”的双推动。
“乌苏人力资源集市还实现了线下线上联动。”朱锡军说:“乌苏人力资源集市不仅是线下对接的场所,还搭建了线上平台,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招聘求职服务。求职者和招工者随时随地都能发布信息、浏览岗位、投递简历,大大提高了匹配效率。同时,集市还定期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和招聘会,邀请专家为求职者传授求职技巧,为企业提供招聘策略建议。”
乌苏市人力资源集市招聘现场 (姚明 摄)
据了解,自2024年12月14日乌苏人力资源集市正式开市以来,已举办12场专场招聘活动,先后服务本地企业235家,达成就业意向451人,实现就业202人。不仅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了常态化的供需对接平台,实现了用工企业和求职群体的“双向奔赴”,为辖区城乡居民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坚实保障,也为乌苏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新动能。
政府搭台,企业、群众“唱主角”
“通过乌苏市人力资源集市,和我们企业达成就业意向的有30余人。乌苏市搭建了一座高效对接的‘桥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们企业用工短缺的问题。”近日,乌苏市利农农资有限责任公司人事主管张燕说。
乌苏市利农农资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综合性农资农产品企业。2025年,该公司因业务拓展,需要招聘市场业务员、仓管、厨师、会计、统计等六大类共139名员工。
在得知乌苏人力资源集市开市,乌苏市利农农资有限责任公司即刻联系乌苏市人社部门,报名来到乌苏人力资源集市招工。仅在一次招聘会上,就达成就业意向30余人。
“我们的业务辐射石河子、沙湾及博乐等地。此次招聘会不仅为求职者提供了宝贵就业机会,也为企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对缓解企业用工压力、促进企业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张燕说。
乌苏市人力资源集市招聘现场 (姚明 摄)
与此同时,众多乌苏市民也通过乌苏人力资源集市找到心仪的工作。
乌苏市民伊力明奴尔在去年的首场人力资源集市招聘会上,成功应聘为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行政科行政助理。“我觉得这个岗位很适合我,试用期的薪资是每月5000元,我很满意,非常感谢人力资源集市让我找到了心仪的工作。”伊力明奴尔说。
乌苏市新市区街道北园春路社区景泰嘉阳居民韩进军说:“我在乌苏人力资源集市招聘会上,看到乌苏市娄楼购物超市招聘面点师,正好符合我的特长。通过应聘现已成功入职,试用期到3月份,目前薪资是3000元一个月,转正后每月3500元,感觉这个工作很适合我。”
据悉,乌苏市按照自治区公共就业24项服务活动要求,结合实际打造乌苏人力资源集市,将用工企业划分为商贸类、建筑类、生产类、物流行业、石油化工类、煤炭矿产类、服装纺织类、家庭服务行业、旅游行业、餐饮住宿行业等类别,每周六周日定期组织一类企业进行针对性的招聘活动。乌苏市各成员单位按照主题及企业类别,落实工作职责,细化工作内容,实现政府搭台,企业、群众“唱戏”,确保“乌苏人力资源集市”的品牌影响力和覆盖面得到不断提升。
“通过整合多行业部门资源,每周常态化在乌苏人力资源集市开展人力资源对接活动,打造乌苏人力资源集市名片,对构建综合高效的人力资源交流与就业促进平台,满足企业多样化人力资源需求,推动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有效提升城市整体就业质量与人力资源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朱锡军说。
从“马路市场”到“人力资源集市”的演变
说起乌苏市的用工市场,就不得不提到两个马路边的零工市场。一个是位于乌苏市八十四户乡政府旁,被称为“八十四户路口”零工市场;另一个位于乌苏市淮河路与西安路交叉口,因该路口通往乌苏市西大沟镇,被俗称为“西大沟路口”零工市场。
乌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培训室负责人王丽介绍,这两个零工市场,地处进出乌苏市东西两个片区乡镇路口,可辐射乌苏周边8个乡镇,交通便捷,是由务工人员自发形成的。
由于务工人员和用工方都习惯在这两个零工市场交易,已形成稳定的市场关系。有过招工和找工作的人都清楚记得,在每年春秋用工旺季,两个零工市场每天早晨会聚集几十至上百人,最多可聚集200人至300人。
“这种几百人聚集在路口的状况,给交通带来巨大压力,安全管理难度大。同时,这种自发形成的劳务市场缺乏规范管理,当出现劳动权益保障、薪资纠纷等问题时,务工人员和用工方的合法权益都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王丽说。
为切实改变群众扎堆在马路边找工作的局面,乌苏市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找工作或招工要去乌苏人力资源集市。为此,乌苏市专门协调乌苏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规划公交车行驶路线,将两个零工市场与乌苏人力资源集市串联起来。
“最终目的是让两个零工市场的求职人员,向乌苏人力资源集市转移,为他们提供更加完善、高品质的就业服务,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促进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王丽说。
开启“招贤纳士”新局面
乌苏人力资源集市的建成投用,也让乌苏市的人力资源工作迎来发展新局面。
春节前,乌苏市人社局的工作人员一直在忙碌,为2月1日大年初四举办2025年乌苏市第二届“春风行动暨返乡就业新春专场招聘会”做着准备。据了解,2024年2月1日大年初四,乌苏市举行2024年第一届“春风行动暨返乡就业新春专场招聘会”,吸引了2000多名求职人员参加。
乌苏市人力资源集市招聘现场 (姚明 摄)
2月1日,由乌苏市人民政府、塔城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乌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乌苏市总工会承办的2025“工会杯·乌苏市第二届春风行动暨返乡就业”新春专场招聘会火热开场。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求职者络绎不绝。现场发放政策宣传资料和岗位信息宣传单3100余份,吸引了2300多人进场求职,初步达成就业意愿520人。
此次招聘会,乌苏市抢抓春节前后劳动者换岗流动高峰期和企业复工复岗关键期,精准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服务对象主要以乌苏市园区企业、规上企业等重点用人单位,同时面向各类用工单位,组织了151家企业,设立招聘岗位1032个。招聘会主要面向返乡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群体和各类求职人员。畅通就近求职招聘信息渠道的同时,多形式开展就业招聘服务,实现企业与求职者的“双向奔赴”。
招聘会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招聘方式,加强对乡土人才回归工作的宣传推介,鼓励“在外家乡人”积极宣传、推介家乡,吸引更多在外人才关心家乡建设发展。
“我们选择在春节期间举行就业招聘会,就是要让许多返乡大学生、在外地务工返乡人员看到乌苏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吸引更多的人回到家乡乌苏就业、创业。”王丽说,让乌苏市“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这一人才口号真正落到实处,帮助群众“好就业、就好业”,助力企业“好招工、招好工”,把更多人才留在乌苏、服务乌苏。
乌苏工业园区及乌苏市塔南商贸物流服务中心是乌苏市用工“大户”。据上述2单位统计,随着2025春生产旺季的到来,乌苏市各企业满负荷生产情况下,预计用工需求在3000人左右;超市、餐饮、宾馆、食品加工厂等个体工商户的用工需求也会激增。
为此,乌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正加紧对乌苏人力资源集市的一楼进行改造升级,力争尽快投入使用。
“我们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在今后的人才工作中,利用好乌苏人力资源集市这个平台,打造出更具特色、更具针对性的招聘集市,全力推进乌苏高质量充分就业。”朱锡军说。(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