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学得一身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的论断,道尽科举是唯一的晋升阶级渠道。
随着时代发展,我国教育普及力度加强,文化知识直接普及到底层,人人都有改变自身阶层的机会。
如果说民国时代,读书人是士绅阶层的主场,新中国则是向普通人跨越。文盲率在毛主席时代,得到极大改进。
只是当时情况复杂,即使国家下大力度,改进仍需努力。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教育兴国战略布局,历经几十年的努力。教育普及才真正爆发威力,中国人才战略崛起。
但也伴随着一些问题,那就是受教育人群增多,大学生就业问题反倒越来越难。
对此有很多人说法不一,有认为是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有认为是门槛降低,也有认为是社会吸收量有限,难以消化巨量应届毕业生。
现在社会现象是“本科生遍地走,研究生多如狗”。到底是什么造成这样的情况出现?最近吉大校招引起轰动,有超过47000个岗位名额,让本科毕业生动心。结果一看招聘门槛,直接打脸。这又是怎么回事?
当时就有学生放话:“要不取消本科吧”!是什么招聘体验,让本该珍惜就业机会的毕业生,有这么大的愤慨之情呢?
招聘会门槛令人望而生怯
又是一年招聘季,毕业生面临就业危机。吉林大学发布一条好消息,东北五大名校联合举行一场校招聘会。
这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是一个利好消息。毕竟当时有826家企业,都是国企、上市公司,口碑可以的好企业。
有学校担保,比起学生自己找工作,肯定便捷一些。这样能避免弯路,省时省力,快速就业,这也是对即将毕业的学生一种优惠政策。
当时可是暴露出超过47000个岗位,能解决很多学生的就业问题。
只是当时应届本科毕业生,急需这份就业渠道,想要一试身手时。突然发现光是门槛一道,就把本科生给排斥在外。条件要求最低研究生,最好博士生。
这对于本科毕业生很不友好,直接被淘汰。门槛就是障碍,更别说之后的其他面试要求,以及专业考核。
这让很多本科毕业生气笑场,既然要招聘研究生与博士生,本科生没有机会。那为何不直接取消本科呢?
既然有本科生位置,为何招聘还要区别对待呢?难道现在本科生也面临毕业就失业局面吗、哪怕是重点大学也是如此?
很多本科生直接不选择报考研究生,也有自己的现实需要。留级两年,对于很多家境不好的学生而言,是一个严重负担。如果情况允许,谁会着急本科应聘,谋求经济自立呢?
研究生报考现状与难题
吉大招聘会直接让本科毕业生破防,毕业就失业,连应聘门槛都达不到,确实很伤人。
难道招聘机构真需要这么高学历人员吗?其实还是学生学历现状问题引起的。
如果说七、八十年代大学生吃香,毕竟稀缺。之后大学扩招,不包分配。毕业自主择业,市场化竞争机制。大学生本科就已经不吃香,不过还不严重。
直到研究生与博士生扩加,本科生地位自然就下降。市场需求有限,肯定是优先选择最好的资源,作为自己的人才储备库。
买方市场说的算,自然要优中选优。哪怕招聘单位不需要高学历,也能应聘。但既然有更好的优质资源,为何还要低标准呢?这也是让很多本科生无奈的事情,位置不上不下。
本科生不想考研究生吗?不是不想考,而是条件限制。有得本科生是家庭问题,经济条件不允许。只能选择就业,分担压力。
有得考生则是条件允许,但是资格不够,也就不浪费时间。
还有的则是研究生考试条件提升,这就塞掉一部分人。
最后能够留下考研的学生,那都是实力派。今年报考研究生人员又一次下降到最低点,本以为门槛会降低标准。结果不但没降低,有些专业还提升门槛。
这也说明国家在调整,研究生质量在升级。规格与门槛提高,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结语
其实国家设置本科学历,是有必要性的步骤。取消是不可能的,即使就业难度大,也不是没有改变机会。
要提升自己专业能力,达到精通,这样即使学历限制,也能发挥精英水准。
起步不足,后天再弥补,边工作边深拓学历考试,抱怨是没用的,要利用资源,丰富自己,才是立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