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南京市第一中学国际部举行招生开放日。招生宣讲、国际课程体验、校园参观、社团体验,丰富活动让学生直呼“太圈粉”!当天适逢母亲节,学校还为到校家长准备了一支康乃馨,小小举动让家长倍感温暖。
20余年以卓越教育铺就世界通途
毕业生100%录取世界名校
近年来,南京一中国际部升学成绩耀眼。2024届毕业生100%录取世界名校,人均奖学金超40万元,43名学子囊获1700万元奖学金。2025届毕业生大学录取更创新高:美国方向,96%学子叩响TOP 35大学之门;加拿大方向,收获多伦多大学主校区12份录取;英国G5、澳洲八大,均有录取。2025年AP考试,5分率远超全球平均水平,334个AP单科满分,43份AP全球杰出学者奖、31份AP全球荣誉学者奖、15份学者奖见证学生的学术荣光。
南京市第一中学校长陈立其在致辞中介绍,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南京大学共建“贯通课程”,让学子在伯克利实验室、波士顿大学课堂中触摸学术前沿。“在这里,三年百场院士讲座,你们将与大师同行;从剑桥实验室到哈佛创新工坊,从帕森斯设计学院到伯克利音乐学院,你们将与世界共舞;你们还将在CTB全球赛中锤炼领导力,在高中生数学建模课题中碰撞思维火花,在公益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我诚挚邀请各位同学报考南京一中国际部!”
南京一中国际部主任吴荩萱介绍,国际部开设了7个门类,近30个学科组的国际竞赛辅导,在晚自习时段对学生进行免费辅导,近三年有近千人次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此外,还有多个高品质的研究性学习项目助力学生申请全球名校。依托中国教育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科研项目、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求真计划”课题研究项目、美国Pioneer学术先锋GPSI课题研究项目等多门高端研学课程,学生能够实地跟随科学家进行项目式学习。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求真计划”课题研究项目打通了中学和科研院所的通道,引导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中国教育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科研项目同样提升同学们的科研学术潜力和国际视野,赋能世界顶尖大学申请。
国际课程、特色社团丰富多元
这群初三学生被圈粉!
“完全被外教圈粉了!”“课堂氛围特别好!”当天,参加开放日活动的同学们还参加了英语能力评估和国际课程体验,丰富多元课程和社团让同学们感受到一中国际部的特色与魅力。
国际课程体验课均由外教执教。历史课堂,外教聚焦跨文化交流中的真实故事,带领学生探索文明的互动与连接;文学课堂中,学生感受到文字建构的多维世界;语言课堂上,外教以戏剧为媒,激活学生表达与想象的双重潜能……
张同学是南京一中初中部学生,她直言自己被专业的外教圈粉了,“我很喜欢文学体验课,内容丰富有趣,小组合作的模式也很有吸引力。”徐同学是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附属初级中学学生,“喜欢南京一中就是因为她是‘南京一中’。一中学长学姐都很热情、大方,我也希望自己能通过三年高中学习成为这样自信的人。”
Inspiring、Innovative、Diversity
他们眼中的一中国际部是这样的——
国际部副主任、升学指导老师马燕,从全球大学申请的角度为家长们分析AP课程的独特优势。AP课程是美国大学先修课程,它不仅在申请美国方向上优势明显,同样也受到英联邦国家顶尖大学的认可。近两年,一中国际部90%以上同学都采取全球大学联合申请的方式,从结果来看,用AP课程进行全球名校混申优势十分突出。AP课程让学生提前接触大学课程,既可以很好地衔接大学学习,还能获得大学学分。
家长分享环节,彭榛芮妈妈介绍,一中国际部活动丰富且自主性强,孩子可自主创建社团,锻炼领导力。“女儿每天上学都很开心,她喜欢这里的每一位老师。家校沟通频率也很高,老师对每一位学生都很关心和了解,和家长一同规划孩子的升学路径。”李宇轩爸爸很感谢南京一中提供的学术资源和高质量平台,“从高一的腼腆和成绩垫底,到高二高三热爱计算机、机器人、数学和物理课程,积极参与合作,我们惊奇地看到孩子的成长。最终孩子也圆梦理想大学,考取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学生圆桌沙龙中,高一学生袁晓舟、高二学生孟飞阳、高三学生马宁宜、苏子宸结合自己的经历进行分享。四位同学用inspiring(鼓舞人心的)、innovative(创新的)、diversity(多元化)三个关键词形容在一中国际部读书的感受。2025届毕业生马宁宜收到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加州大学圣戴维斯分校、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多伦多大学多所名校offer。“老师们热情负责,不仅关注学术成绩,更注重培养我们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学校提供的托福、SAT等语言课程强化,以及丰富的国际竞赛机会,为我的申请增添了亮点。”
最后,外教Arron老师分享了外教团队的创新课程设计与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在国际部,孩子们不仅能学习到纯正的外语,更能领略到不同国家的文化魅力,为大学申请增添独特亮点,为未来融入国际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通讯员 贾婷婷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李晨 少年志编辑 顾茜敏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刘莉
视频 高一鑫
校对 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