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708汉语基础201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
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国际文化学院:汉语国际教育
第一部分 古代汉语
名词解释(每题 2分,共 10分)
1.会意字
【考查知识点+解题思路】
考察“六书”中会意字的概念。先解释概念再举例。
【鸿知考研网答案解析】
会意是造字法“六书”的一种。把相关的两个或多个字符按照表示某种意义的要求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字,常常是两个象形字的组合。如从、林、武、信、安、秉等。
2.引申义
【考查知识点+解题思路】
考察词的意义。先解释概念再举例。
【鸿知考研网答案解析】
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引申义有远近之分,近引申义指直接引申义,远引申义指间接引申义。
直接引申义是由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如“好”本义指貌美,引申为一般事物的美好。间接引申义是指由引申义再引电出来的意义,有时不容易让人意识到,如“朝”由本义“早晨”辗转引申为“朝代”,长短的“长”辗转引申为“首长”的“长”。两个不同的字在意义上可以发生关系,因为引申意义较远,一般人已经不能意识到它是一个意义的引申,为了要求区别就另造了一个字来代替它。如“树”由“栽种”引申为“树立”,另造“竖”字来代替,“竖”就是“树”的引申义。
3.词类活用
【考查知识点+解题思路】
考察词类活用的概念,解释概念并举例说明。
【鸿知考研网答案解析】
词类活用,指的是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如“从左右,皆肘之”。句中的“肘”是名词,在此临时用作动词,意为“用肘撞”。
5个问题:①名词用如动词;②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③形容词、名词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