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这个暑期还能让武大经管学院的学生们好好放松吗?
武汉大学“图书馆性骚扰”事件愈演愈烈,现在的问题不仅仅只是杨同学诬告肖同学性骚扰那么简单了,也不仅仅是他们两个同学之间矛盾纠纷问题,更多的是对武大的考验,和对学术论文的考验。
目前,杨同学的论文下载量12927次,这个下载量可以让五大写进校园历史了,至于论文水平怎么样,专业的网友都已经扒过了,也都一一作出了总结和点评,只能说太专业了,这一次该怎么接招?
网友总结了杨同学的论文错误支出:错字连篇、无中生有、文献重复、捏造事实(离婚法诞辰)、文字剽窃、编造数学推导等等,太专业的俺也不懂。
不懂就问,这论文不是要先经过导师的指导吗,导师先看了这论文,如果觉得有错误的地方,肯定会提出来,让同学再修改,正常的论文不可能就一次通过,所以这导师没有指导吗?
最关键的一个程序就是盲审,杨同学的这论文有没有经过盲审呢?盲审的老师可都看不到信息的呀,不可能存在“照顾”,那这论文是不是没有经过盲审?如果所有流程都到位了,那这论文为什么还是漏洞百出,错误这么多呢?
更有大神说:武汉经管学院的同学们,别怪我,要怪就怪你们的优秀毕业生。我准备倒查武汉大学经管学院5年内所有硕士毕业生论文,毕竟一个优秀的毕业生写的都那么烂,其他的人水平可能更差。
论文就是经过论证的文章,必须有权威和严谨,因为这关系到他人可能会用你论文的数据作为参考,如果你的论文数据都是假的,都是错误的,那不是造成更大的麻烦了吗?
毕竟我写一篇自媒体文章都需要多方求证和思考,何况是毕业论文哈。
论文需要有专业的数据,一篇论文代表一个毕业生的所学的总结,那总不可能去抄别人的,也不能乱编,对吧?应该要通过自己实践得出的数据,然后再写出你所学的一些经验,以供后人参考,也是检验你学习期间的 一种方式,如果没有真本领,那就继续学习,直到合格为止。
2025届被武汉大学录取的新生迷茫了,困惑了,在群里问学长,肖同学事件这是真的吗?
没想到有一位学长竟然说“不想读就可以滚。”
这高等院校的学生,素质也不咋地嘛,打铁不怕自身硬,自己没问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现在最担心的就是经管学院已经毕业了的那些学生,如果那网友真的下功夫去查五年内的这些学生的论文,那可不是闹着玩的,除非都能经得起考验,也希望他们能经得起考验,免得给母校丢人。
越来越多的事实也证明,学历不代表素质,学历不代表人品,学历不高的人,他们的灵魂可能更加的高尚!
同时也折射出一个问题,现在的教育到底教了什么?
相比以前的人,现在的年龄从三岁开始上幼儿园接受教育,到大学毕业22岁,研究生毕业25岁,总共25年的时间,有23年在接受教育,这教育的结果呢?
现在年轻人的共性:越来越“精致”、越来越利己主义、维护自己的权益没有问题,但要遵守法律的底线,不能欺人太甚……
#武汉大学杨景媛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