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墨香满庭。9月26日下午,太原市迎泽区桃园南路小学北校区旌旗轻展、礼乐悠扬,以 “初礼诵经典 开笔启明智”为主题的一年级新生开笔礼仪式隆重举行。作为迎泽区文化育人的标杆校,桃南小学是“自立教育”特色示范校,学校一直以来围绕“以德立人 厚德立身 向上向善 涵养品格”立德树人。此次活动更是将传统启蒙礼仪与“以礼塑人、以文化心”的校园理念深度融合,为2025级新生打造了一场兼具仪式感与教育意义的“开学第一课”,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经典诵读:诵千年文脉 植育人根基
由75名小朋友组成的“三十”字样的队形,代表桃南小学即将迎来的三十年校庆,同时也代表三十年来蒸蒸日上的桃南小学。“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稚嫩而洪亮的诵读声穿透校园,拉开仪式序幕。在教师引领下,新生们逐句吟诵《三字经》——这部传承七百余年的蒙学瑰宝,既是桃南小学“晨读经典”课程的核心内容,更是学校“让传统文化浸润日常”教育主张的缩影。
随后,主持人讲述“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弟子三千、学有所成”的故事,从“天纵之圣”的美誉到“天之木铎”的影响力,让孩子们在聆听中领悟尊师重道、勤学善思的真谛。
正冠明礼:整衣冠仪范 育品行之基
“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随着礼仪口令响起,“正衣冠”环节正式开启。新生们严格遵循“自正衣冠—互正衣冠—师正衣冠”的流程:先低头抚平衣领、系紧纽扣,在自我审视中养成整洁习惯;再与同伴相互检查、整理衣角,在协作中学会尊重与互助;最后由班主任逐人细致调整,将关爱与期许融入每一处细节。
这一环节深度契合桃南小学“养成教育”的校园文化核心。学校始终秉持“小事育品格,细节塑习惯”的教育理念,从课堂坐姿到校园礼仪,从课间秩序到生活规范,通过生活化场景培育学生良好品行。此刻,孩子们挺直的脊背、整齐的着装,不仅是传统礼仪的具象呈现,更是桃南学子“知礼、明礼、守礼”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
朱砂启智:点朱痣开蒙 寄成长之盼
“朱砂一点启心智,文脉传承润童心。”在全场瞩目下,学校领导与骨干教师手持朱砂,依次为新生额头正中点上红痣。这颗象征智慧的朱红印记,古称“开天眼”,“痣”通 “智”,寓意孩子们从此眼明心亮、善学乐思。
点痣瞬间,每位师长都轻声送上专属祝福:“愿你以智为灯,照亮求学之路。”这份温情互动,正是桃南小学“爱生如子”教育情怀的集中体现。作为迎泽区优质教育资源代表,学校始终以“培养有温度、有智慧、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为目标,而“朱砂启智”不仅是仪式的象征,更是学校对新生成长的殷切期许,让智慧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击鼓鸣志:擂三声鼓韵 立少年之志
“咚!咚!咚!”三声浑厚鼓响回荡校园,“击鼓鸣志”环节将仪式气氛推向高潮。学校校长陈晔亲自执槌击鼓,每声鼓响皆有深意:一通鼓,敬父母恩情,育感恩之心;二通鼓,尊师长教诲,立勤学之志;三通鼓,承文化薪火,担家国之责。
“鸣志”即“明志”,鼓声越远,志向越坚。这一环节与桃南小学“志向教育”主题活动深度联动,学校通过“我的理想”主题班会、“榜样进校园”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目标。此次击鼓,既是对传统礼仪的传承,更是学校“为学生成长赋能”的教育实践,让少年志向在鼓韵中愈发坚定。
开笔破蒙:书人字立品 绘校园新篇
“人生聪明识字始,一撇一捺学做人。” 在“开笔破蒙”环节,书法教师现场示范书写“人”字,深入浅出讲解:“一撇为德,一捺为才,德才兼备,方为完人。”新生们左手扶纸、右手执笔,悬腕提肘,在宣纸上写下人生第一个“人” 字,稚嫩笔触中满是对“做人”的懵懂认知与郑重承诺。
仪式现场更设置“我上学了”主题书画展区,孩子们提前创作的作品琳琅满目:有的用彩笔描绘“背着书包进校园” 的欢乐场景,有的用文字写下“争做桃南好学生”的心愿,一幅幅充满童真的作品,既是对校园生活的期待,更是桃南小学“美育育人”成果的生动展示。据悉,学校长期重视艺术教育,通过“书画社团”“校园艺术节”等平台搭建成长舞台,此次展览正是学校“五育并举”办学理念的有力印证。
仪式尾声,校长深情寄语:“今日开笔,是求学之路的起点,更是文化传承的开端。愿孩子们在桃南小学的沃土上,以礼立身、以智赋能,成长为兼具文化底蕴与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少年。”
此次开笔礼,是桃南小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更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集中呈现。从经典诵读到礼仪实践,从智慧启蒙到志向树立,每一个环节都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彰显学校“以文化人、以礼育人”的教育追求。相信2025级新生将以此次仪式为起点,在桃南小学的培育下,迈开学习第一步,走好人生每一步,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成长篇章。
来源:迎泽区桃南小学
供稿:刘玉洁
编辑:田田
审核:智慧